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第174章 武生的腦洞大開,宣府出事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第174章 武生的腦洞大開,宣府出事

“武技、營陣就不說了,一目了然。”

“兵法,你覺得你默寫出來了,可字對嗎?一字之差,意思可就天差地別了,你覺得能給你分嗎?

若是覺得有問題的,盡可到兵部去查詢。”

“再說說策問。”

李邦華說到這里,沉默了片刻,隨即提高了聲音:“不是本說你們,你們都看看自己寫的都是什麼玩意。”

全場百姓都愣住了,這是一位朝廷重臣該說的話嗎?

我們寫的就算是差,但你也不能這麼侮辱我們吧!

落榜的武生們憤怒了起來,拳頭握,恨不得沖上來將李邦華按在地上捶一頓。

哼!

鏗!

王來聘冷哼一聲,將手中長刀往地下一頓,霸氣側的盯著眾人:“安靜,聽李大人繼續說!”

“將軍之事,靜以優,正以治。”

“主不可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

李邦華慢悠悠的念了兩句,而后看著眾人:“是不是覺得很耳?”

“沒錯,這就是兵法一項中的某一段的考題,你們中大部分都答對了,但你們做到了嗎?

說了一句話,你們就群激憤,就想沖上來朝著本手,

以后在軍中豈不是因為下屬和敵人一句話,你們就要攻擊?”

武進士們則是面沉思之,落榜武生們面再次沉了下來。

隨后一名落榜武生高聲道:“李大人,這是我們修養不夠,但和策問有什麼關系?”

Advertisement

“關系大了去了!”

李邦華淡淡道:“本就不點名了,就舉幾個例子,你們聽聽。”

“有個考生說,和建奴和親,嫁個公主給皇太極,但這個公主是帶著任務去的,

等以后生了兒子從小教導他,讓他知道自己是大明的脈,等長大了繼承王位,率建奴歸降大明,兵不刃

虧你們想的出來,太祖定下的祖制,大明永不和親你們不知道嗎?就憑你這個主意,本就能將你拉出去砍了。”

“還有考生說,紅夷大炮威力大,轟死了努爾哈赤,讓朝廷鑄一萬門大炮,萬炮齊發,將建奴都城盛京轟渣渣。

方法是好,你能想到朝廷想不到嗎?

幾千萬兩白銀,你給嗎?

一門大炮幾千斤,怎麼運到盛京城外?

能運到盛京城外那就說明大明的軍隊已經很能打了,還要大炮做什麼?

寫策問,只顧頭不顧尾,錄取你才怪了。”

“還有說打造一支強大無比的軍隊,戰不勝收攻無不克,這個聽起來比較靠譜,

但你通篇大論,夸夸而談,沒有一點實際的方法,打仗靠打嗎?”

……

“諸如此類的,還有很多,要麼空談沒有方法,要麼離譜到家,要麼老生常談,

看看大明日報上的評分標準,審議立意、文章結構、案例分析典型、論證思路,你們缺了哪些?”

“你們也不要懷疑評分的不公平,老夫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們,本次武科的評卷可以說是我大明最嚴格的,

Advertisement

每一場都是五個人評判試卷打分,誰也不知道其他評卷人打的分,

誤差超過五分都得說出個所以然來,想故意包庇或者惡意打,簡直就不存在。”

“都散了吧,回去好好想想!”

李邦華說完轉朝著承天門而去,轉的瞬間,就咧笑了起來。

爽,真爽,從來沒有這麼爽過。

待李邦華的影消失在了承天門后,廣場上眾人瞬間炸開了鍋。

“真是離譜呀,要不是李大人說,我都不知道這些武生腦子這麼奇特,真是匹夫之勇。”

“哼,寫和親的那個,簡直就是其心可誅,我大明多年,發生了數次危機,可從未和過親,

要是讓老頭子知道是誰寫的,老頭子非……罵死他!”

“那個用大明軍士換建奴騎兵的武生也是該死,不把普通軍士的命放在眼中,

調一百萬軍士和建奴對拼,十個換一個,虧他想的出來,腦子真是有問題。”

“還好沒有被錄取,不然我大明無數將士都要遭殃了。”

“哼,慈不掌兵善不掌權,若是能用百萬普通將士將建奴十萬騎兵給換沒了,倒也劃算,現在這種戰就是添油戰。”

“說點能聽懂的,啥添油戰?”

“油燈你點過吧,只要加油,除非燈捻壞了,他就能一直燒,

我們軍士的戰力本就比建奴差,至四比一到五比一才有優勢,可我們每次都不到三比一,

Advertisement

不管我們幾路大軍,人家就專打一路,集中力量殲滅我們,

消滅一部分,我們又補充一部分,到最后都是死,不如集中大軍,一次碾過去,

這位武生的方法是好,但問題是調度和銀子的問題無法解決。”

“那錦寧防線消耗那麼多錢,豈不是可以……”

“可以個錘子,沒這條防線,建奴早就打過來了,此一時彼一時。”

……

在激烈的爭論中,圍觀群眾開始慢慢散去,而后在全城范圍討論著。

廣場上,眾多武進士相互道賀著,人生一大喜事。

“王兄,恭喜呀,大明第一個武狀元,注定要名垂青史的!”

“王兄,這柄長刀可否讓我等試一試,也沾一下前輩的榮?”

“王兄,這等喜事,你可得請客!”

……

眾人都不傻,武技考核滿分,兵法和策問考的也都是最高的,這就說明王來聘是位文武全才。

只要不出意外,半年后考核結束就是三品的指揮使,未來的總兵。

他們說不定以后就在王來聘帳下聽用,這個時候不打好關系更待何時?

武進士們聯絡著,而此刻的東暖閣閣和六部尚書都在,卻個個臉嚴肅。

在承天門廣場雖然皇帝表很平淡,但此刻心絕對的憤怒之極。

詔書都能被延期,這是對皇權的絕對藐視。

搞不好,從一省的布政使到地方知縣等,估計都要殺一片,才能平息了皇帝的怒火。

既是為了朝廷的威嚴,更是震懾其他邊疆大吏。

“陛下,武科后續事宜已經理妥當了,只待明日進宮謝恩和拜武廟,狀元游街后,武科就結束了!”

“李卿辛苦!”

從進東暖閣一直未出聲的崇禎點了點頭。

隨后沉聲道:“宣府總兵王承胤貪贓枉法,縱容家丁欺男霸市,軍紀渙散,該如何置?”

“這是錦衛查到的罪證,諸位看看吧!”

眾人有些懵,腦子沒有轉過彎來。

現在不是應該理詔書被延期的事嗎?怎麼就扯到宣府總兵頭上去了?

來不及多想,王承恩已經把錦衛查到的折子遞了過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