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第227章 耕地瞞報,觸目驚心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第227章 耕地瞞報,觸目驚心

“陛下,臣先匯報陜西賑災事宜!”

袁可立沖著崇禎行禮之后,臉立刻嚴肅了下來:“陛下,陜西大災范圍共計三十余縣,遍及西安、翔兩府,

截止到去年底,總災人數為九十三萬余人,現存八十五萬余人,死亡……八萬余人,

直接死者九,剩余一為爭搶、民變等等造

按照推測,如果大災剛起時就能上報朝廷,立刻賑災,估計死亡人數會只有現在的兩左右。”

聽著災和死人數,崇禎眼中殺意大增。

這會兒才想起來,似乎當時的閣首輔黃立極這會兒還在詔獄呢,都把這貨給忙忘了。

不過他很想告訴袁可立,即便是當時沒有三邊總督和陜西巡瞞,朝廷也不可能立刻賑災,因為朝廷也是有心無力。

歷史上對白水明便和大災的救治,生生的拖延到了崇禎元年六七月份,而且只撥給了二三十萬兩白銀,杯水車薪。

所以民變才會越來越壯大,以至于到了崇禎元年七八月份,民變隊伍達到了數十支。

“陛下,朝廷調撥了兩百二十萬兩白銀用于賑災,除去運輸損耗,共得糧兩百萬石,

加上從潼關、秦王府以及西安府富商士紳查抄,總糧三百八十萬石,賑災六個月,目前剩余一百五十萬石……

開春以后,災民已經全部勸返原籍,固原、定邊、定西、呂梁等四地各遷移了兩萬人,目前已經全部到位,

Advertisement

臣從陜西布政司給四地各調撥了十萬兩白銀,安置工作在有序進行,且已經著手開墾荒地了……”

“另外,大災的三府之地,共計修建標準湖泊三百三十座,修繕道……”

“陛下,賑災各項工作、耗資全部登記造冊,督察院和戶部可隨時核查!”

足足半刻鐘的時間,各項數據,袁可立信手捻來,沒有毫的停頓。

這對于一位六十余歲的老人來說,簡直就是不可想象的,足可見用心程度。

“袁卿言重了,你辦事,朕放心!”

“朕從太原到富平再到涇縣,然后繞到西安,這一路上賑災和湖泊、耕地、道的況朕都看到了,朕很滿意!”

“鄭崇儉,你是陜西布政使,掌管全省民政事務,水庫一事,你要謹記,

每年必須組織百姓清理一次淤泥,加固堤岸,疏浚連通水庫的河道,

此事形定制,每年清理完上報朝廷,誰耽誤、不重視這件事,朕就砍了誰!”

“臣遵旨!”

陜西布政使鄭崇儉立刻給了回應。

這段時間跟著袁可立賑災、挖水庫,丈量良田,水庫之事沒琢磨,基本是明白皇帝此舉的用心。

水庫這種事,用的好,陜西的耕地真的要發生改變了,往了說一年至能增加兩到三的糧食。

如果一家有十畝地,畝產兩石,這就是二十石,則增加三就是六石。

Advertisement

往小了說能一天多吃一碗飯、吃飽飯,往大了說能多養活一個人,整個陜西該何等的夸張。

所以說,皇帝多重視都不為過。

見鄭崇儉回應,崇禎看著袁可立:“袁卿,你且再說說清丈耕地的事!”

見崇禎提到清丈耕地的事,大殿眾人皆是面

這段時間,他們除了除了正常的公務外,其他時間全部都參與到了清丈耕地中來了,

調了西安六衛和征剿大軍的軍士、以及兩府之地下轄的員、衙役等等,總數達到了兩萬余人。

清丈出來的結果,也是讓眾人心驚膽戰。

“陛下,秦王府土地涉及西安、翔兩府之地,共計四萬三千頃,清丈后按標準畝計算,共計是四萬六千五百三十頃,多出三千五百三十頃。

兩府之地魚鱗冊登記二十七萬六千六百八十頃,清丈后數據為三十一萬三千兩百二十頃,多出三萬六千五百頃。”

聽著數據,崇禎直呼好家伙。

清丈一下兩府耕地竟然多出了近一個秦王府的土地。

這要是將整個陜西給清查一遍,那還得了

魚鱗冊登記陜西一共有耕地五十一萬頃,其中稅田地四十三萬頃。

陜西下轄西安、延安、翔等八府和一個興安直隸州,共計二十州九十六縣。

而西安和翔兩府有七州三十八縣,占據了陜西的三分之一的面積。

Advertisement

如果按照清丈的比例看,整個陜西能多清丈出八到十萬頃出來,何等夸張的數據。

整個大明兩京十三省中,魚鱗冊登記面積來看,依次是山東、河南、南直隸、北直隸、湖廣、浙江,然后才是陜西,排在第七。

如果按照陜西的這個比例算,大明一朝的耕地,即便達不到后世有些學者推斷的一千兩百二十五萬頃,也可能在一千萬頃左右。

比現在魚鱗冊上登記的八百五十萬頃(民軍田),多出一百五十萬頃。

這要是全部都稅,一年能多出六百萬石稅收,大明也不至于那麼的捉襟見肘了。

“當真是一群喂不的白眼狼呀,果真是越富有就越吝嗇,越有錢就越喜歡走歪門邪道,

既然歷代皇帝不愿或不敢,那就讓朕來來試試,到底是朕的刀子,還是你們的脖子!”

崇禎盤算完后,面帶冷笑之,繼續道:“袁卿,你繼續!”

聽著皇帝平淡的聲音,殿中眾人,齊齊的哆嗦了一下。

皇帝生氣了,有人要倒霉了!

“陛下,軍屯……”

“軍屯先等等。”

“是,陛下!”

袁可立行了一禮后,繼續道:“此次清丈兩府之地,上等水源田為七萬六千三百五十頃,中等瘠薄田為十一萬三千六百八十頃,下等無水高田為十三萬三千兩百二十頃。”

“但現在修建了三百余座水庫,中等田和下等田數量都會減,預計減左右,的需要等最后的認定。”

“好,此事由地方吏和國土資源管理局來確定,府確定后,在縣衙門口公布結果,

有異議的都可直接到布政司和按察司、巡衙門來反饋。

卿,此事可能會讓兩司工作增加,但這是事關民生的事,一定需要做好!”

待鄭崇儉回應后,崇禎看向袁可立:“袁卿,良田售賣工作準備的怎麼樣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