春闈三年一考,宣榕算了算近幾年殿試的年歲。
問道:“九年前,乾泰五年?”
婦人哽咽:“是……蜀地多山險峻,出一趟遠門難,我本以為他死了,才這麼多年杳無音信。錢又給他讀書、湊盤纏了,好容易七八年再攢了點錢,想出來尋尋他消息……要是他真的遭難,我也能死了這份心,可他偏偏……”
可他偏偏活得風生水起。
“你怎麼知道他在此的?”
“這邊算是從蜀至京的必經道,我沿著走,又沿路打聽當年可有‘章平’的學子,住打尖啊、借宿啊……前不久,我打聽到郡守老爺就這個名字,好像進士及第的年歲,也是九年前。我就……趕來了。”
宣榕又問了些話,最后言細語安:“夫人放心,若是真的,我會為你主持公道。”
婦人愣了愣,但沒把這話當真,不安道:“可姑娘,那是一州郡守啊……”
宣榕齒微啟,剛想說什麼,就聽到院外忙不迭的一串聲兒:“哎喲哎喲,都什麼跟什麼啊!昔帥你聽著小兵誤報誤傳,本府可干不出拋妻棄子的勾當!一定是有誤會!”
說曹曹到。
一個敦實的影下了馬轎,半走半跑了過來,他臉上細汗,先是對宣榕鞠了一揖,又環顧問道:“何事,方才正和昔帥在看兵演練呢,誰找本府?”
有侍衛膽戰心驚地,將況原封不簡述了一遍。
沒想到,章平先是一蹙眉,旋即笑得一臉和藹,將那張胖乎乎的臉轉向婦人,如釋重負道:“哎喲夫人!我可是地地道道的隴西人!您看我長得可像你家相公啊?”
婦人在看到章平的那一瞬,就陷了尷尬,訥訥道:“這……不是,確實不是……他比你高,也不長這樣……”
章平微微一笑:“這就對了!您看我連蜀話都不會講,這肯定是個誤會,同名同姓的人多了去了,夫人你說是不是?”
婦人下意識點點頭:“……對。”
可又茫然起來:“那我家相公呢……他、他又在哪呢……?”
許是婦人臉上絕太甚,本想看章平好戲、刺他幾句的昔詠,也住了,轉而言道:“再找找,許能有音訊。”
章平聞言,像是為了在宣榕面前留個“熱心”印象,連忙攬活:“這樣吧夫人,我幫你找!你啊,放心地在隴西住一段時間,把你相公樣貌什麼的,和我說明白,我派人去找。”
又狀似為難道:“只不過這麼多年,可能難度不小。”
婦人卻像被走了所有的力氣,支撐一路走來的希冀不見了,脊梁骨都仿佛折了幾寸,間發,終是拒絕道:
“不必了……九年啊,肯定找不到了。怎敢再興師眾,讓您派人找……您若是可憐我,給我點盤纏,讓我回家就行。”
*
那位名字都沒留下的婦人,終是心灰意冷地準備離去。
章平倒也熱心,連夜安排了車馬,當著宣榕的面,將母子二人送上了車,拍著脯保證道:“郡主放心,臣一定將他二人平安送回。”
宣榕若有所思地“嗯”了一聲。
本也只打算在狄道住上三天,不想驚擾太多人,便沒有越俎代庖安排人手。
可也確實有幾分不安,章平的神,婦人的描述,再三在腦中朔回。這使半夜驚來時,發現嗓子都有些微啞,便讓同樣被驚的昔詠倒了杯水。
“郡主,怎麼了?”昔詠警覺道,“可是夢魘?”
宣榕啞著嗓子道:“不,不是,不對勁。昔大人,你最快多久能搞到吏部十五年來的吏記錄?”
“……”昔詠小心翼翼道,“……這玩意,理論上,只有京城才有。快馬加鞭給您送來,也得十天半月。”
宣榕便道:“那你去打聽,九年前章平——是設宴請我們的那位章平——當年可有在蕭家借宿!”
想到了某個可能,心猛然一揪。
與此同時,房門被人輕輕扣了三下。
昔詠猛然抬頭:“誰?”
“本來還在猶豫要不要吵你,不過既然醒了,小菩薩,有件事你最好還是立刻知道比較好。”門外月正濃,耶律堯放平的小臂上,玄鷹斂翅而立,白銀般的澤給一人一鷹都籠上肅殺。
他語氣淡淡道:“它們告訴我,今兒那對母子,正在被人追殺。”
第12章 把脈
耶律堯這句話,讓宣榕登時睡意全無。
披系帶,命昔詠去醒容松容渡,又出門走向回廊,問道:“誰告訴你的?”
“它們。”耶律堯頓了頓,那條白日里不見蹤影的銀環蛇探出腦袋。
蠢蠢想要過來,又顧忌什麼似的,只敢在主人后頸嘶了聲。
這讓玄鷹頗為不屑地一抖翅膀。
宣榕沒注意到猛禽間的暗涌,了然道:“那二人在哪?”
耶律堯略一思忖:“狄道城外三十里,母子倆從馬車跳下去,滾進樹林間了。追虹替他們扛了一擊,啄瞎一人,但這兩個車夫還在追。婦孺力氣不足,跑不快行不遠,我能使法子幫他們拖延會人,但還是兇多吉。”
而與此同時,容松二人也提著窄長繡春刀,快步走了過來。
“郡主郡主!昔大人說那對母子出事了?!”
小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前世的顧驚瀾將一顆心都捧給了慕容卓,滿心籌謀只為助他奪嫡登位,最終卻換來滿門盡滅,被剖腹殺子,受盡折磨而死。今生她懷著驚天恨意歸來,亂江湖,動朝堂,戰沙場,梁國百年來首位以女子之身成為三軍統帥之人,在這群雄并起,英才輩出的時代,顧驚瀾之名傳…
【正文完】翁璟嫵十六歲時,父親救回了失憶的謝玦。謝玦樣貌俊美,氣度不凡,她第一眼時便傾了心。父親疼她,不忍她嫁給不喜之人,便以恩要挾謝玦娶她。可畢竟是強求來的婚事,所以夫妻關系始終冷淡。而且成婚沒過多久永寧侯府來了人,說她的丈夫是失蹤許久的永寧侯。情勢一朝轉變,怕他報復父親,她提出和離,但他卻是不愿。隨他上京后,侯府與京中貴眷皆說她是邊境小城出身,粗俗不知禮,不配做侯府主母,因此讓她積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