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宣布,戊辰武科第二場武技考核一刻鐘后開始,請參考武生憑手中牙牌到相應點考點準備。”
按照將才武科的設定,第二場的武技考核分為馬步箭及槍、刀、劍、戟、拳搏、擊刺等法;
所有參考武生都可以選擇最為拿手的一門武技來施展。
行軍打仗靠的是智慧和對全局的把握、調度,而且大規模的戰爭,則幾萬十數萬人,靠的的整齊劃一的軍陣沖鋒。
但并不是說,武技對將領來說沒有用,相反,無論是低級還是高級將領,武技很重要,特別是低級武。
高級將領也是低級武靠著軍功慢慢升上去的,沒有超強的武力如何積累軍功,能活到晉升嗎?
還有如沖陣、震懾、先登陷陣、突擊敵首、護衛主帥、執行特殊任務、突圍等等,沒有武力能行嗎?
“本次武科采用積分制度,積分第一名是為武狀元,依次類推,什麼是積分制,會在各項考核的時候宣布,咱們直接進正題。”
“武技考核,除馬技和箭外,其他可任選一門武技,分為演練和實戰兩部分,
演練則是考生演練自己平時所學的一套武技,實戰隨機挑選四名軍士對練。”
“大家看我手中這支特制的香,分為十個刻度,你們在對練時,打敗時,香燃燒一個刻度,獲得十分,
燃燒兩個刻度,獲得九分,以此類推……”
“而演練則是由軍九衛中的五名總旗計分,去掉最高和最低分,取平施(古代平均值的說法),演練和實戰兩項取平施。”
“而箭,以九斗弓為標準,每增加一斗增加一分,步八十步,
十支箭,中靶心得十分,靶心外一環得九分,依次類推,
最后取總分數一,加上弓重得分,記為總得分,上限十分。”
“諸位請據各自的兵選擇對應的考場。”
李邦華足足講了半刻鐘的時間,將對練時的注意事項講清楚,畢竟是考核,不是殺人。
李邦華宣布后,考生們輕笑,對付四個軍士,還不是手到擒來?
看著諸考生的輕視,李邦華輕微的搖了搖頭,待會有他們哭的時候。
所有負責考核的軍士,那都是從騰驤四衛和軍九衛中挑選出來的銳,而且配合默契,
想要贏了他們,估計得花一分心思。
一番準備之后,五十個考場同時進行考核。
一時間,大校場之上,人影翻飛、刀劍影閃爍,呼哈之聲不絕于耳。
而圍觀的百姓則是各自為自己喜歡的武生們加油著,呼喊聲響徹整個大校場。
崇禎站在觀禮臺上拿著一個千里眼(遠鏡的原型)在校場中掃視著。
“咦,這兩個人也是箭?”
掃視到箭考核的時候,崇禎看到了圍賽中領跑的那兩個蒙古的漢子。
在諸多的武技中,他最看重的是箭,因為箭遠攻,近的三五十步,遠的三百步都有可能,折算兩百米左右。
同時箭法也是最為難防備的。
兩軍對壘距離約為一箭之地,一百三十步,折算在八十到一百米左右。
若是有哪個猛將能開個三石弓,再來個箭無虛發,那妥妥的‘狙擊手’,
一箭干掉對方將領,對敵人的士氣是極大的打擊,對己方的士氣是個極大的提升。
“大伴,那兩個武生比試的時候提醒朕,朕要看看!”
不待王承恩回應,崇禎繼續通過千里眼觀看著比賽,各種奇形怪狀的冷兵的展示讓他大呼過癮。
“陛下,六號場地那個使大刀的武生,單以武力論是個猛將!”
“哦?”
崇禎順著孫傳庭指的方向看去,只見一名材拔的青年,雙手持著一柄大刀耍的虎虎生風。
但通過千里眼能清晰的看到此人在輕微的著氣。
“何以見得?”
“陛下,那名武生所使用的大刀估計超過百斤重了,足足演練了半刻鐘的時間。
若是實戰,那長刀只要沾到軍士上,非死即傷。
用演武械,有些吃虧了,不過拿個九分應該是可以的。”
“百斤重?”
這回到崇禎吃驚了。
別說雙臂掄起百斤重的大刀了,就算是扛百斤重的東西半刻鐘,那也累的夠嗆。
果然不出孫傳庭所料,只是幾個照面的功夫,這名武生就將一名軍士踹了出去。
隨即樸刀來了個力劈華山,與一名軍士手中長槍撞,巨大的力量直接將軍士得跪了下去。
而后看都不看一眼,轉樸刀橫削,與另一名軍士的長槍撞,軍士長刀手而出,而他自己的演武用的械樸刀碎裂。
武生扔掉樸刀,與最后一名軍士撞在一起,結果是不言而喻的。
整個比斗過程,干凈利落,沒有毫的猶豫。
過千里眼,崇禎看到計時的香只燃燒了一格,果然如孫傳庭預料一樣,得到了九分。
“彩,果然是一員猛將呀!”
崇禎大喜。
這種猛將,騎在馬上,以馬的沖擊力,加上武生的力量,一刀下去人馬俱裂,絕對是鼓舞士氣的大殺。
看著開心的崇禎,孫傳庭道:“陛下,不止六號場地的,三十三號場地也有一名武生,使用的也是大刀,估計也是過百斤重了。”
“大伴,派人去問問況!”
只是片刻的功夫,派去的人回來了:“陛下,據兵部登記信息顯示,六號場武生王來聘,兵是樸刀,重一百零八斤,
三十三號場武生徐彥琦,兵是麻札刀,重一百零二斤。”
“王來聘?”
孫傳庭輕笑:“這人是真會取名字,也會應景,君王前來禮聘,
陛下又求賢若,銳意重武,結果他就來了,
就沖這個名字,他不中個前三甲都對不起這個名字。”
崇禎有些無語,古人心眼咋這麼多?一個名字還能這麼解釋嗎?
但下一刻他就怔住了,輕聲重復了一遍“君王前來禮聘?”
這一句話他似曾相識,勾起了他腦海中深層的記憶,他記起來這個人了。
為什麼會記住這個人呢?
因為他是大明兩百多年第一個來真正意義上的武狀元,也是大明唯一一個武狀元,
其他時期的武科并沒有殿試,第一名自然也稱不上武狀元了。
而且他的名字很特殊,王來聘,可以解讀為君王前來禮聘,當年考完后,果然得了第一名,崇禎欽點為武狀元。
不知道歷史會不會重走軌跡,他會不會為武狀元。
“陛下,到那兩名蒙古勇士比試箭了!”
陰差陽錯,誤入大唐。 這裡有豐神如玉的李淳風,亦有那悶騷腹黑的袁天罡。 這裡有婉媚無雙的小高陽,亦有那豆蔻十三的武媚娘。 既來之,則安之,且看搖頭擺尾穿越而來的李魚郎,一恩、一仇、一情、一夢、一信一諾間,如何嬉鬧貞觀,玩轉大唐!!!
意外穿越到古代,從棺材中爬出。 有人要搶我老婆?家中無存糧?得罪了山賊? 這是個內憂外患的朝代,強人落草為寇,殺人放火,平民餓死街頭,遵從法紀。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張青楓以印刷術崛起,運用現代化的知識安身立命……
隱名埋姓在大漠搞科研卻接到了女兒的電話……無雙國士從大漠回歸這一刻,他勢必要攪動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