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三國:亂世第一梟雄 第1638章 三武一宗滅佛

《三國:亂世第一梟雄》第1638章 三武一宗滅佛

“係統繼續吧,唐朝專屬召喚卡!”王晨記得這個組合的第四位員便是唐朝的皇帝了。

    王晨相信係統還是給力的,如此一個組合出現的話,佛教便不可能造太大的損失了。

    【叮咚,消耗唐朝專屬召喚卡進行召喚,召喚中......恭喜宿主召喚出唐朝第十六位皇帝李炎!

    植份為:李元芳之子,目前正在擔任東宮屬!】

    【叮咚,掃描完畢!

    李炎

    武力值:95點

    統帥值:99點

    智力值:97點

    政治值:98點

    技能一穩固:李炎在針對邊疆謀劃時,智力值提升3點,政治值提升3點,李炎在負責邊疆事宜時,智力值額外提升3點,政治值額外提升3點。

    李炎所的國家,邊疆穩固概率提升2倍。

    技能二打擊:李炎在針對宦勢力時,智力值提升3點,李炎在打勢力時,智力值額外提升3點。

    技能三滅佛:李炎在針對佛教時,全屬提升5點,李炎在打定主意消滅佛教時,全屬額外提升5點!】

    唐武宗李炎(814年7月2日-846年4月22日),曾名李瀍。唐文宗之弟,唐穆宗與宣懿皇後韋氏之子,唐朝第十六位皇帝。

    李炎於長慶元年(821年)被封為穎王。

    開五年(840年)正月,唐文宗疾重,李炎被詔立為皇太弟,廢太子。

    唐文宗去世後,李炎即位。次年,改元會昌。

Advertisement

    李炎即位後,貶逐牛黨,召淮南節度使李德裕為相。

    李黨陳夷行、李讓夷等亦先後為相,一時形李黨獨掌朝柄的局麵。李炎對宦亦稍加挫抑,擁立他的大宦仇士良亦被迫致仕。

    會昌三年(843年),其命諸道平定昭義劉稹叛

    會昌五年(845年),李炎下令拆毀全國佛寺,沒收大量良田和寺院財產,史稱“會昌法難”。

    與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滅佛共稱佛教“三武之禍”。

    晚年因服用方士所煉的金丹,格急躁,疾久未平。

    會昌六年(846年),李炎去世,葬於端陵(今陝西三原東北大程鎮桃村)。

    李炎統治期間對宦的權力進行了剝奪,有力打擊了宦勢力,收複昭義鎮,削弱了藩鎮割據勢力,這對安定社會、鞏固統一起到了積極作用。

    其中“平昭義之”是唐王朝幹涉地方藩鎮割據的最後一次勝利,對於提高唐中央朝廷的權威和增強對地方藩鎮的控製力有著積極的意義。

    戰爭結束後,各地的割據藩鎮重新遵守朝廷命令,唐朝在形勢上獲得了統一。

    除了藩鎮,李炎還派兵擊敗了回鶻,穩定了漠北,謀劃了西域,穩定了邊疆。

    “好啊好啊,四人組齊了,哈哈哈!”王晨現在非常的高興,四人組已經齊全了,佛教抖吧。

    就在王晨高興的時候,係統的聲音再次出現了,王晨一瞅,這滅佛的buff來了啊!

Advertisement

    【叮咚,係統檢測到三武一宗滅佛羈絆激活:拓跋燾、宇文邕、李炎、柴榮在對付佛教時,全屬提升5點,同時滅佛的概率提升5!】

    “哈哈哈,不錯不錯!”王晨現在還是很高興的,這一下子滅佛的穩了的,接下來就看係統會召喚出來誰了。

    “係統繼續吧,明朝專屬召喚卡!”王晨說道。

    【叮咚,消耗明朝專屬召喚卡進行召喚,召喚中......恭喜宿主召喚出南明抗清名將李定國!

    植份為:李存孝之子,現在正在擔任東宮的宿衛!】

    【叮咚,掃描完畢!

    李定國

    武力值:107點

    統帥值:102點

    智力值:82點

    政治值:43點

    技能一勇敢善戰:李定國在戰場之上時,武力值提升7點,李定國在戰場之上廝殺時,武力值額外提升7點。

    技能二南征北戰:李定國在隨軍出征時,武力值提升7點,李定國在廝殺時,武力值額外提升7點。

    技能三戰:李定國在戰鬥時,武力值提升7點,李定國在傷後繼續戰鬥時,武力值額外提升7點。】

    李定國(1621年-1662年),字鴻遠(或寧宇、霖宇、一人、一純、大綬 ),陝西榆林(或作延安)人。南明永曆政權抗清名將。

    李定國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1630年(崇禎三年),張獻忠發陝北民起義,將年李定國收為養子,改姓張。

Advertisement

    從此,他跟隨張獻忠轉戰南北,年後,勇敢善戰,為張獻忠所鍾

    張獻忠死後歸順南明政權,1652年(永曆六年,清順治九年)初,李定國在經過充分準備之後,出兵八萬攻湖南。

    先取沅州(今湖南黔)、靖州(今湖南邵),繼攻廣西桂林,大敗清軍,得清軍主帥、定南王孔有德自殺。

    李定國七月初占領桂林,隨後,直下柳州、衡州等四州,兵鋒指向長沙。

    清廷聞訊大驚,增派十萬大軍馳援。為避清軍銳氣,李定國暫時撤離長沙外圍,退守衡州。

    清軍主帥、親王尼堪率軍尾追,李定國設伏將清軍團團包圍,四麵猛攻,清軍大潰,尼堪被陣斬,全軍覆沒。

    李定國取得桂林、衡兩大戰役的勝利,使南明的抗清鬥爭打開了一個新局麵。

    1661年(永曆十五年,順治十八年),清軍吳三桂部十萬大軍進緬甸,緬王出永曆帝,未果。

    1662年(康熙元年),吳三桂在昆明將永曆帝縊殺,南明至此滅亡。

    李定國聞訊,悲憤疾,於1662年(康熙元年)六月在猛臘(在瀾滄江以西)病逝,時年42歲。

    “李定國啊,取得桂林、衡兩大戰役的勝利,兩蹶名王,天下震!”王晨笑道,這也是一位名將啊。

    而且還有一個關於李定國的傳說:

    在一個幹旱的年頭裏,五月間還栽不下秧,人們萬分焦急,群結隊到龍王廟求雨,但日子一天天過去了,還是求不下雨來。

    李定國知道後,到龍王廟上了一道義正辭嚴的表文,斥責龍王:“你為龍王,掌管降雨,現 在久旱無雨,黎民難,你卻拒不下雨,有虧職責!我是人間的將軍,擔負著保國安民大任,不忍看到農人難,因此特令你大降甘霖,否則我將搗毀龍王廟,代天懲罰你!”

    龍王又害怕,又慚愧,但沒有玉皇大帝和雷部的“雲符雨牌”,實在無能為力.

    於是托夢給李定國說:“老將軍要水,可我沒有玉帝雷部的敕令.不敢私降大雨,隻能教你一個法子:快你的兵丁和農人,把花甸水潭和十八溪水道挖出來,我保你溪溪出水,讓三百六十村寨都有水用。”

    李定國醒來,發軍民臺力,挖開水潭,疏通道,終於出水了,蒼洱壩子解除了旱象。

    後來,玉皇太帝知道了這件事,他本來是用幹旱來懲罰黎民百姓的,卻被龍王用變相降雨的辦法搭救了,一氣之下,就把龍王囚到東海,另派一條母豬龍來掌管降雨。

    這條母豬龍到任後,滴雨不下,反而在蒼山裏麵拱來拱去,拱斷了十八溪的水脈,還讓房子大的石頭和沙子泥像條龍似的從山裏直衝出來,衝毀田地房屋,在灣橋村上麵,衝出了方圓十五六裏的大沙壩,五臺峰北麵彌勒山等不地方也衝出一個個小沙壩,大理壩子又遭到了大旱!

    這時,李定國已經死了,他死後也了神。

    他聽說母豬龍作,大理又遭幹旱,便提著神劍來驅趕母豬龍。

    追來追去,母豬龍掉頭逃進車邑村,終於被李將軍追上,一劍斬了他除了大患代行龍王職權,不時行雲布雨,搭救蒼生。

    人們為了謝他的恩德,奉他為雨神和車邑村本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