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第215章 八大蝗商,八種死法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第215章 八大蝗商,八種死法

“這八人,諸位父老鄉親應該不陌生吧!”

“沒錯,就是山西有名的富商范永斗等人,與其說富商,不如蝗商,蝗蟲的煌,

他們猶如蝗蟲過境,啃食著大明的骨髓!”

“昨天朕告訴他們了,怎麼死取決于他們的運氣,

這箱子中有錦衛詔獄的十八種死法,他們八人的兒子中哪種,就用哪種方法行刑。”

崇禎說完,不僅圍觀的百姓愣住了,隨后滿是不忍之

這種選擇太過于殘忍了,死前,還要遭這種心理上的折磨。

而侯徇等人卻是臉冷漠,沒有誅九族的震懾,那就只能用這種手段警告世人,

讓他們知道私通外敵和叛國的下場。

而站在范永斗等人后一直不明所以兒子們,則是臉巨變,

千想萬想都沒有想到會讓他們做這種事,痛哭流涕了起來,遲遲不手。

“再不手,我就替你選擇,我抓到幾個,那就幾個刑法一起!”

聽負責的錦衛這麼一說,范永斗兒子范世杰只能哆嗦著將手進了箱子中。

等他出手后,錦衛一把搶過范世杰手中的小木塊,冷冷的高喝道:“范永斗,車裂!”

有了第一個,就有第二個、第三……

“靳良玉,凌遲!”

“田生蘭……”

……

吃了半刻鐘的時間,八人終于有了各自的死法。

“開始吧!”

話音剛落,五兩雙馬馬車進廣場,錦衛立刻上前將范永斗的頭和四肢套在了拴在馬車末端的繩子上。

Advertisement

……

五馬分尸,場面極度的腥,腥味傳出數十丈之外。

一個個極刑的施展,宛如修羅地獄。

等八人死后,隨后又砍了一批百余人,就將圍觀的百姓就被驅散了。

讓百姓看行刑,是為了震懾,而不是讓百姓們麻木不仁。

沒有了百姓的存在,行刑速度快了很多,本著不浪費的想法,行刑的都是騰驤四衛的軍士,見見

隨后將近千人的尸首分了幾堆,一把火燒了個干凈。

至此,太原城該被斬殺的人全都伏誅了。

可八大蝗商的事并沒有到此結束,整個利益鏈條上僅靠晉王和王承胤是不行的。

肯定還有很多的從犯,否則龐大的資運送早就暴了。

行轅的中堂,侯徇、秦良玉、李若漣等等齊聚,結束將目看向了首座上的崇禎。

“李若漣,說說這段時間從八家口供中匯總的信息。”

“陛下,據八家的口供和晉王留下的賬冊來看,大同巡、大同總兵、宣大總督、及鎮守各路的守備、參將等人都或多或的參與了,

其中以大同巡和總兵最為嚴重。

山西有一大半的吏和八家、晉王有牽連,表現在行賄、吃拿卡要、利益共等等。”

“太原這邊沒問題?”

“太原鎮總兵駐扎在偏關,離太原近七百里路,關外是鄂爾多斯,這條路不好走且繞道去張家口就太遠了,不合算。

Advertisement

二是太原鎮總兵謝志良是兩世將門之后,未弱冠便投筆從戎,拜在名將蔡燕子門下,屢立戰功,

朝廷敕封為靖粵伯,對大明是極其忠誠的,且嫉惡如仇,

他們應該是不敢找的,否則以謝志良的秉,早就將這群人給抓起來了。”

“臣不敢大意,也讓錦衛去調查過,的確沒有查到與八家有關系。”

崇禎聽完李若漣的解釋,才恍然大悟,中間還有這麼一茬子,也算是個安了。

這要是太原也出問題了,那他才頭疼呢。

“大同代王、潞州沈王呢?”

“目前沒有證據表明代王、沈王參與了八家的販賣違資的事中來,

但其他問題也不,諸如私開礦山,販賣鹽茶、勾結商等等。”

崇禎聞言,有些失,山西目前就三個藩王,晉王和代王、沈王。

如今晉王自殺了,下面的宗室估計也不好過,如果代王和沈王也參與了,那就能一起干掉,山西就大定了。

不過也沒關系,等西安府土地出售的事傳開凝聚了民意大刀,就看藩王接不接的住了。

“諸位,朕徹查大同總兵和巡,諸位可有合適人選?”

眾人沒有說話,而是直接看向了兵部尚書侯徇,這算是兵部的事了。

侯徇沒有立刻回應,而是沉思了片刻后才抬起了頭:“陛下,大同總兵人選,臣有三位人選推薦。

第一位,前宣府兵黑云龍,世襲他父親的宣府前衛指揮僉事,先后升游擊職銜、管獨石參將事、葛峪堡參將,

Advertisement

天啟七年七月升為宣府總兵,但因為有段時間和閹黨的張春、紀用關系不錯,

陛下登基鏟除閹黨的時候,被革職在家,論能力和資歷,他是比較符合的。”

崇禎點了點,黑云龍他是知道的,就是因為這個姓氏太過于特別。

其次是在崇禎二年隨滿桂進京勤王,滿桂戰死,黑云龍被俘,隨后逃了回來,復原職,

再后面與建奴、起義軍的作戰中很是勇猛,但后來被宣府被李自攻破了,他與兩個兒子戰死。

“第二位人選呢?”

“前薊鎮西協參將孫祖壽!”

“孫祖壽?”

周遇吉詫異的說了一聲:“侯大人,是不是那位違抗軍令,也要去增援,雖有大功但依舊被罷免的孫祖壽?”

“對,就是他!”

侯徇沉聲道:“孫祖壽治軍有方,造福一方百姓,但因為守正不阿,不會阿諛奉承,八年未得升遷,

后來孫閣老到邊關視察知道了此人,任命為西協參將,駐守遵化。

天啟七年,奉命增援增援寧錦經略使,巡高第中途傳箭令其回防,他卻是將令箭折斷繼續增援,

解圍后到褒獎,但因為得罪高第被罷職了。

此人是文韜武略的全才,清正廉潔,極為自律,治軍、練兵、理政務都極為有才干,而且自也很能打,

如果不是沒有擔任過副總兵,他絕對是所有總兵中最合適的人選。”

聽著侯徇的描述,崇禎眉頭輕皺,若不是他知道侯徇為人,他都以為侯徇是在為某個人走后門的。

孫祖壽這個名字他聽起來耳,但實在是想不起來。

不過既然侯徇推薦,周遇吉也聽過,那此人也絕對是位人才。

“第三位則是遼東錦州副總兵、都督同知趙率教,這位陛下應該有所了解的!”

崇禎手指有規律的敲打著桌子,在思忖著誰更合適。

說實話,大明九邊十一鎮的總兵,除了他親自任命的滿桂外,其他人他都不怎麼相信。

實在是九邊的兵政的糜爛讓他相信不起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