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第177章 圣旨入遼東,袁崇煥的驚懼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第177章 圣旨入遼東,袁崇煥的驚懼

“督師大人,北京城來人了,請您和滿總兵立刻回去接旨!”

“傳圣旨?本督和滿桂?”

穿金的山文甲的男子聲音中有些錯愕,隨即又把目看向了一邊的滿桂,眼中也滿是疑

沒錯,城墻之上就是薊遼督師,遼東重鎮的統帥袁崇煥,后這群人就是副將左輔、參將祖大壽、趙率教等人。

“諸位,隨本督回督師府接旨!”

袁崇煥說完便帶頭朝著城下走去,后眾將也跟著下了城墻,直奔城中薊遼督師府。

站在薊遼督師府大堂中央的翰林承旨吳哲看見袁崇煥等人進來,立刻道:“薊遼督師袁崇煥、總兵滿桂接旨!”

“臣袁崇煥、滿桂,攜麾下眾將接旨!”

袁崇煥等人盔甲在,只是單膝跪地,朝著圣旨行禮。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求治在親軍之將端重循良,教忠勵資……薊遼督師袁崇煥……嘉茲報政,用顯揚之志,畀以殊榮!

制約:寧遠總兵滿桂,勇而廉,然起自行伍,不解文墨……著滿桂攜麾下副將回京朝覲考察,即刻與傳旨之人回京,不得有誤!”

圣旨兩部分,前后反差明顯。

給袁崇煥的是表彰其功勞的,缺什麼就提前說,能送來的全力滿足。

還說火研究院在加研發紅夷大炮,預計未來一年送一百門過來,讓他不可貪功冒進,守好寧遠城就行了。

Advertisement

另外就是告訴他,建奴在搞減兵增灶之法,讓他們小心防范。

而滿桂的則也表彰的勇猛,隨后又讓他帶著參將回京述職。

這就讓眾人不著頭腦了,朝覲是考察他們的政績并進行全面評價,不一定是壞事,但大部分結局不太好。

特別是即刻回去,這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在袁崇煥的示意下,何可綱低聲道:“這位大人,朝中發生什麼事了?”

“朝中大事,哪里是下這種級別能知道的,下只是負責傳旨,因為什麼真不知道。”

翰林承旨吳哲苦笑了一聲,隨后看著臉有些沉不定的滿桂:“滿總兵,你需要收拾行李嗎?咱們可以等一個時辰的。”

“稍等片刻,我去去就來!”

被驚醒的滿桂說完又朝著袁崇煥抱拳:“督師,末將召回去,末將營中之事您也清楚,就不做接了,

此去前途福禍未知,可惜不能親自滅掉建奴,若是能回來,末將再追隨督師上陣殺建奴,告辭!”

“此去保重!”

袁崇煥淡淡的說了一句,眾將也朝著滿桂抱拳,眼中滿是唏噓之意。

一邊的趙率教:“督師,末將想送送滿總兵,請督師允許!”

“去吧!想去的都可以去!”

但大堂除了趙率教外,其余人等都沒有

Advertisement

等趙率教的影離開大堂,大堂原本還一臉唏噓之的眾將瞬間由轉晴。

“督師,滿桂一直與您不合,這回被召回去,恐怕革職是最輕的了!”

“總算是被調走了,仗著軍功總是與督師對著干,看來陛下還是最信任督師的!”

“現在就只剩下趙率教一個外地將領了,就算是有意見,那也只能聽著了。”

“太好了,馬上就要送一百門大炮來了,十幾門都能將建奴打的抱頭鼠竄,

一百門,我們能將戰線直接推到錦州去,甚至直接推到盛京城外!”

“督師,收復遼東指日可待,這是不世功業,封侯拜相了!”

……

大堂眾將的談話容若是被崇禎聽見,估計要氣的暴跳如雷了。

遼東將門和遼東本土將領,軍閥勢力已經形了。

袁崇煥沉思了一下:“大壽,滿桂調離,他麾下人馬你去接收,負責鎮守寧遠。

近來建奴調防頻繁,且和草原諸部多有聯絡,可能有大作,

你們必須得小心防備,未得本督師命令,不得出戰戰!”

“末將領命!”

祖大壽領了軍令后,猶豫了一下:“督師,前段時間,建奴在城中散布了許多的謠言,

您要不要上個折子,和陛下澄清一下,免得滿桂回朝后借以攻訐您?”

“不用,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本督師沒做過為何要澄清?

Advertisement

陛下自登基做了這麼多事,足可見不是昏庸之輩,這種謠言不攻自破。”

“那皮島的文龍呢?聽說皇太極也派人聯系他了,還送了很多的大禮,萬一文龍被策反?”

“據消息傳來,說是朝廷讓畢自嚴在山東籌糧,準備運送皮島,估計就這段時間就能到了。”

“朝廷也真是,咱們這里都沒有滿足,還給這個土匪頭子,陛下真是……”

“慎言!陛下豈是我等可以談論的?再有下次,軍法從事!”

聽見文龍的事,袁崇煥眼中殺意一閃而過。

隨即眉頭皺了皺,沉聲道:“按照預定部署,都去準備吧,切不可掉以輕心。”

眾將走后,大堂安靜了下來,袁崇煥的心卻是定不下來。

他想到了城中謠言,想到了皇太極派人送來的信,想到了寧遠城、山海關、文龍……

他現在有些不清楚皇帝的態度了,他和滿桂、趙率教不合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他在天啟六年還上奏疏請求調走滿桂,朝廷也同意了。

按理說登基后立即啟用他,還加封了一大串的頭銜,名副其實的薊遼第一人,要調滿桂早就調了,怎麼在這節骨眼調走了?

而且山海關那里竟然還將英國公調了過去擔任薊遼經略,這就更讓他想不通了。

看似是提調關一切事務,保障整個關寧防線的一切資。

而且英國公來了一段時間確實做的不錯,配合也好,也沒有拿份來他。

但這種保障卻是讓他始終心中有些心驚。

這種保障寧愿不要,因為一旦英國公對他有想法,切斷補給,他這七八萬將士就了無本之木。

一旦發生了變化,以英國公的地位和新任的職,他這個薊遼督師的命令,人家還真不一定會搭理他。

到底是防備他和遼東將士,還是防備建奴?或者防文龍?或者真是想保障寧遠前線?

他一時半會搞不清楚。

但怎麼看都是一種震懾。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