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第214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第214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陛下,晉王和晉王的家眷都死了!”

“死了?”

還沒有坐熱的崇禎聽見這個消息驚的瞬間站了起來,急促道:“怎麼死的?”

李若漣將事經過和猜測描述了一遍,隨后又拿出用皮包著的晉王的信。

崇禎準備接的時候,李若漣連忙道:“陛下,鑒于晉王的死,臣覺得陛下還是不要接這封信的好,臣代為打開!”

聽李若漣這麼說,崇禎出手的停在了半空中,然后點了點頭。

李若漣將信放在了桌子上,用匕首劃開信封,慢慢的挑出里面的信,最后平鋪在桌面上。

“念!”

“陛下,臣所犯誅九族的大罪,雖貴為藩王也難逃一死,臣有幾句話送給陛下,

蒙古諸部和建奴為何會壯大,以至于敢對我大明手?真的是我們販賣違品給了他們支持嗎?

不是,究其原因,還是大明自出了問題,

神宗近三十年不上朝,宗在位僅一月,三案構爭,黨禍益熾,貪圖,無才、無德、無骨氣;

熹宗好木工,委太阿于逆閹,煬灶于姆,天下至崩壞而不可收拾,

三帝如此,大明百姓對大明還有希嗎?失了民心,這大明就算是完了。

臣乃一階藩王,大明對藩王的態度,您是最清楚的,臣只能通過自己的方式來做些準備,

陛下信也好,不信也罷,反正臣已經死了,哪管得了后的事,

Advertisement

惟愿陛下能廣開言路……”

中堂安靜了下來,崇禎背負雙手,面平淡,心卻是有些起伏的。

這封信算是死前的勸諫了,也對大明整個局勢看的很徹。

從晉王一系列的作來看,晉王是一個頗為復雜的人。

從分析蒙古諸部和大明局勢來看,有著卓越的戰略眼和大局觀,懂忍、城府極深,果敢!

從曹變蛟的匯報來看,練兵也是頗有一套的。

此等人,若是生在普通百姓或者士紳家中,未必能就一番功名。

如果用的好,或許也是自己的一大助力,為歷史上雍正和怡親王胤祥一樣配合的存在。

可惜他生在了這個將藩王當豬樣的帝王朱家。

或許以后藩王策略可以采用歷史上滿清康熙之后的策略。

當然怎麼作中間還有很多制度需要設計,現在談起來還是有些早的。

不管晉王這封信所說真假,都沒有意義了,死都死了還有什麼好說的。

只能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李若漣,將朱求桂和家眷合葬在太原東山晉王墓外圍吧!同時清查晉王府家產!”

“至于晉王府其他人和下轄的宗室,通知督察院和刑部派人前來,協同錦衛徹查,按大明律置!”

“先把八家拉去游街吧,明日午時行刑!”

李若漣應聲后離去。

小半個時辰后,龐大的囚車車隊在太原城了起來。

“經錦衛徹查,介休范家、大同靳家……等八大家族,私通建奴和蒙古諸部,販賣朝廷資長達數年,對罪證供認不諱,

Advertisement

陛下有旨,九族皆抄家,誅八家三族全族,誅其余六族嫡系,余者由督察院、大理寺、錦衛徹查……;

晉王朱求桂為八家提供保護,并豢養私兵數千,意圖謀反,今已畏罪自殺,陛下有旨,對晉王府……按大明律置!”

幾名錦衛騎著快馬在太原城各街道高喝著,后的錦衛則是每隔一段距離就張一張告示。

剛剛進城的那隊百十余輛的汽囚車車隊也開始在太原城游街。

百姓聞聲,先是錯愕和不敢置信,隨即議論聲響徹整個太原城,群激憤了起來。

“狗日的,我以為是得罪了陛下,沒想到竟然是賣國。”

“我就說呢,這八家起步時間也不是太早,怎麼就在這麼短的時間積累了這麼龐大的財富,原來是走私,這就不奇怪了!”

“虧我還以他們為斗的目標,現在想想簡直就是恥辱!”

“晉王府也參與了走私?這怎麼可能?晉王府雖然也有惡人,但總的來說口碑還不錯。”

“對呀,晉王府這些年沒修路鋪橋!這、這……怎麼會參與走私,會不會弄錯了?”

“你這話的意思是陛下故意以此為借口搞晉王?”

“草泥馬,你特麼的會不會好好說話,我跟你有什麼仇什麼怨,你這麼說要害死我全家的!老子就是死也要拉你墊背!”

“哼,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隔肚皮,老話說的好,花草要看人要看心!”

Advertisement

“這很好理解的,沒有大惡事,修橋鋪路,幫助鄰里,為的是什麼?

就是贏的一個好的口碑,讓我們以為他是賢王,會為百姓著想。

有朝一日起兵造反,有這個口碑,那響應者云集呀!”

“嗯,你這麼解釋似乎很有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

“叛國、謀逆這等大罪,陛下都沒有誅九族,簡直是太仁慈了了!”

……

看著長長的囚車隊伍,百姓們議論紛紛,隨后又上演了靳家在大同城游街的那一幕。

足足一兩個時辰的時間,囚車隊伍才圍著太原城的街道轉了一遍。

第二天午時的時候,一百多輛囚車推到了太原城南城門外。

之所以選擇在這里斬殺,是侯徇的建議。

侯徇說太原城是不規則的城垣,曲線形的街型,高低錯落的建筑,恰似展翅高飛的凰在空中翱翔。

凰主火,星位在南,南門則是,是火氣聚集之地。

數千人死亡產生怨氣,借南門的火氣破解。

當時崇禎聽見這種說法時,若不是場合不對,差點都要笑出來了。

不過也能理解,畢竟是封建社會,這種風水迷信還是很重的。

為啥砍頭都在菜市口,就是借助龐大的活人氣來鎮

此刻的南門外聚集了太原城近一半的百姓,為了能看到叛國賊被行刑的場景,百姓們各種手段都用上了。

帶著凳子、桌子、踩高蹺、人架人、甚至現場搭架子,場景那一個奇葩。

“諸位父老鄉親們,在這種場合和大家見面是沒辦法的事!”

崇禎站在臨時搭好的臺子上,看著圍觀的百姓們聲音很是平淡的說了一句,經過人傳話筒傳了出去。

“今天就一個事,就是斬殺叛國者,他們的罪行已經由錦衛徹查清楚了!

朕并非嗜殺之人,可對待叛國者,朕是零容忍的,膽敢叛國,殺無赦!”

“不殺他們,對不起遼東戰死的數十萬戰士。”

崇禎的聲音很平淡,沒有毫的憤怒,事既然已經發生了,再生氣也于事無補。

“帶范永斗、靳良玉等人上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