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打臉的是,負責修這氏族志的人,乃是李世民的心腹大臣,也就是長孫皇后的親舅舅,當初極力自己進行玄武門之變的外戚高士廉,這可是自己人啊!
可這高士廉這樣的人居然都認為李家和崔、盧、鄭等世族相比,好像檔次差了一些。
這種種的事,都刺傷了李世民的自尊心,這一刻……在這驕傲的孔穎達面前,李世民徹底的怒了。
他淡淡道:「那麼朕若說,鄧健可以讀書呢,朕若是說,似天下鄧健這樣的人,只要他們想要讀書,都應該讀書呢?」
讀書不是你們這些人的專利,你以為你是誰?
孔穎達此刻已鎮定了:「若如此,臣以為……」
「你不過是一個臣子,只可建言,沒有資格今日以為什麼,明日以為什麼。」李世民不客氣的看著孔穎達:「陳正泰乃是朕的弟子,他可以以為,這是朕恩準的,他在此教授人讀書,你難道忘了,這二皮大學堂,是朕親書的皇家二字?你的祖先,有教無類,可以弟子三千,傳播學問。那麼朕和朕的弟子陳正泰,也可在此,以這皇家大學堂,教授弟子三千人。」
孔穎達幾乎要吐。
許多人臉也變得難看起來,孔聖人教授的學問,和這陳正泰所教授的學問,能一樣嗎?陛下……這是……(5,0);
李世民卻顯得極不客氣,而後用一種格外犀利的眼神狠狠的凝視著孔穎達,一字一句道:「卿莫要忘了,先聖的諡號,是朕給的。」
孔穎達軀微,他覺自己到了奇恥大辱,因為陛下另一層意思是,如果陛下不想給,那麼先聖也就不是先聖了。
可是對孔穎達來說,就完全不一樣了!
自己的祖先能為先聖,是因為自己的祖先開創了聖學,歷朝歷代的皇帝,不得不推崇有加,所以……這先聖之名,是孔家掙來的。
這其實就是李世民和所有人的最大分歧,只是此時,頗為憤怒的李世民,卻不想和孔穎達爭論這些,他雖是平日和悅,表現出禮賢下士,可這一切……都在於鞏固皇權和大唐的基,而不是讓孔穎達這些人,藉此機會,自抬價。
李世民冷冷地道:「天下人都可以讀書,凡有志讀書者,朕都提倡他們學習,陳正泰在此教授人學問,這不是他一人的主意,若是再有人敢在此胡言語,那麼……朕也絕不客氣,陳正泰……」
「臣在。」陳正泰忙道。
李世民淡淡道:「明日,在這學堂之外立一碑石,上書朕方才的話,朕要看看,誰敢違背朕的意願。」
陳正泰道:「諾。」
李世民隨即環顧四周,看著邊隨扈的文臣武將,上屬於帝皇的霸氣不容置疑,道:「諸卿可都聽明白朕的意思了嗎?還有誰有異議。」
「陛下……」那此前想要說點什麼的鄭玄升,他有一些話,不吐不快。
李世民卻冷冷的看了鄭玄升一眼:「誰有異議,誅之!」
似乎這一句話,終於有了效果,於是明倫堂里格外的安靜。
除了某一部分人,心裡對陳正泰咬牙切齒之外,似乎……在此刻,再也沒有人再敢多說一句話!
李世民長而起:「該說的都說啦,孔卿,你好自為之。」
孔穎達臉蒼白,他很想提起勇氣,再爭辯一點什麼,可今日陛下這面上的殺氣騰騰,終於讓他不得不乖乖住。
於是他抬眸,看了陳正泰一眼,只是此次,這眼神里……不再只是輕視了。
卻在此時……
李世民突然又道:「是了,朕還想一件事,今日非要說個明白不可。」
現代青年孫途因故帶倉庫係統穿越到北宋末年,從而開始了一段精彩曲折,前途難料的生存與救亡之旅。 在這裡,不但有昏君權奸,還有忠臣名將,而更出乎意料的是,這還是一個有著水滸群雄的世界。 孫途將與他們如何相處?一切答案,盡在帶著倉庫到大宋!
明明吞了一堆安眠藥,趙洞庭一覺醒竟然成了宋朝皇帝,可等他反應過來時卻自閉了:內有奸臣擋道,太后專權,外有蒙古鐵騎來勢洶洶,這樣一個爛攤子硬生生的砸在他身上。趙洞庭幽幽的嘆了口氣:既然亡國之君不好當,那就索性當個暴君,以暴治亂!…
重生東漢末年,成為最不受曹操寵愛的兒子曹茂,覺醒暴君系統。“叮,宿主斬殺張繡,平定宛城之亂,獲得霸王之勇!”“叮,宿主強納呂布之女,獎勵天龍破城戟!”“叮,宿主用黑死病屠戮烏桓,獲得火炮圖紙!”“世人都言曹阿瞞殘暴,吾觀其子曹茂更盛之。”且看一代暴君曹茂,如何平定三國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