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唐朝貴公子 第一百零七章:太子回來了

《唐朝貴公子》第一百零七章:太子回來了

  他一番苦口婆心,倒是把話說了。

  太子最近變了,可是變了的原因,和東宮的大儒們沒關係。

  之所以太子這樣,就是因為他沒有好好在東宮學習的緣故。

  而誤導了太子的人,不是別人,正是陛下的弟子……

  李世民聽罷,默不作聲。

  百們紛紛暗暗點頭。

  這殿中絕大多數都是儒臣,不學四書五經,跟姓陳的一起瞎混,你也不想想那姓陳的從前是幹啥的,跟他鬼混,能有好結果嗎?

  陳正泰大抵是預料到有人是要指責自己的。

  他心裡一陣無語,古人都不厚道啊,當初李承乾日往二皮跑,非要和我鬼混,我甩都甩不掉的時候,你們怎麼不說呀?

  現在好啦,啥事都栽在我的頭上,你咋就不說太子他爹為老不尊,生出這麼個荒唐的傢伙呢?

Advertisement

  「胡說。」有人厲聲大喝,站了出來,卻是陳繼業!

  陳繼業急了,這是想幹啥,想把x盆子都栽在我兒子的上?

  陳正泰本還沉得住氣,他正在揣測著李世民的心思。(5,0);

  可一見父親站了出來,這下不得不立即有所反應了:「敢問孔公,這是什麼話,我如何誤導太子殿下,需得說個明白?」

  孔穎達看了陳正泰一眼。

  所謂同行是冤家。

  雖然陳正泰自認為自己和孔穎達不是同行,可孔穎達卻認定了這個。

  孔穎達淡淡道:「今日太子殿下造的如此後果,不正是二皮縣公誤導的結果嗎?」

  陳正泰不由道:「什麼後果?」

  孔穎達道:「太子殿下他……他擅自前往夏州?」

  陳正泰就道:「前往夏州有罪嗎?」

  孔穎達道:「他乃太子,怎可……」

Advertisement

  「歷來古代的賢明君王,都還有駕親征呢,太子怎麼就不可以保境安民?」

  「你這是在混淆是非!」

  孔穎達不願和陳正泰辯論,他覺得這會污了他的名聲,可是陳正泰糾纏不清,百們也在作壁上觀,而陛下呢,卻也默不作聲,此時不給予回應,卻是不了!

  於是孔穎達就道:「這不是保境安民,這是胡鬧。」

  陳正泰則是回答得坦然:「突厥來襲,殺人劫掠,太子殿下回擊,怎麼就胡鬧了?我的恩師……為了平定天下,當初不也四征戰,難道這也有錯?」

  「這是職責不同,太子的職責就是讀書明理。」

  「讀書明理,就是對邊鎮無數人被殺戮,而自己養尊優的躺在東宮之中,朗讀如何做君子的道理嗎?若是對弱者被屠戮充耳不聞,對百姓們被劫掠而置之不理,卻還有心讀書,那麼我看,這樣的人,也不會明什麼大道理。」

Advertisement

  「陳正泰……你這是在故意顛倒黑白。」

  「我如何顛倒黑白?」

  「太子這樣的行為,對天下沒有任何的好。」

  「讀書明理就有好?」

  一番針鋒相對下來,孔穎達氣得要吐

  他沒見過如此胡攪蠻纏之人,問了一大圈,似乎一切又都回到了原點!

  孔穎達道:「古之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治其國者,先齊其家;齊其家者,先修其修其者,先正其心;正其心者,先誠其意;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這話你聽說過沒有?」

  陳正泰搖頭:「沒聽說過。」

  孔穎達懵了。

  老夫跟你講了這麼多大道理,結果你來個沒聽說過?

  他當然不能和陳正泰耐心的解釋:「就是要治天下,就先要正心誠意,要讀書。」

  「噢。」陳正泰頷首點頭,恍然大悟的樣子:「那麼孔公有沒有正心誠意呢?」

  「這……是自然。」

  「那麼孔公正心誠意,還修了,理應已經算是出師了,突厥人來襲,孔公為何讀了這麼多書,卻還在讀書?」

  孔穎達:「……」

  「不是說了要先讀書,讀了書之後,才能治天下,保境安民的嗎?孔公讀了這麼多書,怎麼現在還在讀啊。」

  孔穎達氣的臉都紅了,惱怒的道:「你這是胡攪蠻纏,老夫不一樣。」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