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心里念著孟青云的救命之恩,素箋的這條命是孟青云保下的,不管柳三娘待如何,人既去,塵歸塵土歸土,看在斐哥兒的份上,也是要將柳三娘的喪事給辦妥當的。
斐哥兒懂事的道:“讓伯娘勞累了。”
宋氏看他懂事知禮的小模樣,跟小時候的五哥兒著實有些像,朝余關切問道:“家里頭就剩這孩子一個,要不讓他搬來家里?你們都不在跟前,就他這麼個娃子,我和夢山定好好照顧著。”
余知道宋氏是一番好意,但余夢山夫婦待斐哥兒再好,于斐哥兒來說也是寄人籬下,他只剩自己這麼一個親近的姐姐,見斐哥兒牽著自己的手了,像是極擔心真的應下。
余直白說道:“我想留他在京城讀書,已經在京城給他找好了書院。”
宋氏笑道:“也好,啟蟄子沉悶,斐哥兒留在京城,你們也能熱鬧些。”
余真心實意的道:“你和爹若是也能常住京城便更好了,咱們一家人還跟從前一樣在一起,我跟相公也好多多盡孝。”
宋氏聽了這般窩心的話,眼角的細紋都舒展開來,雖然知道倆孩子都孝順,但聽到這樣的話,為人父母的,還是打心里頭高興。
“再過幾年,等你和啟蟄打算要孩子了,我和你爹一準過去。”宋氏和余夢山都是在鄉下過了半輩子的人,實在不習慣盛京的高宅大院,規矩忒多,輒還有丫鬟小廝伺候著,實在住不得勁。
“你爺你年紀也大了,現在邊離不得人。”宋氏不太說道,很是委婉。
實則余儒海自打從京城回來,也不知是老了還是知道自己孫子在京城做了大,子變得愈發難纏,簡直跟個老小孩似的,天天變著法的折騰,就想讓余夢山夫婦松口寫信給余啟蟄,接他去京城,或是給余謹書和余謹言謀份好差事。
宋氏不說,余也知道余儒海的秉,當初要不是余啟蟄拿著余謹書的事兒他,那老頭子本不想離開京城。
說話間的功夫,已經走到余家門口,瞧著青磚白瓦大變樣的院子,余差點沒認出來。
宋氏一邊推門一邊說道:“這院子是知舟拿錢修的,我跟你爹也添了些,給你和五哥兒都留了房間,院子也比從前寬敞了。”
余儒海從京城回來后就鬧著要住大宅院,還總說他們余家現在有個做里正的老大,有個在大理寺當的孫子,不能再這麼寒磣,否則這個家他是一天也住不了,還說他們這些子個個不孝順,不讓他在生前福。
余夢山夫婦和大房被折騰得實在沒法子,兩房一合計,索就重新修個院子,這樣一來,以后孩子們回來了或是茯苓帶著婿回來,也都能住的開。
這一年余知舟在沚淓縣幫余做事,掙了不錢,宋氏手里也攢了不余和余啟蟄給他們兩口子的錢,兩房就一起出錢請了工人,花了月余將院子給修了起來。
圖紙是余知舟請人畫的,仿著那些豪紳們弄了東西院,這樣兩房人還算是住在一個院子,但又各有小院,比從前方便不,余儒海和余周氏則住在正院里。
余跟著宋氏走過影壁,宋氏道:“你既然回來了,我還是領著你先去見見你爺你。”省的他們屆時又在背后說。
余應了一聲。
“孟丫頭咋回來了?”張氏正在院子里晾被子,一抬頭就瞧見宋氏領著個年輕姑娘走過去,瞧著那姑娘極為眼,快步追出東院的月牙門,看清楚是余又驚又喜,說完才醒過來一時快,竟忘了余已經早就不是孟家的姑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