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攝政大明 第1419章.君入甕中.

《攝政大明》第1419章.君入甕中.

……

……

不談趙俊臣此刻的心理不平衡,卻說張道全這個時候也發現了德慶皇帝竟是出乎意料的好騙,不由是心中一松。

在此之前,張道全面對德慶皇帝的時候,心還是頗為張的,雖然表現還算沉穩,但一直是表繃、舉止也有些拘謹,雖然張道全一直都在竭力偽裝,但悉他的趙俊臣與李木禾二人依然能看出他的異常。

但此時,張道全發現德慶皇帝對于“仙緣”之事深信不疑之后,也就明白了德慶皇帝心中對于尋仙訪道的事執念頗深,也因為這般執念的關系,再加上他親眼見證了仙果祥瑞與金芒異象這兩種無法解釋的現象,竟是要比尋常百姓更容易到蠱,于是也就心態放松了許多,心思也是更為靈活。

聽到德慶皇帝的自怨之言以后,張道全則是笑著勸道:“貴客也不必自怨自艾,仙人既然是賜下機緣,想要參悟其中深意自然不會容易,但也絕不會無頭無尾、全然不留機會……依山人之見,貴客此前所見到的金芒異象,或許只是這場機緣的一部分罷了,又或許只是真正機緣降臨之前的提示!所以,貴客今后還會另有所遇也說不定!”

德慶皇帝聽到這般說法,不由是神一振,語氣興道:“也就是說,我今后還有機會?”

張道全輕輕點頭,道:“或許是、或許不是,山人尚未得道,自然是無法參悟上蒼的深意,如今也只是山人的一家之見罷了!只不過,貴客今后務必要格外留心一些,若是再有所遇,切不要再像是今天一般倉促錯過了。”

張道全雖是含糊其辭,但語氣卻是很篤定,讓德慶皇帝也愈發是興起來,同時也在心中暗暗提醒自己,接下來幾天務必要格外留心邊的一切異常況。

Advertisement

事實上,張道全這般含糊其辭的說法,同樣是宗教騙子所常用的蠱手段。

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德慶皇帝既然是對于尋仙訪道的事這般癡迷,今后幾天大概率會夢到相關之事,若是從前時候,德慶皇帝夢到相關之事也不會特別在意,但如今聽到了張道全的引導與暗示之后,今后若是再次夢到與神佛、仙道、上蒼之類有關的夢境,德慶皇帝就一定會視為是仙人托夢、認為是自己的機緣所在。

與此同時,又有言云“心有所想,目有所見”,德慶皇帝今后一旦是反復提醒自己、要格外留意邊的異常狀況,就必然會下意識的牽強附會,把日常所遇的許多巧合現象,與自己的“機緣”相互聯系印證,認為這一切都是緣于上蒼的安排。

說穿了,還是引導騙目標自己欺騙自己那一套,但這種手法確實是屢試不爽,對于德慶皇帝這般明人而言更是尤為好用,因為德慶皇帝將會把他今后所發現的一切“異常現象”,皆是視為自己親自觀察所得出的結論,本沒有外人欺騙的可能,也就愈發是深信不疑。….到了那個時候,德慶皇帝不僅會愈發深信自己是擁有仙緣之人,對于提前“預見”到這一切、并且還“善意”提醒自己的張道全,也同樣會愈發信任,把張道全視為是深藏不的得道高人。

事實上,德慶皇帝現在就已是非常信任與重視張道全了。

聽到張道全的提醒之后,德慶皇帝罕見的心生激,向張道全連連拱手說道:“多謝道長的提醒,我今后一定會格外留心,絕不能再錯過任何跡象了。”

說到這里,德慶皇帝也終于回想起了自己今天來訪“同濟廟”的初始原因,也就是調查“南海三圣”的仙蹤。

Advertisement

在德慶皇帝看來,自己既然是在供奉“南海三圣”的偏殿見到了金芒異象,那他的“機緣”十有八九就是與“南海三圣”大有關系,對于尋訪“南海三圣”仙蹤的事也就愈發重視了。

所以,德慶皇帝稍是激了張道全幾句之后,就再次問道:“張道長,我這次來訪‘同濟廟’,主要是聽到消息,說是這偏殿之暗中供奉著一位真仙,仙號是‘南海三圣’,可是如此?

我曾是無意間聽說過這位仙人,也曾是過這位仙人的恩惠,所以特意來訪、想要向‘南海三圣’上香還愿!卻不知,這偏殿之所供奉的仙人,是否就是“南海三圣”?”

張道全的表有些驚訝,道:“沒想到這位貴客竟然也聽說過‘南海三圣’的仙號,這位仙人雖是神通廣大,但一向是蹤跡不顯、極現世,故而這世上也極有人知曉這位仙人的存在……但近段時間以來,也不知為何,打探‘南海三圣’消息的人卻是格外之多……昨天還有一位香客曾是強行闖偏殿之查探究竟,這位貴人的消息來源,想必就是昨天那位強闖神殿的香客吧?”

德慶皇帝當即就猜到,張道全所說的“強闖神殿的香客”應該就是馬監掌印太監徐盛了,竟是更為罕見的拱手致歉,道:“那人乃是我府里的一位管事,得知我關心‘南海三圣’的消息,就一心想要討好,若有冒犯之,還張道長千萬要見諒一二!等我回到府里,就必將是嚴懲于他。”

張道全輕輕搖頭,道:“那位香客好生大方,一出手就給了一千兩香火銀子,雖是強闖神殿,但事后也鄭重道歉了,所以貴人也不必責罰于他……事實上,若無他所提供的消息,貴人今天也不可能來到這里見證異象,他的所作所為雖有不敬之,但也是貴人機緣的一部分,或許還是上蒼的安排,所以這件事既然已經過去了,那就讓它過去吧。”

Advertisement

聽到張道全的說法之后,趙俊臣的表微微一,轉頭仔細打量著德慶皇帝的表變化。

與此同時,德慶皇帝的近侍太監張德也是相同的作。….然后,就見德慶皇帝滿是認真的深思片刻,最終點頭道:“既然如此,我就不追究他冒犯張道長的事了。”

實際上,德慶皇帝豈止是“不追究”?就憑著張道全那一句“他的所作所為雖有不敬之,但也是貴人機緣的一部分”,就足以讓德慶皇帝今后對于徐盛另眼相看了。

可以預計,徐盛從今往后必然會圣眷日隆,很快就會徹底過司禮監的吳信泉,廷的頭號人

當然,這也是出于趙俊臣的計劃,畢竟徐盛不像是吳信泉一般死心塌地的追隨七皇子朱和堅,他本人的明程度也要較之吳信泉差了一籌,而且趙俊臣還可以通過李如安與西廠來影響徐盛的判斷,若是讓徐盛廷的頭號人,對于趙俊臣而言自然是好多多。

與此同時,一同看到德慶皇帝表變化的張德,這個時候也是暗暗決定,等他回宮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特意拜訪徐盛、提前與徐盛拉近關系。

不談趙俊臣與張德二人的心中小九九,張道全此時已是再次說道:“按理說,‘南海三圣’這位仙人不喜熱鬧,所以我‘同濟廟’雖是暗中供奉著他的神像,卻從來都不會向外客開放,與‘南海三圣’相關的消息也不會隨意泄,但這位貴人既然是與‘南海三圣’有關系,且還在供奉‘南海三圣’的偏殿見到了金芒異象,必是與‘南海三圣’有緣之人,所以也就無需瞞著貴人……此偏殿所供奉的仙人,其仙號確實就是‘南海三圣’。”

說話間,張道全已經抬手引著德慶皇帝與趙俊臣走進了偏殿之

此時的偏殿之,依然是昏暗無關,所以張道全進偏殿之后第一件事,就是點燃殿火燭。

于是,隨著幾火燭點亮,德慶皇帝也逐漸看清了殿所供奉的“南海三圣”真容,并且是與趙俊臣此前所提供的消息相互印證,卻發現殿神像的相貌特點,竟是與趙俊臣的講訴完全相同,也就愈發認定自己眼前這尊神像就是傳說中的“南海三圣”。

而張道全手點燃火燭期間,也同時向眾人詳細講訴著“南海三圣”的事跡傳說、神通權能、以及與“同濟廟”之間的關系。

據張道全的說法,“南海三圣”乃是開天辟地之前就已經存在的一位真仙,這位真仙可不僅僅是兼得儒、道、佛三家之長那般簡單,事實上孔子、老子、釋迦尼三人就是據這位“南海三圣”的指點才分別創立了儒、道、佛三教。

總而言之,在張道全的口中,“南海三圣”簡直就是天下神、仙、佛、圣之首,吹得那一個天花墜。

畢竟,德慶皇帝乃是天下至尊,若是想要讓他真心信服一位神仙,這位神仙的來頭就必須要盡量高大才行——在德慶皇帝的心中,若是尋常的門神、灶神、城隍之類神靈,見到自己也要低一頭的。….至于“南海三圣”與“同濟廟”之間的關系,按照張道全的說法,乃是他的家中先祖曾是一名柴夫,在太行山砍柴之際曾是無意間見到“南海三圣”的仙跡,還聽到了半篇經義,然后才是大徹大悟,于是就創建了“同濟廟”,也從此是暗中供奉著“南海三圣”的神像。

事實上,張道全的先祖確實是柴夫出,但他此刻侃侃而談的長篇大論之中,也就這一句話是真的。

這般肆意編纂神仙傳說、夸大其辭的天花墜,一向是張道全最擅長的事,此時也是駕輕就、煞有其事,講訴之際表間偶然閃過的向往與狂熱之態,更是增添了許多可信度,讓德慶皇帝更無懷疑。

然而,趙俊臣看到張道全的這般表現,卻不由是輕輕皺眉。

或許是覺得德慶皇帝太好騙了,張道全此時雖是不再張,但也太過于得意忘形了,若是一直用這般心態面對德慶皇帝,遲早都會出現紕

所以,趙俊臣再次站了出來,緩緩道:“哦?沒想到‘同濟廟’與‘南海三圣’竟然還有這層關系……實不相瞞,其實我也曾與這位仙人見過一面,但有些細節卻與道長的描述并不相同!按照道長的說法,這位‘南海三圣’的坐騎乃是一頭白牛,但我所見到的‘南海三圣’的坐騎卻是一頭青驢,而且他的頭上乃是尋常老翁發髻,而不是金玉高冠,卻不知為何會有這些不同?”

趙俊臣的這番質疑,表面上是為了防止德慶皇帝越陷越深,但實際上則是想要警告張道全不可得意忘形。

聽到趙俊臣毫無預兆的質疑之后,張道全不由一愣,一時間竟是不知道應該如何解釋。

然而,德慶皇帝這個時候卻已是深信不疑,當即是訓斥道:“俊臣,不可胡鬧!道長所言還能有假不?‘南海三圣’既然是這般神通廣大,自然不會只有一個坐騎,也不會隨時都頭戴高冠,如今好不容易尋到了仙蹤,又何必在這些細枝末節上面挑刺?”

隨著德慶皇帝的訓斥,趙俊臣當即是閉口不言,只是深深看了張道全一眼。

張道全到趙俊臣屢次敲打與馴化之后,心中已是敬畏極深,至目前還沒有違抗趙俊臣的勇氣,注意到趙俊臣的目之后當即是心中一寒,終于是收斂了得意忘形的心態,隨后與德慶皇帝相之際也愈發謹慎了起來。

就這樣,在張道全的安排之下,德慶皇帝向著“南海三圣”的神像行禮上香,神態舉止可謂是前所未有的虔誠認真。

等到拜神環節告一段落之后,德慶皇帝先是認真觀了“南海三圣”的神像一眼,然后突然說道:“其實,我的家資還算厚,如今也是想要誠心回報‘南海三圣’所賜下的恩惠與機緣,所以想要出一筆銀子,于大明境府縣皆是興建‘南海三圣廟’,規模自然也是越大越好,以此來向世人宣揚‘南海三圣’的神通廣大與深教義,卻不知張道長意下如何?”….頓了頓后,德慶皇帝也是有心結張道全,又說道:“當然,這件事我只負責出銀子,事宜將會盡數由‘同濟廟’與張道長全權負責。”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