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掃描完畢!
阿裏海牙
武力值:105點
統帥值:95點
智力值:105點
政治值:99點
技能一先登:阿裏海牙在攻城時,武力值提升5點,阿裏海牙在攻城時衝在最前麵後,武力值額外提升5點。
技能二聰敏:阿裏海牙在腦子時,智力值提升5點,阿裏海牙在讀書時,武力值額外提升5點。
技能三善辯:阿裏海牙在辯論時,智力值提升5點,阿裏海牙在與人爭論時,智力值額外提升5點。】
阿裏海牙(1227—1286年),畏兀兒人(今維吾爾族),西域北庭(今新疆吉木薩爾)人,元代軍事將領,詩人貫雲石祖父,父親阿散合徹。
阿裏海牙聰敏善辯,立誌建功立業,遂棄耕就學,習畏兀兒書。
後投蒙古大將不憐吉帶麾下,不憐吉帶使教其子忽魯不花畏兀兒字,又推薦給宗王忽必烈,為王府宿衛士(怯薛)。
1258年,從忽必烈攻宋,在進攻鄂州時勇先登,為流矢所傷,因功賞。
......
【叮咚,掃描完畢!
土土哈
武力值:106點
統帥值:98點
智力值:95點
政治值:93點
技能一曉騎:土土哈在統領騎兵時,武力值提升5點,統帥值提升5點,土土哈在統領騎兵作戰時,武力值額外提升5點,統帥值額外提升5點。
技能二討伐:土土哈在奉命討伐敵人時,武力值提升5點,統帥值提升5點,土土哈在攻敵人境後,武力值額外提升5點,統帥值額外提升5點。
技能三力戰:土土哈在戰鬥時,武力值提升5點,土土哈在與人鬥將時,武力值額外提升5點。】
土土哈(1237~1297),伯牙兀氏,元朝初期重臣。班都察之子。其家世為欽察部長。
土土哈至銀青榮祿大夫、上柱國、同知樞院事、欽察親軍都指揮使,卒贈金紫祿大夫、司空,追封延國公,諡武毅,後加封升王。
......
【叮咚,掃描完畢!
張弘範
武力值:107點
統帥值:108點
智力值:100點
政治值:88點
文學值:99點
技能一武烈:張弘範在戰鬥時,武力值提升7點,張弘範在與人鬥將時,武力值額外提升7點。
技能二滅國:張弘範在攻打其他國家時,武力值提升7點,統帥值提升7點,張弘範在打滅國戰時,武力值額外提升7點,統帥值額外提升7點。
技能三征戰:張弘範在統兵出征時,武力值提升7點,統帥值提升7點,張弘範在戰場指揮作戰時,武力值額外提升7點,統帥值額外提升7點。】
張弘範(1238年—1280年),字仲疇,人稱張元帥,易州定興縣(今河北省保定市定興縣高裏鄉河村),元朝初年大將,汝南王張第九子。
張弘範出河朔地區的漢人世侯家族,早年師從郝經。
中統三年(1262年),任行軍總管,從征李璮。
元世祖罷世侯子弟兵權,張弘範被免軍職。
至元元年(1264年),為順天路管民總管,次年,移守大名。
至元六年(1269年),任益都淄萊等路行軍萬戶,參與襄樊之戰。
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軍大舉攻宋,張弘範為前鋒,以功改亳州萬戶,賜名拔都。
至元十五年(1278年),為蒙古漢軍都元帥,進軍閩廣,俘文天祥於海五坡嶺。
至元十六年(1279年),在崖山(今廣東新會南)大敗宋軍,滅亡南宋。回到大都不久後病死。
元世祖追贈其為銀青榮祿大夫、平章政事,賜諡“武烈”。
至大四年(1311年),加贈推忠效節翊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齊國公,改諡忠武。
延祐六年(1319年),加保大功臣,加封淮王,諡獻武。
有《淮集》傳世。,其散曲容主要是以鐵騎征戰自矜,明·朱權《太和正音譜》將其列於“詞林英傑”一百五十人之中。
......
【叮咚,掃描完畢!
劉黑馬
武力值:108點
統帥值:103點
智力值:87點
政治值:65點
技能一征戰:劉黑馬在隨軍或率軍出征時,武力值提升7點,統帥值提升5點,劉黑馬在戰場上陣殺敵時,武力值額外提升7點。
技能二斬將:劉黑馬在與人鬥將時,武力值提升7點,劉黑馬在與多人鬥將時,武力值額外提升7點。
技能三定:劉黑馬在率軍平定叛時,武力值提升7點,統帥值提升5點,劉黑馬在與叛軍廝殺時,武力值額外提升7點。】
劉黑馬(1199年—1262年1月13日),大蒙古國將領,本名劉嶷,字孟方,蒙哥汗賜名也可禿立(Yeke Tului,意為大鏡子),祖籍濟南曆城,生於宣德威寧(今蒙古興和縣)。
劉黑馬時便隨祖父劉伯林征戰,經曆大小數百戰,蒙古太祖十六年(1221年)襲父職。
蒙古太祖二十年(1225年),隨軍平定武仙叛,同年大敗金軍,斬金將忽察虎。
蒙古太宗四年(1232年),在三峰山之戰中大敗金將完合達,後被任命為都總管萬戶,鎮守陝西、山西地區,同時參與攻打宋朝四川地區的戰爭。
中統元年(1260年),接宋將劉整投降。
中統二年(1261年)卒於都路軍民經略使任上,後被元朝贈太傅,追封秦國公,諡忠惠。
......可跳轉下一章......
......可跳轉下一章......
......可跳轉下一章......
張弘範的父親張在元太祖八年(1213年),蒙古軍南下中原,金都南遷之時,以地方豪強的份,聚集鄉鄰親族數千餘家結寨自保。
元太祖十三年(1218年),與蒙古軍戰於狼牙嶺(今保定市易縣紫荊關附近的狼牙山一帶),兵敗被俘,降於蒙古。
元太祖二十年 (1225年),蒙古任命他為行軍千戶,保州(今河北保定)等都元帥。
元太宗十年(1238年),張四十九歲時,張弘範出生,金朝已經亡國四年了,所以他說不上是金朝的臣民。
他有八個哥哥,兩個弟弟。他八哥就是後來承襲萬戶爵位的張弘略。郝經很長一個時期是張為子弟們禮聘的家庭教師,張弘範也是郝經的門下士之一。
在父兄師友的熏陶下,張弘範長為一個文武全才的年輕將領。
元憲宗蒙哥六年(1256年),張弘範長七尺。當時男子年都有蓄須的風尚。張弘範長須拂。
不僅是騎能手,而且以善於馬槊(即古代的武長矛)。口才好,善於應對,詩歌也寫得有特。
......
元憲宗蒙哥六年(1256年),其兄張弘略任順天路總管,他赴蒙古大汗的駐地述職之後,張弘範被留下代理工作,這給他提供了展示其行政管理才能的絕好機會。
他決意要改革風氣,嚴格整頓紀綱。當時蒙古軍隊的紀律很差,他們所過之,百般擾。
張弘範認為:“國家應該是有法製的,應令行止,不允許有違法的行為。凡不遵守法度的,都要繩之以法。”
這樣,許多違反軍紀的蒙古兵都了分,不人挨了軍。從此以後,蒙古軍隊風清弊絕,耳目一新。
中統元年(1260年),忽必烈繼承蒙古汗位,改元中統。這時張弘範正是二十四歲,被任命為用局總管。
中統三年(1262年),山東軍閥之一的李璮起兵叛,張弘範跟從親王孛兒隻斤·合必赤前往濟南討伐李璮。忽必烈命令張和張弘範率兵二千迅速去大都(今北京)親自檢閱,並立即任命張弘範為行軍總管。
這個職務相當於一個縱隊司令。在平叛進軍中,他不避艱險,屢立奇功,為忽必烈很重的一個青年將領。
他嚴以律己,廉潔奉公,理日常工作,公平合理,信賞必罰。懷坦白,不懷報怨之心。
士兵有疾病,一定要親自去探視,照顧醫藥治療,不幸而逝世的,一定要把柩骨送回故鄉;上級有賞賜一定分給群眾;有軍功而未獲酬賞的,一定為之代請陳說,不得請求不止。
這些看來是很平常的行為,但發自心、持之以恒,在士兵中到很多人的戴和信賴,逐漸取得了很高的威。
李璮之被平息之後,蒙古朝廷認為李璮掌握地方的兵民之權,因而能夠為,所以商議罷免勢力較大的世侯的職,張弘範因此被罷。
.......
至元元年(1264年),張弘範的八哥張弘略調至京城充任宿衛(蒙語稱為怯薛,是為大汗流值宿守衛的衛軍,後來發展為元代僚階層的核心)。
忽必烈在張諸子中特別選拔出張弘範來代替張弘略的工作,把金虎符親自給他,正式任命他為順天路管民總管。
佩帶金虎符在當時是一種特殊榮譽,也是有特權的標誌。從此在朝廷青年貴族群中,為一個嶄頭角的新星。
至元二年(1265年),他又由順天府調任大名。
未上任之前,他改穿便服微行出訪,到各調查民間疾苦。發現了收租的吏們非法加派,群眾怨聲載道。
於是他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懲辦那些不法的倉吏。由於這些措施,很快就取得群眾的擁護。
那年又適逢大水,他沒有請示就決定免除了災區的全部租賦。管理財賦的部門認為他犯了“專擅之罪”,要給他以分。
為此,他請求赴大都直接向皇帝申訴。
見忽必烈後,忽必烈問他:“你有什麽要申訴的?”他說:“我以為國家把糧食存在小倉庫裏。不如存在大倉庫裏好。
老百姓因為遭了水災,納不上糧。如果一定要從農民口裏奪取糧食,政府的小倉庫當然會充實起來,但老百姓就會死絕了。等明年就會一粒糧也收不到!
首先要讓人民活下來,以後才會年年有收獲、家家有餘糧。農民有了餘糧,那不都是國家的糧食嗎?這就是我所說的大倉庫!”
忽必烈點頭稱讚,誇獎他懂得治國的大道理,就不再追究他的專擅之罪了。
......
至元十三年(1276年)正月,宋廷派遣宗室趙尹甫、趙吉甫攜傳國玉璽及降表赴元軍大本營乞和,降表中以伯、侄相稱,伯看了降表後,派遣張弘範、孟祺(元行省諮議)、程鵬飛等人帶著命令先臨安城,責備宋朝大臣背約失信之罪。
張弘範等終於說服了宋廷,取得南宋改稱臣仆,屈辱請降的表文。
三月,伯臨安,宋主趙㬎(恭帝)及全太後等均被押送至大都。
皇帝、皇太後雖然投降了,但人民並不都甘心作元朝的臣民,浙東一帶發生了叛。
按蒙古人的慣例,降而複叛,又殺了使臣,又焚燒了招降書,是要屠城的。
張弘範沒有執行蒙古人屠城的習慣法,隻殺了幾個為首的人,就了結了此案,保全了一城人的命。
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軍凱旋,張弘範也加進爵,被授予鎮國上將軍的軍階,任命為江東道宣使。這時張弘範四十一歲,已經是武職員中從二品大員了。
至元十五年(1278年)四月,文天祥、張世傑等擁立的小皇帝趙昰,被迫逃到廣州,趙昰病死於硐州島上(今廣東雷州灣上一島)。
為了堅持鬥爭,他們又擁立廣王趙昺於廣東新會海中崖山,改元祥興。元廷命張弘範為蒙古漢軍元帥,前去攻擊南宋流亡朝廷。
至元十六年(1279年)正月,元朝組織水軍,大舉進攻崖山。
二月,張弘範統率的元朝水軍抵達崖山後,曾派張世傑的外甥韓某,三次去張世傑軍中勸降,張世傑嚴辭拒絕了降。
張弘範做了四麵包圍的嚴部署,發了總攻。
他目的在消滅宋軍的有生力量,要一舉殲滅,不使其再散逸。二月初六日晨,用炮石、火箭作掩護,宋艦隊主力所在。
元軍跳上宋船後,短兵相戰,發揮北軍之所長,宋方潰不軍。張世傑衝出重圍,準備招集舊部,找尋趙宗室後裔再圖恢複。
元軍李恒的艦隊追至大洋,沒有追趕上,不幸遇大風浪,船翻之後全船的人都淹死在平章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