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富民之策
大楚朝的攝政王,竟然有兩位,還恰好是一男一,這已經夠讓人驚訝了。而一直被眾人當做花瓶的這位福澤郡君,竟然也會上本,就更讓人無語。
眾人甚至一直到現在,都不肯改口稱為攝政王,隻願意管福澤郡君。
這一點夏稻花倒是不介意——攝政王有顧明楨就夠了,自己當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花瓶,其實也不錯。
但旁聽了幾天朝政之後,發現最頭痛的除了小皇帝和顧明楨,就是戶部尚書。
這位老大人每天的任務就是跟人吵架,跟兵部尚書吵,跟吏部尚書吵,跟禮部尚書吵,跟工部尚書吵……吵到最後,不管吵得贏吵不贏,他都愁眉苦臉地祭出大招:“沒錢!”
這一招一祭出去,就能功地把他自己臉上的愁雲慘霧,轉移到旁人臉上。
夏稻花旁聽了幾天之後,就覺得還是不能乾看著。
有棗兒沒棗兒打三桿子吧!
於是認認真真地找了許多資料,琢磨了一番,寫了這個奏折。
看到夏稻花的奏折,小皇帝和顧明楨都覺得有幾分驚訝了。
雖然用的還是大白話,但格式竟然沒有太大的錯。雖然跟大家常用的格式不大一樣,但基本上做到了條理清晰,而且還很心地列出了目錄和頁碼——這在奏折中算是頭一份兒,相當出格。
夏稻花的奏折,基本上隻圍繞著一個中心:怎麼提高朝廷和百姓的收。
列出了一些後世常見的惠民之策,大大小小一共十條,排在第一條的,就是修路。
穿越過來這麼久,最深的就是通不便、通信不便,對於一個慣了現代社會的便利的人來說,這些不便,真是讓人無法忍。
雖然夏稻花可以使用一些超越時代的通工,比如心的小電驢,但可怕的路況還是嚴重影響了的驗。
而且,逃難的時候,還有之前在渤海郡糧食的時候,那些路上的損耗,都給了很深刻的印象。
不缺糧食是一回事,因為路況以及刁的小吏浪費的糧食,又是一回事。
小吏可能管不來(這部分可以讓顧明楨或者小皇帝去管),但路況麼,還是可以改善一下的。
當然了,只是提提建議,給小皇帝和顧明楨洗洗眼睛,至於他們能不能接、能不能實現,那本不在的考慮范圍。
除了修路,夏稻花還提出了一些的措施和方案,比如通過驛進行的營郵政快遞業務,比如針對農業生產的水利設施,比如針對適齡青年的教育工程,再比如給錦雲騎賦予的稽查稅關的新功能……
當然,都是作為“拋磚引玉”舉例出來的。
夏稻花建議小皇帝和顧明楨集思廣益,在朝臣中廣泛討論,征集真正靠譜的富民惠民之策,藏富於民,則國日興。
這封奏折,在朝臣中掀起了軒然大波。
他們沒有想到,本來以為是個擺設的福澤郡君,竟然真的敢在朝政上指手畫腳。
最該死的是,竟然說的還有幾分道理!
即使為了反對而反對,那話都有些說不出口……
但再怎麼說不出口,他們還是把批評夏稻花的奏折,雪片一般扔到了金鑾殿上。
小皇帝看著面前摞得高高的折子,很想丟下它們不管。
但為一個優秀的繼承人,尤其是有顧明楨在一邊看著他,他到底還是著頭皮看了下去。看了不到三五本,就恨恨地把折子一摔:
“我看他們都該好好跟福澤郡君學學怎麼寫折子!”
(本章完)
「歷史爽文」熬了個夜,李寬回到了大唐,成爲李世民的二兒子楚王李寬。他曾是長安城四害之首,是李世民口中的孽子。他是世家的眼中釘,又是勳貴的最佳合作伙伴。他是商人眼中的財神爺,也是匠人眼中的救世主。他是農業發展的助推劑,是科學技術的奠基者。他是番邦屬國的噩夢,是大唐開疆拓土的功臣。……且看李寬在“全才系統”的助力下,帶著大唐百姓走向奔小康的生活。
穿越到未來,以為可以吃香的喝辣的,玩遍各種高科技,看遍各種進化的花美男,結果……
只是在休息室里打了個盹兒,一睜眼,竟然穿成了古代目不識丁的鄉下胖丫頭。 好吃懶做不說,還在村里橫行霸道。 十里八鄉沒人愿意娶她,好不容易買了個金龜婿,大婚之日竟讓人逃了。 惡霸老爹一怒之下去道上擄了個夫君給她。 就是……爹你擄的是不是有點不太對呀? * 婚后的蘇胖丫很忙。 忙著改造惡霸爹爹與惡霸弟弟。 忙著搶救貌美如花的神將夫君。 忙著養育三個小小惡霸小豆丁。 一不小心,將自己忙成了大燕最位高權重的一品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