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震,你放肆!”
“我放肆?”
奢震反問了一句,而后怒喝道:“我他媽的還有更放肆的!”
“一群不長腦的東西,難怪你們安南無比,屁大一點的地方竟然有多個政權。”
“就你們這腦子,哪一天被人滅國了,也是正常的。”
“現在知道怕了,早干嘛去了!”
“說你們又當又立都有點抬舉你們了!”
“你們自己利益熏心,現在出問題又怪到別人上了?要不要臉。”
……
奢震一頓輸出,各種臟話直接出來了,將眾人罵的一愣一愣的。
他們都是有頭有臉的人,哪里被人如此侮辱過?
一名武將怒道:“奢震,你……”
“給老子閉!老子好歹也是一部首領,鄭梉都沒有說話,你算老子,一邊待著去。”
“怎麼著,想拔刀砍了我?”
“來呀,今兒趁著這個機會,咱們比試一把,生死不論!”
“咱們也來一個親者痛,仇者快?”
奢震直接打斷了武將的話:“給你機會都不中用,滾一邊去!”
“你……鏗……”
“夠了!”
一直沒有出聲的安南鄭主鄭梉猛地一拍桌子:“都鬧夠了沒有?沒有鬧夠就出去真刀真槍的打一架,死了本王剛好把你們送給大明。
鬧夠了,那就坐下,好好商議后續怎麼辦。”
拔刀的武將恨恨的瞪了奢震一眼后,不甘心的將戰刀了回去。
而奢震就不在乎,但卻是沒有坐下去,而是用冰冷的目掃視著眾人。
“別以為本座不知道你們在想什麼?”
“無非是害怕扶桑覆滅的消息是真的,擔憂大明的實力。”
“大明會趁機打進來!”
“你們想著反正沒有發生實質的作,這會兒撤回去也沒有關系。”
“或者說把我們安奢和瑤族圍殺掉,假戲真做,送給大明賠罪,是不是?”
“如果你們是這麼想的,那就說明你們蠢到家了。”
“大明為什麼要瞞東征勝利的消息,而是釋放東征失利的煙霧彈?這不就是在試探境不安分分子和境外諸國的敵人嗎?”
“恰巧我們就是其中之一,更恰巧的是我們剛好進了這個坑。”
“歸到底就是為我們準備的,即便是我們沒有踏進這個坑,大明就不會手了嗎?隨便找個理由,你們能怎麼著?”
“把我們干掉送給大明賠罪?那只是你們一廂愿而已,他們絕對不會領,大軍依舊會進攻你們。”
“你們好好看看大明日報上怎麼寫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十倍還之,這話就是告訴我們,我們的調已經被他們知曉了。”
“如果按照大明釋放虛假信息就是試探我們的這種猜測,或許在我們諸多勢力匯聚的那一刻,他們的錦衛就已經知道我們開始聯合了。
所以,有沒有實質接,不重要要,重要的是我們已經表出了想要落井下石、咬大明一口的意圖。”
“換做是你們,你們會放心的讓旁邊虎視眈眈的敵人安心的撤回去嗎?”
“他們調的數萬大軍所消耗的人力、力、財力、糧草等等的損失至是百萬兩起步,
剛覆滅扶桑,大明軍士這會兒都嗷嗷了,突然撤回去,這會極大打擊他們的士氣,這筆賬要不要算?
撤回去也不是不行,五百萬兩以上賠償一次到位,以后每年朝貢,不得低于百萬兩,你們愿意嗎?”
……
一連串的反問,大堂眾人沉默了。
按照奢震的說法,大明這是鐵了心的想要進攻他們了。
這個結局他們必須要承認。
事實上他們已經承認了扶桑已經被大明覆滅了。
但也不是必須,就如奢震所言,干掉安奢和瑤族,然后給賠償、每年朝貢,但可以想象條件一定很苛刻,否則起不到震懾的作用。
安南就這麼大一點,五百萬兩的賠償可能嗎?
好不容易獨立了,現在又為藩國,甚至可能會直接干涉政、任命君王,那到底是安南鄭氏還是廣南阮氏做主?
境還有攛掇黎氏皇位的莫氏以及黎朝的勢力、高氏等等,會不會也卷爭斗?
想一想,這些鄭氏和阮氏的眾將文臣都頭疼不已。
“諸位也不必過于擔心,我們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的。”
“假設扶桑是被大明的火優勢制,迅速攻占,那麼這事兒對我們來說就不是大問題。”
“第一,火我們也不缺,單單是緬甸那邊就有二十萬柄火神槍,雙方進攻,誰怕誰?
第二,既然我們已經知曉了,那麼立刻制造大量的木盾,用以防護大明的火攻擊,減我們的傷亡;
第三,我們有兩千余頭戰象,以戰象的速度和象甲、象皮的防力,能直接沖過大明的陣型,他們的火優勢就不存在了。
第四,我們幾方有四十萬大軍,大明不大可能一次調四十萬大軍的。
第五,我們這幾國都是一年三,而大明大部分都是一年一,部分則是一年兩,如今大明西北大旱,范圍逐漸增加、嚴重,沒有太多的糧食耗費在這里的。
只要我們堅持下去,撤軍的就是他們。”
說到這里,奢震停頓了下來,眉頭皺,慢慢的思索著。
而眾人也不催促,則是思考著奢震所說的一戰之力的基礎。
論火他們不算太缺,或許比不上大明,但應該不了多。
論兵力他們也不會于劣勢,一旦大明調各地衛所,那麼各地的那些居心叵測之人會不會再次搞事?
況且,他們可以隨時征兵。
重要的則是他們已經知曉了大明能覆滅建奴、扶桑的原因,而且這個因素對他們九大勢力聯盟來說效果不大。
因為他們有兩千余頭披象甲的戰象,一象可抵百兵,兩千余戰象結陣型,可抵三十萬大軍。
甭管你是什麼戰車、拒馬樁,還是什麼三段、五段擊法,統統撞碎、撞飛。
好一會兒后,思索完畢的奢震繼續道:“本座對此戰有一個想法,諸位且聽一聽,是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