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三國:亂世第一梟雄 第1642章 努爾哈赤和馮勝

《三國:亂世第一梟雄》第1642章 努爾哈赤和馮勝

“剩下的就按照順序來搞吧,先是清朝專屬召喚卡!”王晨說道。

    王晨看著剩下的召喚卡,按照順序來搞還是可以的,覺是比隨機召喚好一些。

    【叮咚,消耗清朝專屬召喚卡進行召喚,召喚中......恭喜宿主召喚出清朝奠基人太祖努爾哈赤!

    植份為:李世民長安軍中的大將,契苾何力的叔父!】

    【叮咚,掃描完畢!

    努爾哈赤

    武力值:109點

    統帥值:109點

    智力值:105點

    政治值:105點

    神兵利:龍虎寶劍(使用時,武力值提升1點)

    神駒寶馬:大青馬(騎乘時,武力值提升1點)

    技能一龍虎將軍:努爾哈赤在為將時,武力值提升7點,統帥值提升7點,努爾哈赤在帥軍出征時,武力值額外提升7點,統帥值額外提升7點。

    技能二八旗之主:努爾哈赤在組建八旗軍時,武力值提升7點,統帥值提升7點,努爾哈赤在統領八旗軍作戰時,武力值額外提升7點,統帥值額外提升7點。

    努爾哈赤麾下的八旗旗主武力值提升3點,統帥值提升3點,八旗子弟兵的戰鬥力和士氣提升2倍。

    技能三廣運聖德:努爾哈赤在提拔運用人才時,智力值提升7點,努爾哈赤在理政務或製定國策時,智力值提升7點,政治值提升7點。】

Advertisement

    清太祖新覺羅·努爾哈赤(19年—1626年),一作努爾哈齊,號淑勒貝勒(聰睿王), 真族(即滿族),東北地區民間稱之為“老罕王”, 後金政權的創建者,清王朝的奠基人。

    努爾哈赤出於關外建州,先祖為原金國真族的部。

    青年時努爾哈赤采鬆子、挖人參到順馬市售賣,後投明遼東守將李梁,由於屢立戰功而到李梁的賞識,同時他對遼東漢區有較深了解,也接了漢文化的熏陶。

    1583年,努爾哈赤被明廷任命為建州左衛(今遼寧新賓境)都指揮使,同年以祖、父的十三副甲起兵,曆時十年統一建州真各部。

    1589年,努爾哈赤封為都督僉事、龍虎將軍,經過二十餘年統一關外諸部真,期間將真各部遷至渾河流域,同時為適應客觀需要而建立軍政合一的八旗製度,並設議政王大臣與八旗旗主共議朝政;文化上命人以蒙古文字與真語音結合而創製滿文。

    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立後金,自立為汗,建元天命,設建署。

    1618年,努爾哈赤宣布“七大恨”詔書並率軍反明,在薩爾滸之戰中他采取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作戰原則大敗明軍,之後在相繼攻克沈、遼和遼河以東七十餘城後,努爾哈赤於1621年遷都遼

Advertisement

    次年他揮軍進攻寧遠,一萬餘明朝寧遠守軍在袁崇煥的帶領下守城不降,努爾哈赤命令全軍力攻城卻被明軍炮火擊傷,之後他在撤圍敗退沈途中,患痛疽病死於靉堡,終年68歲。

    卒後累次加諡為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廟號太祖,葬於沈福陵。

    “統一真諸部,創立八旗製度,創製滿文,建立後金政權,奠定基業,奪取遼、沈,薩爾滸大戰擊敗明朝,攻下遼西地區的努爾哈赤啊!”

    王晨看著努爾哈赤,倒是沒有想過清朝的召喚卡可以搞出來這個努爾哈赤的,畢竟都不在一個朝代。

    不過嘛既然係統給搞出來了,那麽自然是有意義在的。

    這努爾哈赤絕對是一個猛人,軍事天才並且勇猛無敵,而且學習能力也是極強的一個人。

    李二這一次算是淘到了寶貝了,這李二長安軍中的帥才也不啊,李績、高仙芝、王忠嗣、契苾何力、張須陀再加上努爾哈赤,還真是不了。

    而且宗師也有王忠嗣、高仙芝、契苾何力、張須陀、努爾哈赤五人,這陣容確實是不錯的了。

    “係統繼續吧,明朝召喚卡開始!”王晨說道,李二現在也是自己的臣子,陣容再強大也不會有什麽反心的,畢竟是死忠。

Advertisement

    【叮咚,消耗明朝專屬召喚卡進行召喚,召喚中......恭喜宿主召喚出明朝開國名將馮勝!

    植份為:常茂的嶽丈,常遇春的親家,目前為徐達的明徐軍中的一員大將!】

    【叮咚,掃描完畢!

    馮勝

    武力值:109點

    統帥值:104點

    智力值:100點

    政治值:點

    技能一勇多智略:馮勝在軍中為將時,武力值提升7點,統帥值提升7點,馮勝在軍中出謀劃策時,統帥值提升7點,智力值提升7點。

    技能二出征攻克:馮勝在統軍出征時,武力值提升7點,統帥值提升7點,馮勝在攻城掠地時,武力值額外提升7點,統帥值額外提升7點。

    技能三征討異族:馮勝在統軍征討異族之人時,武力值提升7點,統帥值提升7點,馮勝在和異族將領作戰時,武力值額外提升7點!】

    馮勝(?—1395年),初名國勝,又名宗異,定遠(今屬安徽省)人,郢國公馮國用的弟弟,明朝開國名將。

    馮勝雄勇多智略,喜讀書,通兵法,元末結寨自保。

    至正十二年(1352年),歸附朱元璋,深信用。

    陳友諒進龍灣時,馮勝領兵攻其中堅,大敗陳友諒軍,進親軍都護。又解安之圍,遷同知樞院事。

    從戰鄱湖,下武昌,克廬州,移兵取江西諸路,又與諸將收複淮東,克海安壩,取泰州,再遷右都督。

    洪武元年(1368年),馮勝隨徐達、常遇春北伐,率偏師拔潼關而守之,授征虜右副將軍,又從征山西,屢立戰功。

    洪武二年(1369年),率軍渡黃河,降服李思齊,又回師從徐達圍攻慶,馮勝扼守驛馬關,打敗元朝援軍。

    洪武三年(1370年),又與大將軍出西安,直搗定西,擊敗擴廓帖木兒,因功授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封宋國公,授予世襲憑證。

    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派遣三路大軍征討擴廓帖木兒,命馮勝為征西將軍,此戰獨馮勝斬俘甚多,全勝而還。

    此後,馮勝多次前往臨清、北平練兵,率軍出大同征討元朝部,鎮守陝西及河南。

    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太祖命馮勝為征虜大將軍,征納哈出。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命馮勝於太原、平招民為兵,立衛屯田。皇太孫立後,加封馮勝為太子太師。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馮勝應召回京。

    因功高到明太祖猜忌,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被借故賜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