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0);
相比起人間而言,妖域靈氣相對充足一些,這也是白子秋為什麼選擇留在妖域的一個原因。
「雖然很多時候都想著放棄,到現在都不抱有再出去的想法,但多還是有些不甘,不然我早便自盡了。」
白子秋乾笑一聲,他對於自己如今的境尤為清楚。
陳長生說道:「此方天道並不完善,或許可能有些許。」
白子秋搖了搖頭,說道:「就算真有又如何呢,你看我如今這般滿目瘡痍,如何去爭。」
陳長生沉默下來。
白子秋沒有說錯,他的道行在這三千多年的歲月里不斷跌落,到了如今維持築基境都尤為艱難,甚至於對於冷熱都開始侵襲他的。
這般境況,已經完全沒有任何可能再去爭了。 ⓈⓉⓄ⑤⑤.ⒸⓄⓂ第一時間更新,彩不容錯過
爐子中的水咕嚕作響。
白子秋將那爐子提起,隨後將那幾兩茶葉衝進了裡面。
「野茶,滋味還算湊合,別嫌棄。」白子秋說道。
「怎會。」
陳長生接過茶杯,靜靜等候那杯中茶葉散開。
他打量著這裡,與其餘地方比起來,這裡倒像是一個世外桃源,那水車,竹道,木屋,皆是白子秋一點一點搭建起來的。(5,0);
單論此地而言,陳長生就有些佩服,更別說,在這靈籠之中煎熬了三千年之久。
換作是任何一個人,或許早便放棄了吧。
兩人喝著茶水,白子秋又說起了一些往事。
「當年才來到這裡的時候,天地之間都是一片象,我於心不忍,曾出手幾次,但後來卻發現,明明逐漸向上的趨勢,卻會在莫名之間又會暗淡下去。」
「一連幾次,都是這樣的結果。」
白子秋說道:「當初我還想著助人間建立起王朝,但最後卻在一場地龍翻之中付之一旦,再一些我就有些記不清了,好多事我都忘了,但冥冥之中,好似有什麼東西在阻撓這片小天地變好一樣。」
陳長生放在邊的茶水頓了一下,他看著白子秋,說道:「陳某也有這樣的覺。」
「這片天地的確不穩,但天災卻只在常人居住之地出現,水洪,地龍,山火,多數人都因為這些原因死又或者了流民。」
陳長生說道:「但這天災,來的太過頻繁了。」
白子秋點了點頭,說道:「的確,頻繁到世人都以為這是一件正常的事。」
陳長生放下茶杯,說道:「你當初可有什麼發現?」
白子秋點了點頭,但隨即卻又搖了搖頭。
「這個……」
白子秋頓了一下道:「有些猜測,但是不敢確定。」(5,0);
陳長生說道:「你想說這事並不是有人在後面搞鬼,而是你我頭頂的東西在作祟?」
白子秋皺著眉頭,說道:「不錯。」
陳長生暗暗思索了起來。
他了下,看了白子秋一眼。
「或許你的猜測是對的。」陳長生說道。
白子秋頓了一下道:「你有什麼發現?」
陳長生搖了搖頭,他並沒有去解釋這件事。
白子秋聽後也不再多問,而是說道:「總之就是有些古怪。」
陳長生有想到為何會是如此。
這片天地本就是以《往生經》為引子而的,天道催使出人間困苦的原因便是希有越來越多的人死,越來越多的人轉世,甚至於因此構建出了獨特的往生規則。
其本的目的,便是通過大量的試錯,演算出那《往生經》之中殘缺的些許。
其實說來,這件事與陳長生也有關係。
他與玉萱的諸多事,始終都找不到答案,這靈籠絕非臨時起意,玉萱這麼做的目的,也不單單只是為了自己。
陳長生抿了一口茶水,他輕嘆一聲,將目放在了那不遠的小潭之中。
或許,這件事只有與這天道相對的時候,才找得到的答案。
白子秋問道:「話說,你來這裡又是為了什麼?」(5,0);
「見識見識。」陳長生說道。
白子秋聽後看了他一眼,說道:「你這分煉製出來恐怕是消耗巨大吧,竟這般捨得?」
陳長生笑道:「或許能走出去呢。」
白子秋搖了搖頭,說道:「你本來了或許有機會。」
陳長生聽後道:「誰又說得準呢。」
兩人的談話在此之後就平靜了下來。
陳長生問道:「你是打算一直待在這裡,還是怎麼?」
白子秋搖頭道:「沒打算,等死罷了。」
陳長生了下,說道:「不妨與陳某同路?」
白子秋想了想,說道:「我如今這樣,怕是會拖住你。」
陳長生搖頭笑道;「不礙事。」
白子秋聽後笑了笑,點頭答應了下來。
說起來,能在這裡遇到故土之人本就不易,若是願意帶著他的話,自然是願意的。
白子秋戴上了那副面,妖氣隨即從他上淡了出來。
二人一同走出了山谷。
一邊走著,陳長生又說起了青天游。
「先前的時候與一尊青雕結識,同行了一大段路。」
「青雕?」
「正是。」陳長生說道:「當時他才六境,如今已七境了。」(5,0);
白子秋問道:「莫非是被稱作青妖王的那尊青雕?」
「你認得?」陳長生問道。
白子秋道:「時常在集市擺攤,聽說自然也多些,據說這青妖王不喜爭鬥,唯獨偏音律,時常被別的妖王恥笑。」
陳長生說道:「特立獨行,難免會遭到非議。」
白子秋眨眼道:「似乎音律一道本就沒有什麼出路,更別說是一尊妖了。」
陳長生搖了搖頭,說道:「大道三千,何不是道,劍山以劍為道,古有賢者以文道,城隍護民生,故有香火大道在前,音律如何就不能了?」
白子秋頓時間便明白了過來,問道:「那青雕,道了?」
陳長生點了點頭,說道:「他只是缺些許外力罷了,甚至無須點撥,曲韻之下,便能引得萬生靈朝來。」
白子秋愣了又愣。
他口中呢喃道:「道不分高低,原來如此……」
陳長生和煦一笑,說道:「各花各眼,於目而言,眼便是最好。」
【麻煩您手指,把本網站分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