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攝政大明 第1465章.呂德行險.

《攝政大明》第1465章.呂德行險.

……

……

朱和堅急著趕往南京善堂,即便是與呂德商議對策之際,馬速也毫不減。

此時已是夜深,雖然南京城的道路建設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不錯了,但快馬夜行依然是一件極為危險的事

再加上朱和堅還要分心與呂德商議對策,又只帶著寥寥幾名隨從,并沒有專人執火照亮前路,所以這一路上可謂是險象環生,朱和堅有一次甚至險些從馬上跌落,幸好他反應迅速、及時拉住了韁繩,否則朱和堅不僅會重重跌落于地、還會遭到后面馬匹的重重踐踏,那就是一場震朝野的重大事故了。

看到朱和堅險之又險的穩住了坐駕,然后就毫無心理負擔的迅速調整形、再次策馬奔行,呂德目不由是閃過了一憾,但他表面上則是格外關切,不斷勸告朱和堅注意安全。

就這樣,一路冒險快馬加鞭之下,朱和堅與呂德等人終于趕到了南京善堂附近。

趕至南京善堂附近之后,朱和堅與呂德皆是抬頭仔細觀察局勢,就看到百余名錦衛以及上千名南京守軍已經把南京善堂層層包圍,相較于一路上的夜深沉,南京善堂附近則是有大批將士高舉火炬巡視,照映得整片地區恍若白晝。

而正在包圍南京善堂的錦衛與南京守軍,也立刻就發現了朱和堅的出現,自然是不敢怠慢,很快就有兩名武迅速迎了上來。

“卑職錦衛千戶范春華,拜見七皇子殿下!”

“卑職南京大營參將袁守節,參見殿下!”

見到錦衛與南京守軍在這里的負責人之后,朱和堅已經再次調整了表神態,毫不見他趕路之際的急切與狼狽,反而是一副不疾不徐的從容模樣,就好似這里發生的事與他的未來命運并無干系,他趕來這里只是為了拯救那些無辜人質一般。

Advertisement

開口說話之際,朱和堅也是首先關切詢問了南京善堂人質們的況。

“兩位將軍幸苦了!我聽說城那伙來歷不明的匪徒躲進了南京善堂,還綁架了善堂的大批孤兒與相關人員,卻不知目前況如何了?匪徒們是否有傷害人質的行徑?又是否提出了新要求?”

聞言之后,范春華與袁守節兩名武相互對視一眼,皆是表難看。

最終,范春華表憤恨的解釋道:“悍匪們逃進南京善堂綁架了大批人質之后,就給全部人質上潑灑了各種火油與食油,又搜集了大量干柴,威脅說要燒死所有人質,所以我等南京將士也一直不敢輕舉妄……

又因為此前到錦衛攻擊的緣故,悍匪之中有多人傷,所以他們在控制了南京善堂之后,還要求我們提供療傷藥,我們原本也不愿同意,誰曾想這些悍匪當場就殺死了皇商葛振業的一個兒子與一名隨從,把尸拋到了善堂外面,再次威脅說若是我們再不提供藥,他們每隔一炷香時間就會再次殺死一名人質……

無奈之下,我們不僅是向他們提供了療傷藥材,還提供了各種資食,這般做法無疑是向匪類妥協之嫌,還請殿下降罪!”

袁守節則是咬牙憤憤發誓道:“這些悍匪,皆是毫無底線良知!善堂是什麼地方?他們竟然也敢劫持?還有常年資助善堂的皇商葛老爺,那可是人稱‘葛佛’的人,百姓們提到他誰不是要豎起大拇指口稱贊?他們竟然殺害了人家的兒子,難道就不怕折壽之后被打下十八層地獄嗎?待接下來抓住他們之后,老子……卑職非要剝了他們的皮不可!”

也難怪范春華與袁守節這般憤恨,他們未必是什麼好人,平日里欺百姓、貪贓枉法的事也絕對沒干。

Advertisement

但南京善堂不同于別,平日里收養孤寡、遇災時放糧賑濟,乃是民心之所系,也是朝廷標榜自道義的標志,這種地方雖然并不重要,卻也極為敏,只要是心中稍存良知之人,就不會在這種地方鬧事,否則就一定是萬夫所指,所以在蔣梟等人控制了南京善堂之后,錦衛與南京守軍才會投鼠忌、遲遲不敢行

另一邊,朱和堅聞言之后也是滿臉怒意,但心中卻是稍安,認為蔣梟與“嘲風”死士雖然已是被層層包圍,但也暫時控制了局面、占據了主,短時間并不會落網,如今正是自己手局勢的最佳時機。

于是,朱和堅又問道:“我聽說,周首輔與霍大學士也趕到了這里,卻不知他們正在何?是否已經與那群悍匪接過了?”

范春華與袁守節皆是一愣,然后就同時搖頭,由袁守節答道:“卑職等人并未發現周首輔與霍大學士的出現,但既然殿下收到了消息,那就絕對不會有錯,也許他們正在趕來的路上吧?”

朱和堅聞言之后也是一愣。

他就是收到這般消息之后才會匆匆趕來此,在朱和堅收到消息之際,周尚景與霍正源二人就已經在趕來南京善堂的路上了,即便是他一路上快馬加鞭,按理說也應該會比周、霍二人晚到一步才對,但為何周、霍二人依然還沒有現登場?

是這二人在路上遇到什麼事耽擱了?

還是說……這二人私下里另有算計與布置?

若是前者,也就罷了,但若是后者……以周尚景的權謀,再加上霍正源的聰慧,他們二人若是聯手算計,即便是朱和堅也毫無把握自己可以抵抗。

想到這里,朱和堅心中愈發急切,認為自己必須要趕在周尚景正式出手之前徹底解決患,當即就轉頭看向呂德示意。

Advertisement

呂德也立刻就注意到了朱和堅的眼神示意,于是就話問道:“善堂之那群悍匪,如今是否還在喊話想要與朝廷談判?”

范春華點頭道:“悍匪們一直都在喊話要求與府談判,而且這些悍匪還看不上卑職等人,只愿意與殿下您這樣說話管用的大人談判,但卑職等人卻一直不敢回應,畢竟……堂堂朝廷竟然與一群江湖悍匪進行談判,豈不是表示朝廷與悍匪平起平坐?這種事有失統,實在是爭議太大了!”

呂德則是眉頭大皺,義正言辭道:“民為貴,社稷次之!對于朝廷而言,保境安民才是第一要務,若是善堂的人質們出現了大批死傷,朝廷的統只會損失更大!”

然后,呂德轉頭看向朱和堅,勸道:“殿下,解救人質乃是當前的首要之事,所以學生認為……咱們還是應該與悍匪們談判,想辦法說服他們釋放人質才行!”

朱和堅點頭表示認可,緩緩道:“確實如此!朝廷若是不能守護百姓,那還要統干什麼!悍匪們不是想要與南京城主事之人談判嗎?我就是目前南京城地位最尊之人,既然他們想與主事之人談判,那就由我親自與他們談判!”

說完,朱和堅就要策馬前往南京善堂方向。

見到朱和堅的這般表態,范春華、袁守節二人皆是大為驚慌,一時間也顧不得尊卑了,或是出手拉住了朱和堅的馬繩,或是張開雙臂擋在了朱和堅的馬前。

讓朱和堅這樣一位尊貴皇子、未來儲君,親自出面與一群無法無天的悍匪談判,一旦是發生了意外,南京城誰也擔不起責任。

“殿下,您是何等份,此事絕不可行……”

“殿下,這種事還是等待周首輔他們趕到這里之后再商議吧……”

與此同時,提議談判的呂德也勸道:“殿下,正所謂千金之子不坐垂堂,而您乃是天子之子,份之貴重遠大于萬金,又豈能親自與悍匪談判?學生的意思是,雖然咱們要與悍匪談判,但您不必親自出面,指派一個不畏死的勇士代表您與那些悍匪涉即可!”

朱和堅稍稍猶豫之后,終于是同意了眾人的勸說,又問道:“那……應該由何人代表我與那些悍匪涉?”

聞言之后,錦衛千戶范春華當即是脖子,不敢接腔。

若是尋常匪患也就罷了,但范春華也算是看出來了,南京善堂的那群悍匪皆是無法無天、肆無忌憚之輩,與他們涉之際稍有不慎就會有命之憂。

相較而言,南京大營參將袁守節就更有膽識一些,也更想要在朱和堅面前展現自己、趁機搭上朱和堅的門路,所以他稍稍猶豫一下之后,就主抱拳請纓:“卑職愿往!”

朱和堅看了袁守節一眼,先是點頭表示贊許:“袁參將好膽識!”

但下一刻,朱和堅又搖頭道:“但你不合適,剛才與你們二人談話之際我就看出來了,基本上都是范千戶在答話,而袁參將卻是一位勤行拙言之輩,更何況袁參將的形象過于孔武彪悍,很容易刺激到那些悍匪,反而會讓自己與人質們陷危險,并不是談判的最佳人選……”

說話間,朱和堅就轉頭看向了呂德:“呂公子,既然談判之事乃是由你提議,那就由你來代表我與那些悍匪進行涉,如何?你乃是江南第一才子,一向是才思敏捷、口才極佳,份也足夠,而且又是一介書生,不容易讓悍匪們心生防范,無疑是與悍匪談判的最佳人選。”

呂德毫無猶豫,當即就慨然應道:“義不容辭!”

說完,呂德就直接下馬,快步走向了南京善堂的大門方向。

這一次,卻是誰也沒有再次阻攔。

實際上,這一切都是朱和堅與呂德的演戲罷了。

朱和堅最終還是采納了呂德所提出的“下策”,也就是換人質,由朱和堅為新人質,換取善堂眾多人質的釋放,而后朱和堅就可以趁機收獲巨大民,順便是再次控制“嘲風”,最后再把“嘲風”死士們皆是引往城外埋伏之中,徹底消除這個患。

不過,這項策略也有著兩個弊端,其一是朱和堅擔心蔣梟與“嘲風”組織不僅是已經失控擅自行事,也已經不再忠心于自己,所以他為新人質之后就有可能玩火自焚、讓自己真正陷危險之中;其二是所有人皆是不會同意朱和堅與人質們進行換的事,畢竟朱和堅的份太貴重了,誰也擔不起責任。

所以,呂德就提出了補救之法——由他作為朱和堅的代表,率先一步與蔣梟進行接,趁機試探蔣梟是否還忠于朱和堅,若是可以確定蔣梟依然忠于朱和堅,朱和堅為新人質之后也只是做戲罷了,不會有任何危險,那就繼續執行“下策”;反之,若是呂德發現蔣梟已經不再忠于朱和堅,那就據局勢變化,臨時決定選擇執行“中策”或是“上策”。

與此同時,若是可以確定蔣梟依然忠心于朱和堅,那在執行下策之際還可以再加一場戲,也就是讓蔣梟主提出換人質的想法,而且還要點名讓朱和堅為新人質,除此之外不接任何異議,這樣一來朱和堅就擁有了力排眾議、繼續推行“下策”的充分理由。

當然,呂德之所以是積極向朱和堅獻策,也有著自己更深一層的算計。

呂德的最終目標至始至終都沒有任何變化,也就是要為自己的老師何明、以及同窗好友趙山才復仇!

所謂復仇,就是要讓仇人付出相同代價、甚至是更為慘重的代價!

朱和堅殺害了何明與趙山才,那呂德也一定要讓朱和堅死于非命!

這就是呂德與周尚景、宋承仁、霍正源等人的分歧之了。

周尚景、宋承仁、霍正源等人只想要毀掉朱和堅的政治生命,所以他們僅僅想要抓到朱和堅暗中豢養死士的罪證,但這般做法最多也只能讓朱和堅失去繼承儲位的資格、終生囚于宗室大牢罷了。

但以朱和堅在廷與宗室之中的經營,即便是被囚于宗室大牢,大概率也不會苦,說不定還會遙控自己的殘余勢力繼續搞事,若是太子朱和堉今后還是爛泥扶不上墻,德慶皇帝或許還會再次念起朱和堅的優點,認為朱和堅雖然狼子野心,但也是一個比朱和堉更為優秀的未來皇帝人選,讓朱和堅尋到東山再起的機會,而這種事是呂德無論如何也無法允許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