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遇吉,立刻去準備,晚一些咱們就出發直接去大同!”
等安排完后,崇禎又朝著門外的眾將招了招手,等眾將進來再次行禮后,崇禎淡淡道:“咱們繼續……朕剛才說到哪里了?火?”
“諸位卿,寧遠之戰,建奴死傷慘重,已經證明了紅夷大炮的威力,
朕立了火研究院,大力研制火,朕得到消息,建奴也在開始研發火了,
如此一來,未來必定是火時代,或者說大部分戰爭都是火的撞。”
崇禎說到這里,掃視了眾將一眼,果然,這群‘武夫’臉上或多或有些輕視,是對火的輕視。
不過也不能全怪他們,紅夷大炮在八年前由徐啟從濠鏡買了四門。
之后陸陸續續的買了一些和打撈了一些,整個大明也才二十六門門。
除了寧遠城的十一門,剩下的都安置在北京城了,其他地方可沒有紅夷大炮。
這些武將中,相當大一部分都沒有看過紅夷大炮的威力。
還是認為紅夷大炮的威力和明軍裝備的將軍炮、碗口炮、虎蹲炮的威力差不多。
“如果你們認為紅夷大炮的威力和虎蹲炮、將軍炮的威力差不多,那朕就要考慮考慮,將你們撤了,免得以你們的輕視讓數萬將士丟了命!”
眾將心中一驚,崇禎繼續道:“曹變蛟,你在北京城隨朕試過紅夷大炮,又從遼東來的,給他們講講紅夷大炮的威力!”
曹變蛟朝著崇禎拱了拱手,隨后掃視著眾人:“諸位,紅夷大炮,你們想必也聽說過不,我只說兩點,
第一程,紅夷大炮調整的好,能打出五百到八百丈,
第二威力,紅夷大炮是實心彈,一顆炮彈重達十到十六斤,剩下的你們自己想吧!”
眾將臉猛然一變,火無非就是這兩個參照的尺度。
虎蹲炮程一百五十丈,將軍炮程程三百丈,彈重三到五斤,佛朗機程在兩百到三百丈,彈重一到兩斤。
無論是程還是彈重都被紅夷大炮完。
至于說填彈、發速度慢,那又怎樣,人就就在那里站著,你能打著人家嗎?
“曹指揮使,聽聞紅夷大炮重達三千到五千斤,這種移起來不方便吧!”
“是不方便,但又不是不能移!”
曹變蛟盯著一位參將:“你是不是想說,太重,移慢,你們可以出兵攻擊他們的大炮陣地或者移將軍炮等等?
你當蒙古諸部的騎兵都是擺設?還是說你們又能抗衡蒙古諸部的騎兵?
如果說蒙古和建奴搞出了一種車子,能移大炮呢?”
被曹變蛟懟了一下,那位參將訕訕一笑,隨即低聲道:“但從寧遠之戰的過程來看,建奴似乎是沒有大炮的,
建奴都沒有,蒙古其他諸部更沒有了,這……”
曹變蛟沒有立刻回應,而是的盯著參將,大堂氣氛有些凝重。
好一會兒之后,曹變蛟道:“現在沒有,代表以后沒有,我們能從濠鏡購買,請他們的技師傅,難道建奴就不會?
建奴缺銀子嗎?只要銀子給的夠,濠鏡就能出技師傅。
你是不是還想問怎麼運到盛京那里去?海路能不能走?
茫茫大海,你能確定哪支船上有紅夷大炮和技師傅?水師能攔截所有船只?
陸路走印度進烏思藏、察哈臺、厄魯特,最后經過漠南蒙古進建奴,
別說距離遠,還是給的銀子夠不夠的問題,
一倍銀子不夠,那就十倍,二十倍,我相信濠鏡會考慮的。”
被曹變蛟連隊帶解釋了一番后,大堂的眾將的臉從開始的輕視到正,再到凝重。
端坐的崇禎聽著爭論,下意識的看了曹變蛟一下,他是沒想到這位武將皮也這麼利索,簡直化了曹懟懟。
“諸位卿!”
好一會兒之后,崇禎出聲打斷了眾將的沉默。
淡淡道:“你們可以想象一下,未來某一天開戰了,雙方各拉出幾十上百門紅夷大炮,先對轟一陣子,你們能想象那種場景嗎?”
眾將渾一個哆嗦,仿佛看到了未來的尸山海。
虎蹲炮、將軍炮殺傷力都驚人,更何況遠勝這些的紅夷大炮呢?
以建奴軍士的戰力都死傷一萬七千余人,更何況他們?這不是長大人志氣滅自己威風,而是客觀事實。
如果假設立,戰力虛浮、協調不足的軍士人數越多,在這種番轟擊之下死的越多。
但訓練有素的兵卻不同,雖然也會死傷,但死傷率絕對會很低。
“建奴不蠢,寧遠之戰損失那麼大,以皇太極的能力和眼界,朕相信,他們一定會想方設法的研制火的。”
“朕回京之后,會讓火研究院盡快加速紅夷大炮的研制工作,年會給各鎮各配幾門紅夷大炮以及大將軍炮等等,增強各鎮戰力。”
崇禎說完后,看著再也沒有之前淡定神,反而臉上滿是凝重之的太原總兵謝志良。
再看看其他滿臉凝重之的眾將,心中嘆了口氣。
“諸位卿,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是人不是武,
朕相信,隨著時間的發展,技一定會越來越先進的,祖時的虎蹲炮到現在的紅夷大炮就是最好的證明,
可能某一天,有一種火一顆炮彈就能將整個偏關城從大明抹去,難道因為這些,你們就坐以待斃?
不,你們要做的是就是盡可能的去適應,
在現有的條件下去改變和提升自己,
在火的進攻下,研究如何防守,更研究如何的進攻。”
“謝卿,朕會讓山西布政司給你們撥一部分銀子用作軍需,改善兵,加固關隘,按照你的想法,練出一支兵,能不能做到?”
“請陛下放心,臣必竭盡所能,練出一支敢打必勝的兵來!”
謝志良的臉雖然還是凝重,但比之前好太多了。
“行了,你們都下去吧,好好想想朕剛剛說的話!袁卿留下!”
待眾將離去后,崇禎背負著雙手,剛剛淡定的臉此刻變得凝重了起來。
側后方的袁可立看著崇禎的臉,心中猛然一突。
蘇晨一覺醒來,系統覺醒! 可以在大唐和現實之間來回穿梭! 在大唐蘇晨結識了老友老李,兩人成為忘年交! 老李:“這土豆是何物,能畝產三十石? 老李:這二鍋頭為何如此之烈? 老李:賢弟,這電動車為何比我的烏騅寶馬還快? 當有一天蘇晨拿了一個地球儀送給老李! 從此以后老李不斷送給他一些奇怪的東西! 什麼權杖啊,王冠啊,寶刀啊! 現代社會! 專家:臥槽這是羅馬教皇的權杖!? 這王冠是天竺國王的? 這刀是第一人天皇的御刀?! 直到有一天,整個世界都插上了大唐的龍旗! 整個大唐的朝臣都來到蘇晨的酒館面前,李二在朝臣中央對著蘇晨說道:“好賢弟,你可認出來我來了,我是大唐…”
宋太祖趙匡胤曾言:“宰相須用讀書人。”簡單的說,這是寒門學子官至宰相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