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閣為什麼說陛下選擇的時候剛剛好,早一點沒能力,晚一點太遲,理由有三。
第一,應對大災,本閣賦閑在家的時候統計過,大明兩百六十年來,天災近千余次,平均每年四次,
特別是近五十年,每年都有六七次,去年陜西大災范圍數十縣,開春以后雖然下了幾次雨,但依舊干旱,
估計今年也極大可能出現干旱,周邊的山西、河南等地估計也會波及,如此大面積,靠朝廷救災不現實,
欽天監肯定將這個推測告訴了陛下,所以陛下已賑代工修建水庫,立了大明農業研究院,全力推廣土豆、紅薯高產量作,
但這些東西是新作,你覺得士紳富商會種嗎?所以,陛下只能從借著陜西秦王府事件來清丈耕地,將耕地分給百姓,
只有百姓手中有地,那就能或多或搞出點糧食,再加上朝廷賑災,百姓就有希有活路,就不會或者減民變。
陛下預留的兩千頃上田估計就是給馬上收的土豆預留的。”
我艸!
這是崇禎聽完袁可立分析后,心中唯一聲音。
太特麼的牛了,僅憑史料記載就能分析后,接下來可能會有大災出現。
繼而猜出他一系列的布置的目的。
心智實屬嚇人。
“第二點,預防造反,去年白水為什麼會有民變?周邊州縣出現了二十余支民變隊伍?
還不是沒吃的,朝廷又沒有賑災,吏又層層加導致的。
但憑朝廷的那點儲備是無法應對千萬百姓的大災的,如果百姓沒有地,民變四起,
再去查抄藩王士紳富商,他們為了自保,搞不好會給民變隊伍提供錢、糧、庇護。
這些人別的沒有,錢、糧大大的,有了龐大的財力支持,再加上沒活路的百姓,拉起一支隊伍分分鐘鐘的事,這才是最可怕的。
現在朝廷已經將去年的民變以魚雷不及掩耳之勢給平息了,現在又給了耕地,準備了種子,
即便今年繼續干旱,總歸是會有收,加上朝廷準備的糧食,能安穩度過,
這個時候藩王、士紳即便想煽百姓造反,他們都不會追隨的,這就是民意。
你們想想,陛下對瞞耕地的這部分士紳富商的罰,為什麼只要糧食,不要銀子和耕地呢?”
“第三方面,凝聚民意,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富國強,只有百姓富有了,國家才會強大,部才會安穩,這才是最重要的,
哪怕是這次沒有干掉藩王士紳富商,只要凝聚民意了,這就足夠了,未來就能應對一切。”
這一次不僅是崇禎在心中我艸了,連堵胤錫等人都我艸了。
他們只知道百姓有耕地了,就能活下去。
但沒有看懂這背后的含義,以及為什麼要在這個時間點發布這項則會傾覆大明的詔書。
現在聽袁可立這麼一解釋,瞬間就明悟了。
對皇帝的步步為營、穩扎穩打和對未來局勢的判斷和算計,震驚的無以復加。
“袁閣老,可若是中途有富商士紳和藩王搞事,這場改革被迫終止了呢?”
袁可立看著疑的曹變蛟,搖了搖頭:“你是覺得陛下在賭嗎?不,你錯了,陛下有能力平息,
大明有兩百多萬軍隊,但能打的也就是九邊十一鎮的軍士,或者說只有遼東的才是最能打,
但現在不一樣了,宣府、大同兩個邊鎮的總兵是陛下欽點的,又大量的銀子支持,現在估計整頓差不多了,戰力比不上遼東,絕對是九邊前三的存在,
太原總兵的世襲和朝廷敕封、忠貞侯提調三邊,這三鎮就牢牢控制在陛下手中了,
再加上陛下手中軍九衛、白桿兵、騰驤四衛、勇士營、陜西征剿大軍,以及……京營和正在組建的天雄軍,
說句不好聽的話,即便是遼東的軍隊反叛,英國公坐鎮山海關也能擋住,
有這麼軍隊,士紳富商藩王造反,那就問問他們棺材準備夠了沒有,
如果去年頒布這項詔令,陛下手中的那一點兵力能鎮住蠢蠢人嗎?那還真可能被士紳富商顛覆。”
眾人經過袁可立這麼一提醒,瞬間后知后覺了。
他們現在才反應過來,陛下已經掌控了這麼多軍隊了。
宣府三邊差不多在二十萬左右,陜西征剿大軍和白桿兵合起來在兩萬五千人左右。
軍九衛和騰驤四衛多人,他們不清楚,但現在依舊在招兵,保守算應該也有二十萬人。
而且還有勇士營這種王牌中的王牌,以公布的招兵條件看,最后絕對都是以一當十的存在。
略算下來,陛下手中掌控了近五十萬軍隊,而且戰力都還是中上之選的。
大把的銀子、大量的糧食、數十萬的銳軍隊,
閣大臣六部尚書都是皇帝親自挑選的人,還有數以千萬計民意的加持,
這種力量的集合若是還能被藩王和士紳給翻盤了,那大明亡了還真是天意了。
眾人思索著袁可立的分析,心中滿滿的佩服之。
堵胤錫自認為聰明,有大局觀,但此刻也被深深的折服。
而袁可立心中卻是琢磨著,始皇統一后,為什麼收天下之兵,鑄十二金人,難道僅僅是為了那一首謠嗎?
真實目的就是防止別人武力奪權。
陛下如今收天下耕地還與百姓,凝聚民意大刀的做法,比始皇的做法高明多了。
他從接到售賣耕地的命令時一直琢磨了好幾個月,皇帝前前后后所做給串聯了起來,才徹底明白了皇帝的用意。
足可以看出這位年新帝的遠見和城府了。
雖然現在剛剛開始,但等消息傳到西安和翔兩府以外各大藩王府、士紳富商耳中時,民意大刀就徹底型了。
現在他渾充滿了干勁,如此三四年的時間,就能找建奴一決高低了,甚至能將建奴打回老家去。
到時候,他一定上書請求率軍橫掃了建奴。
崇禎負手而立,眼中也滿是嘆之,半年的時間,手中有了偌大的資本,終于可以稍微松口氣了。
先是看了看東南方,而后又看向東北方,角掛著一玩味之。
他倒是想知道各大藩王、士紳富商以及建奴知道消息后,會是何等的反應。
他的大刀已經難耐了。
他是一個吊耳郎當的新兵,在外人眼裡他是個狂傲不羈的兵痞,但他確是個射擊高手.軍區大比中嶄露頭角,輕鬆贏得大比第一,引來衆多目光注視.加入特種大隊,以列兵軍銜擔任分隊隊長,展現出過人的特種作戰領導才能,帶隊完成衆多艱鉅任務.加入特殊部門,破壞..
——“我叫王笑,不是開玩笑的玩笑。” 社稷傾覆,危亡之際,三萬鐵騎入遼東。 山河破碎,天下五分,肯使神州竟陸沉?
明朝末年,天災人禍,戰亂四起! 李建安穿越成為破軍戶,窮困潦倒。 叮! 系統來了! 可以複製物資! 「糧食X100袋」 「盔甲X100套」 「火槍X100把」 「大炮X100門」 哈哈哈,李建安徹底發了,富可敵國! 「你一個小旗?有自己的騎兵?」 「你一個百戶?敢和韃虜對陣?」 「你一個千戶?有自己的艦隊?」 崇禎皇帝哭了;「李哥,幫幫忙,借我點糧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