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三國:亂世第一梟雄 第1703章 明宗李嗣源

《三國:亂世第一梟雄》第1703章 明宗李嗣源

“就接下來就是五代十國召喚卡了!”王晨笑著開口說道。

    【叮咚,消耗五代十國召喚卡進行召喚,召喚中......恭喜宿主召喚出五代十國後唐皇帝李嗣源。

    植份為:李存孝的堂弟,目前已經加到了李靖的中央軍擔任副將。】

    【叮咚,掃描完畢!

    李嗣源

    武力值:107點

    統帥值:103點

    智力值:101點

    政治值:104點

    技能一明宗:李嗣源在理政務時,智力值提升7點,政治值提升7點,李嗣源在居一國高位時,智力值額外提升7點,政治值額外提升7點。

    技能二輔佐:李嗣源在擔任輔助時,統帥值提升7點,智力值提升7點,李嗣源在輔助君主時,統帥值額外提升7點,智力值額外提升7點,政治值提升7點。

    技能三統軍:李嗣源在軍中為將時,武力值提升7點,統帥值提升7點,李嗣源在率軍出征時,統帥值額外提升7點,智力值額外提升7點。】

    李嗣源(867年10月10日-933年12月15日),稱帝後更名李亶,即後唐明宗,應州金城人,晉王李克用養子,五代十國時期後唐第二位皇帝,廟號明宗,諡號聖德和武欽孝皇帝,葬於徽陵。

Advertisement

    李嗣源輔佐李存勖建立後唐,累遷德節度使、蕃漢外馬步軍總管、中書令,926年,鎮鄴都兵變,結束李存勖的統治,不久即位為帝,年號天,在位七年後期姑息藩鎮,變迭起,933年,其病中聽聞李從榮兵變,驚崩逝。

    ......

    語慚諸將:

    李嗣源生謙和,每有戰功,從不在眾人麵前誇耀。他曾與諸將聚會,聽著諸將爭功,從容地道:“你們都是用來擊賊,而我是用手來擊賊的。”諸將皆慚愧不已。

    免胄叱胡:

    李嗣源幽州解圍時,親率百騎為前鋒。他摘掉盔胄,揚起馬鞭,用胡語厲聲斥責契丹人道:“汝等無故犯我疆場,我奉晉王之命,率百萬之眾前來,必將直抵西樓(原為耶律氏世居之地,在今蒙古林左旗西南),滅你契丹種族。”

    不改國號:

    李嗣源稱帝時,霍彥威、孔循等人都認為唐朝氣數已盡,建議他更改國號。李嗣源卻道:“我十三歲便事奉獻祖(李國昌),獻祖以我為宗親,對待我像對待兒子一樣。我後又追隨武皇(李克用)近三十年,追隨先帝(李存勖)近二十年,參與了幾乎全部的戰爭。武皇的基業就是我的基業,先帝的天下便是我的天下。世上豈有同宗異國的道理。”他命群臣再議。吏部尚書李琪奏稱:“若更國號,則先帝便與國家沒有了關係,那他的梓宮當如何安放。這不僅讓殿下有負三世君恩,我們做大臣的心中也難以自安。”李嗣源遂不改國號,仍舊稱“唐”。

Advertisement

    焚香禱天:

    李嗣源稱帝後,每天晚上都要在宮中焚香,向上天禱告道:“我本是一個胡人,因逢世,才被眾人擁戴為皇帝。希上天憐憫蒼生,早日降下聖人,為萬民之主。”

    李嗣源焚香禱天的故事源出北宋名臣王禹偁所著的《五代史闕文》,而宋太祖趙匡胤正是生於明宗年間,因此可能是宋代為化趙匡胤而造出來的。

    接納諫言:

    後唐明宗年間,連年收,朝廷無事。馮道趁機進言道:“臣以前在太原時,曾奉命前往中山,路過地勢險要的井陘關,臣擔心馬匹失足,都會謹慎的抓住韁繩。但是等到平坦大路,不再小心抓牢控製,卻被馬匹顛倒在地。臣所說雖是小事,但也能說明大道理。陛下不要因為清閑收,便放縱樂,應該兢兢業業,更加小心謹慎。”唐明宗深以為然。

    後來,唐明宗又問馮道:“如今天下收,百姓是否富足?”馮道答道:“穀貴農,穀賤傷農,這是常理。臣記得近代有個聶夷中的舉子有《傷田家詩》:‘二月賣新,五月糶秋穀,醫得眼下瘡,剜卻心頭。我願君王心,化作明燭,不照綺羅筵,遍照逃亡屋。’”唐明宗便命侍臣將此詩錄下,經常誦讀。

Advertisement

    唐明宗得到一個玉杯,上寫“傳國寶萬歲杯”,並給馮道觀看。馮道道:“這是前朝的有形之寶,王者有無形之寶。仁義便是帝王之寶,因此有‘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的說法。”明宗出武夫,沒聽懂他的意思。馮道走後,明宗又問侍臣,這才知道馮道是說守住皇位要靠仁義。

    嚴懲貪腐:

    李嗣源對貪汙非常痛恨,繼位之後懲治貪腐毫不留。汴州倉吏因貪贓被查,其中涉案的還有史彥珣。史彥珣是功臣舊將之子,又是駙馬石敬瑭的親戚。王建立為其求,希能減輕罰。李嗣源卻道:“王法無私,豈能因為是親戚而徇。”他下令將史彥珣在的涉案吏全部斬。

    供奉丁延徽諂事權貴,因監倉自盜而下獄。侍衛使張從賓等朝中權貴多為他求,皆被李嗣源拒絕。李嗣源對張從賓道:“丁延徽拿著我的俸祿,反而盜我的倉儲財,論罪當死!別說是你,就算是蘇秦複生,也不能說服我給他減刑!”最終,丁延徽被死。

    李從榮:

    後唐秦王李從榮個輕浮,喜好研究儒學,常招攬浮薄之徒一起作詩飲酒。

    有一天唐明宗問他說:“你公務之餘的休閑時間,學習什麽事呀? 李從榮回答說:“閑暇的時間讀讀書啦,或者和一些讀書人一起作詩論道。”唐明宗說:“我常看見先帝喜歡寫詩,實在沒有什麽意義。你是將門之子,文章不是你的特長,必不能工 ,傳別人口中,平白當作笑柄。我年齡大了,對於經典義理雖然不算十分通曉,不過喜歡看喜歡聽,除此之外不值得學習。”李從榮最後果然敗亡。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