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0);
面對生死和滅族的危險,同羅哥契他們其實並無選擇,當胡他們押著最後的薛延陀部人馬回來的時候,他們做出了明智的選擇。
而且劉封為他們開出的條件並不差,以河為界劃分地盤給薛延陀部,將來還會專門派人教他們屯田耕種,修建房屋,徹底擺原本遷徙遊牧的生活。
這和莫真莫賀原本的設想有異曲同工之妙,聽了劉封的條件之後喜出外,而讓同羅哥契心的,則是如果他能拉來其他的丁零部落一同在這裡安家,漢室將來會扶持他當上丁零王。
兄弟二人頓時有些喜出外,他們怎麼也沒想到,原本一條漫長曲折的道路,在經過一次絕之後變得豁然開朗,甚至手可及。
當夜就在河邊埋葬了那些死去的丁零軍,用那條戰壕修葺了一道土墳,由兩族將士共同祭奠,也算是和過往的恩怨做一個了結。
同時這裡將作為堅昆和丁零的臨時分界線,可攻取河之水,但不許互相攻伐,統一遵從漢廷政令,若有分歧和衝突,當上報即將立的北庭都護府統一調停。
至於兩族以後的地盤和疆域,等北庭都護府掃平天山以北的疆域之後,將據各族的功勞和人口重新劃分,各自立國自行治理,統轄於北庭都護府之下。 (5,0);
關於莫真莫賀學習中原文化的思路,得到劉封的大大讚同,想不到此人居然有如此遠見識,當夜祭奠完畢之後,帶羊祜幾人單獨與莫真莫賀會面,表明了自己的份。
莫真莫賀驚得無以復加,此時才算心服口服,能敗在麒麟王大將軍的手下,他本不覺得丟人,這個十餘年平定、三年征討西域的傳奇人,哪裡是他能夠對付的。
吃驚之餘,莫真莫賀跪拜在地,指天發誓效忠於大漢,並將回到丁零族說服其他各部落一起歸順,有了大漢這個靠山,他相信一定能夠說服許多部落一起到河沿岸生活,讓丁零族真正凝聚壯大起來。
雖說將來都在北庭都護府的統一管轄之下,但莫真莫賀明白自強大的重要,現在堅昆沒落,烏孫與大漢對抗,北匈奴重新進大漠之中,一切形勢還不明朗,正是丁零穩住基的最佳時機。
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丁零將是除漢人外最強大的族群,這樣才有更多的話語權,爭取更多的利益。
第二日一早,莫真莫賀便說兄長同羅哥契誠心歸順,薛延陀部落為第一個歸順大漢的部落,將來在丁零族中的地位自然不可同日而語,同時劉封還表示當即上書,表奏同羅哥契為敕封的丁零王。
(5,0);
這一場戰鬥以丁零損失近萬兵力告終,但結局也算是皆大歡喜,堅昆了一大威脅,在東面也有了一道屏障;薛延陀部找到新的靠山,為丁零第一大部落指日可待,同羅哥契也有了和侯婁匐勒一爭高下的資本。
劉封早上為兩族擺宴平息干戈,完策和塔熱爾雖然在席間還不願和同羅哥契他們談,但在國師的調停之下不得不舉杯致敬,兩族的仇恨短時間無法化解,但危機總算得到解除。
https://
雙方正商議地盤劃分和今後邊境事宜之時,忽然完亮派人送來急報,烏孫的雪狼部落聽說丁零人出現,趁機出兵,人馬已經進塔爾山。
塔熱爾大驚,趕起道:「國師,雪狼部落早就不安好心,我們要儘快回援才是。」
劉封笑道:「相國勿憂,如今薛延陀部歸順,東路穩定,不必他雪狼部落來攻,也該到我們反擊之時了。」
「反擊?」
完策以為自己聽錯了,再次確認問道,「國師的意思是,主向烏孫開戰?」
劉封點頭道:「正是!烏孫擁兵自重,不從朝廷調令,自恃強橫,欺邊鄰,百姓苦不堪言,如此禍患,豈能不除?」 (5,0);
「可這……」塔熱爾皺眉道,「以堅昆的國力,只怕……」「相國不要怕,我們薛延陀部也願意幫助你們,對付烏孫人。」
就在此時,一旁的同羅哥契忽然站起來,第一個支持劉封的建議。
「什麼?」
塔熱爾大驚,意外地看著同羅哥契,這傢伙本是來征服堅昆的,怎麼轉眼間就來幫忙了?
同羅哥契也是莫真莫賀指點才主站出來,他現在也不知道劉封的份,只是莫真莫賀告訴他國師份非同尋常,如果這時候幫助漢軍使者,就是幫助薛延陀部落立功,將來對他登上王位有莫大的好。
同羅哥契此番費盡心機離大部,不甘冒險來到阿拉山以南想獨吞堅昆的好,就是為了將來能競爭丁零王的位置,如果有了漢軍的幫助,他功的機會會更大,更何況還會有大漢朝廷的敕封,這對整個丁零族來說意義非凡。
劉封起笑道:「有薛延陀部落相助,對付雪狼部落綽綽有餘,諸位莫忘了,南線的漢軍已經在半年前就進兵,秋收之後茲也會發兵,烏孫看似強盛,實則已經危如累卵,破敵只在旦夕之間。」
不管如何,先對付雪狼部落是沒錯的,塔熱爾忙說道:「既然如此,我們儘快出發去塔爾山,雪狼部落在烏孫十三翕侯中實力排前五,要小心對付。」 (5,0);
劉封點頭道:「諸位各去準備吧!」
眾人各自散去準備,劉封命羊祜把繳獲來的資分出一半留給丁零軍,剩下的充作軍資備戰,至於丁零人的高車在過了河之後用已經不大,那裡全是山區,留在這裡給他們修建營房使用。
莫真莫賀也請令回去將剩下的部落族人全都接來這裡安居,同時去和其他幾個相的部落涉,看看能不能說他們一起歸順大漢。
傍晚時分,堅昆軍已經全部撤退到河以西,將營寨留給丁零人居中,同羅哥契挑選了三千兵隨行,為了防止和堅昆軍再起衝突,劉封命羊祜單獨調遣行。
夕之下,完亮帶領文武員親自在河邊迎接大軍凱旋歸來,擊敗薛延陀部落讓堅昆軍士氣大振,一掃先前的頹靡之氣,對烏孫的畏懼之心也大大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