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不可,臣愿意親自去一趟宣府,以臣的威,料也不會出問題!”
“陛下,此等事雖然麻煩,還不至于讓您親自去,臣不才,愿前去理。”
“臣請陛下降旨,允許臣親率兩衛軍前往,協助滿桂坐鎮宣府!”
“陛下,快馬傳信給英國公,讓他前去理,他是武將之首,第一公爵,分量絕對足夠了。”
……
眾人懵過后,開始苦口婆心的勸諫,反正就是不讓去。
聽著眾臣的勸諫,崇禎了太,滿是無奈:“朕巡視西北有幾件事,第一、查看一下西北的幾個邊鎮的況,
第二,到陜西看看大災和救助、以及各種以賑代工的各項措施進行的怎麼樣了,
第三,西安府土地清丈差不多了,準備售賣了,朕想去看看,如果有問題也能及時調整,免得來回傳信,耽誤了春耕的時間,
既然宣府出了這種事,那第一站先去宣府好了,理了王承胤的事后,再去西安。
朕意已決,不再更改!”
眾人臉頓時苦了下來。
這位新帝雖然年紀不大,登基時間不長,平時凡事都好商量,聽的進去大臣的建議。
但他一定決定的事絕無更改的。
崇禎說了三項理由只是順帶,其實最主要的就是去太原坐鎮,理八大晉商的事,這事牽扯太大了。
“閣擬旨,調滿桂回來朝覲考察。”
“臣遵旨!”
這會兒,孫承宗也只能回應了。
見孫承宗回應后,崇禎繼續道:“既然說到這里,那就提前做些安排。”
“朕去西北巡視期間,韓癀、侯徇隨朕一同前往,理行轅事宜,
孫承宗帶領閣、六部九卿坐鎮北京城,理所有事務,
所有奏章按原流程走,不必經過朕,遇有不決之事可六百里加急送給朕。
司禮監和閣批復的折子統一存放在乾清宮,以待朕回來查。
孫傳庭統帥軍,負責北京城安全,秦良玉的白桿兵負責協助!
另,監察周邊衛所、軍鎮調況。
李邦華帶領軍紀監察部負責監察兩軍調況!
督察院除留守史外,其余史全部跟朕一起去巡視,理沿途百姓攔截輿告狀之事。”
“臣等領旨!”
待眾臣領旨后,崇禎看向韓癀:“韓卿,朕巡視時有幾點你要注意,
其一、簡約儀從,鹵簿不設,不屋廬,扈從不得超過兩百人,
其二、嚴令各省州縣員借口修理行宮,供備,并建造書碑亭等項名,
其三、不得讓沿途百姓遷移遠避,夾道跪迎,橫行生事擾民,
其四、巡幸需用草豆木炭食,由帑出銀,當地衙門照時價采買供給,違者軍法從事!”
“臣明白!”
“行了,都去忙吧!”
眾人行禮后正準備離去,督察院左都史張廷沉聲道:“陛下,詔書延期之事?”
“朕不是說了理方法了嗎?”
張廷登聽完了張了張,想問什麼,但最終還是忍住了。
“孫傳庭和秦良玉留下,其他人都去忙吧,朕巡視之事不得!”
眾臣行禮之后慢慢的退出東暖閣。
他們也知道,皇帝留下兩人肯定是安排巡視護衛的事。
他們雖然是閣六部,但這種機之事也不是他們能知道的。
軍九衛、騰驤四衛到底有多人,戰力怎麼樣、配置怎麼樣,這些對他們都是個迷,不能問也不敢問。
看著兩人,崇禎沉思了片刻:“孫卿,北京城的安全就給你了,擔子不輕,你行事千萬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孫傳庭重重的點了點頭。
崇禎繼續道:“忠貞侯,此次朕巡視西北,護衛之責就給你了,山西、陜西山多地勢奇特,這是白桿兵的主戰場,你調兩千白桿兵隨行。”
秦良玉聽完后,面帶憂:“陛下,是不是了些?”
“朕會讓騰驤右衛隨行,加上白桿兵就差不多了,人數多了,行軍就慢了很多,耽誤時間。”
聽到騰驤右衛也一起,兩人松了口氣。
騰驤四衛時常和軍九衛、白桿兵演武,戰力絕對是可以的。
此次巡視是大明腹地之中,周邊有宣府、大同鎮、山西鎮(太原鎮)、延綏鎮(榆林鎮)、固原鎮(陜西鎮),陳兵數十萬。
沿途還有那麼多衛所,敵人不可能一下子打進來,只要固守,援軍隨時都能到。
又代了一番之后,兩人才離去,準備護衛的事。
崇禎則是陷了沉思之中,北京城的事都安排好了,閣和司禮監相互鉗制,
還有孫傳庭的軍,不用擔心搞事,現在就是安排護衛的事。
沉思了一會兒之后,又道:“大伴,勇士營現在在哪里?”
“回陛下,勇士營三日前傳信回來,在潼關休整七日,隨后準備進陜西境,從陜西境返回京城。”
“傳令給曹變蛟,讓他率勇士營到大同等朕。”
“奴婢遵旨!”
等王承恩退出東暖閣后,崇禎又召見了錦衛指揮使李若漣、東廠提督曹化淳,安排兩人在自己離京后的任務。
無非就是監視閣、六部九卿等等,這和信任不信任沒關系,是必須的。
等一切安排妥當后,崇禎才松了口氣。
如果全國衛所都整頓完了,他哪里用的著這麼麻煩,輕裝簡行百十來號人、甚至幾十號人就行了。
估計得把建奴給橫推了,這種目標才可能實現。
到了下午的時候,給滿桂的圣旨就擬好了,崇禎看過沒問題后,加蓋印璽,三百里加急朝著寧遠而去。
雖然西北巡視的事安排好了,但崇禎反而更忙了。
第二天,武進士進宮謝恩、拜武廟、狀元游街、然后賜宴等等,忙完這些之后,武科才圓滿的結束。
接下來的時間,閣六部九卿都忙的起飛,都想在皇帝巡視之前,將屬于各部的五年計劃給定下來。
各部下屬的吏都以為自家老大被皇帝給怒罵了,也是玩命的干活。
北京城忙碌著,而千里之外、大明最前線的寧遠城則是充滿著肅殺之氣。
此刻的城頭之上,一名材和相貌皆是普通,皮略黑,穿金的山文甲,頭戴翅抹額盔、左手按劍的將領雙眼凝視著遠方,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后則是七八名著類似盔甲的將領。
城中到都是來回巡邏的軍士,城外則是挖著壕的民夫,這些壕就是阻擋、遲緩建奴攻擊鋒芒之用的。
照下,一副軍、民祥和的氣象。
可這副祥和氣象并沒有持續多久,就被一道聲音給打破了。
史上最慘的造反。 看著僅有的兩個手下,楊玄覺得這個造反是不是有些兒戲。 “郎君,不是造反。是……討逆!”怡娘認真的道:“郎君才是正朔,如今長安城中的是偽帝。” 直至某一天,楊玄打開了那個來自於千年後的神奇捲軸。 原來造反,不,原來討逆真的不是事啊!
【推薦寧兒新文——《寧王妃》:】 云府千金膽小懦弱,金鑾殿上的一場退婚,讓她撞柱身亡…… 再次睜眸,眼底怯懦褪去,寒光乍現,讓人望而生畏,緩步踏進血跡斑斑的大殿,清冷微寒的嗓音緩緩響起“那就隨了辰王的愿!” 人人都道是,云府千金歷經坎坷性情大變,殊不知,這同一具身體內住著的是不同的靈魂…… 陌生的環境、各懷鬼胎的眾人、陰謀不斷的家事、紛爭連起的政事,通通狀似無意的襲向養在深閨的她…… 奈何,她已不是以前的軟柿子,輕笑間卻已是掀起了血雨腥風…… 本文宅斗+宮斗+女強,總之不離一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