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將軍,咱們是不是迷路了?」徐質氣吁吁地問道,2萬大軍已經在深險壑中轉悠了好幾天,兵將的腳上全是泡,並且四周都是懸崖峭壁,哪裡有鄧艾所說的路?
「絕對不會!我十年前就聽說過這條路!」鄧艾堅定地說道。
「鄧將軍,大都督是讓咱們退蜀軍,並沒讓咱們到這裡來啊!再說前面並沒有路啊?要不咱們還是回去吧?」
「將軍莫疑!長安那邊我已經部署妥當,姜維必會損兵折將敗退漢中!只要咱們到了那個地方,別說是退蜀軍,恐怕整個蜀中都會歸於魏國!」
「話是如此,這太冒險了吧?鄧將軍,現在回頭還不晚!請三思啊!」
「徐將軍,如今蜀中空虛,只要有3千兵馬殺到都,大事必!」鄧艾大口大口地著氣,他上的甲胄早就被荊棘樹枝劃得破爛不堪。
「鄧將軍,末將認為徐將軍說得不錯!自古以來,去蜀中只有兩條道,其中一條走漢中,另一條就是經祁山、武街、白水再到雁門關,哪會有第三條道?」
「戴將軍,我確定這條路肯定能到!只要淌過那條河,前面一定有路!」鄧艾仍在堅持自己的意見。
「可是……鄧將軍,別說3千人,恐怕咱們一個人……」
「鄧將軍,你快看!」徐質欣喜地打斷戴陵的話,他的手正指著一塊木牌。
這塊木牌大約一尺見方,被掛在一人多高的樹榦上,表面已經破舊不堪,不過能清晰地看到上面刻著「沓中」二字,還有個箭頭指向河的對岸。
「果然天無絕人之路!這塊木牌可能是山間的獵人或葯農所置,只要過了這條河,前面肯定有路!」鄧艾滿臉的欣喜,趕下令,讓全軍迅速淌至對岸。
連續幾日,多批探馬都沒有找到鄧艾的大軍,姜維仍舊懷疑鄧艾去了祁山,再次派出探馬前去找尋,並一再要求張紹和傅僉守各隘口。
半月以前,鄧艾一邊用重兵威脅武關、潼關和子口,一邊用「瞞天過海」之計出2萬大軍,巧妙地躲過了蜀軍的哨探,悄悄到金城郡的狄道。
徐質、戴陵和文欽等人沒想到的是,這2萬大軍整日穿梭在崇山峻嶺和懸崖峭壁之間,摔傷摔死者多達3千餘人,眼看糧草就要耗盡,幾名將領又打起了退堂鼓。
鄧艾始終相信這條道能到達沓中,因為每次窮途末路時,總會有木牌給自己指示正確的方向。
幾名將領在鄧艾的激勵下,又領著大軍跌跌撞撞地走了幾日,此時的大軍剩下不到一半。
傍晚時分,這支大軍已經位於一座高聳雲的大山頂峰,應眾人眼簾的,全是片片的水稻田,還能看到幾裡外百姓家的炊煙。
「將士們!咱們終於到沓中了!建功立業就在今日!」鄧艾長吁了一口氣,臉上全是勝利的喜悅。
「可是……鄧將軍,這三面都是懸崖峭壁,如何才能下山?」
「徐將軍,你多慮了!」鄧艾自信地指著不遠的幾個牌子說道:「那些牌子上肯定有指示,立刻去看看!」
幾名衫襤褸的兵卒趕上前查看,過了好一會兒才有一個人回來,可他吱吱唔唔地不敢說話,鄧艾覺十分氣憤,用盡最後的力氣奔上前去。
「什麼況?為何不回報?」鄧艾氣吁吁地問道。
「鄧將軍……這牌子……這……好像有些不對勁……」
鄧艾疑地掀開幾名兵卒,走到牌子跟前,只見其中的一塊牌子上刻著幾行字:此路不通,請回漢中。
鄧艾眼前一黑,一屁坐在地上,卻見旁邊的另一塊牌子上刻著幾個字:鄧艾小兒,平;漢中有路,此無門。
「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從此路過,留下買路財。」
「雁門有路你不走,絕壁無門偏要闖。」
「跳吧,跑吧,沓中就在你的腳下。」
「鄧艾鄧艾,自作聰明;自尋死路,勿怨他人。」
……
這附近共有十幾個牌子,上面全都刻著揶揄嘲笑的文字,難怪那些兵卒前來查看后不敢回報。
鄧艾暗嘆:我鄧艾一直是屯田的小,兩個月前才獲大都督的提拔參贊軍事,而這些牌子上的字,至是半年以前就刻上去的!
「蜀中真有神人也!」鄧艾心悅誠服地嘆道,趕下跪,面向沓中方向跪拜。
就在鄧艾誠心地叩拜時,徐質、戴陵和文欽等人談起路上的經歷,一致認為有人故意破壞了本來就存在的道路,並故意指示錯誤的方向,這才導致2萬大軍功虧一簣,全都在咒罵著背後的始作俑者。
幾人罵的同時也在擔心,就算蜀軍沒有截斷狄道的退路,恐怕也沒幾個人能回到金城,因為糧草已經耗盡!
此時,遠在永安的劉閃和張翼幾乎同時打了個噴嚏,兩人都覺自己耳朵熱得發燙,不過,他們都確信自己沒有染上風寒。
由於黃月英首批馴養的鴿子並不多,吳懿和姜維每人只分到了百來只,如果他們沒有要的事,絕對不會用鴿子向都傳信。
目前巫縣和東都在吳軍的手上,快馬信使幾乎沒有繞過這二城的可能,劉閃對秭歸的戰況,以及吳懿的傷勢都不了解。
「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陛下不必多慮!」張翼見劉閃整日心神不寧,於是出言開導。
「不錯,如果秭歸有況,他們肯定會放出鴿子,可朕還是放心不下!句扶和李韶未經戰陣,如果陸遜耍詐,秭歸就危險了。」
「陛下請寬心!句、李二將未經戰陣,這或許是好事。若換了其他將領,反而會中陸遜之計,正因為這二將資歷不夠,他們才會據城堅守,陸遜縱有百般狡詐又能如何?」
聽著張翼的話,劉閃確實放心了不。嘆自己好歹是大學畢業,孫子兵法也能背上幾句,怎麼就比不上那些念四書五經的「古人」呢?
劉閃暗下決心,下次見了姜維,一定要問問他從小開始學的是什麼!對了,還要讓他將諸葛亮傳授的兵法全部教給自己!哼!
。
劉閃本以為魏國朝中會發生一些或奪權之爭,沒想到的是,隨著幾位史和幾個後宮嬪妃的暴斃,一眾曹氏宗親紛紛回到自己的封地之後,司馬懿和滿寵又率大軍來到潼關和武關。
由於沒找到鄧艾的2萬大軍,又得知司馬懿卷土復來,姜維已是寢實難安。
正在此時,快馬來報,涼州方向的百姓已經全部渡過黃河,率領5千騎兵做先鋒的趙廣和牛金抓到幾十名魏卒,還活捉了魏國的鎮北大將軍文欽。
聽聞文欽被俘,姜維立刻就來了神!既然捉住了文欽,肯定能找出鄧艾的蹤跡!另一方面,皇上特別待過,一定要想盡辦法招降文欽!。
和順侯府在接連生下七個嫡子之後,終於有了嫡女。對此,老侯爺給全家做出了指示:寵。給我使勁兒寵。全家上下齊心協力一起寵。剛一出生的王姒寶對自己穿越到一個全家都疼愛的侯府那是相當的滿意。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是咱姓王,還排在了第八位。王小八!叫誰嘞?咱是王家大小姐。
穿越到惡毒倒黴的肥婆身上,明九娘哭無淚——前身想謀殺親夫卻作死了自己……醒來時家徒四壁,兒子麵黃肌瘦,相公蕭鐵策恨她入骨。彆人穿越懂醫懂藥懂火,她懂個鳥……語。起袖子加油乾,發家致富奔小康,相夫教子做誥命!蕭鐵策:為了殿下,熬過這一次……這個毒婦...........!
看慣了少年的意氣風發、青年的一往無前、中年的橫刀立馬;不如來看看老年熱血篇,既然年輕人講武德,那就別怪老夫了。 張三峰魂穿綜武世界,成了武當祖師爺張三豐。 此時正值張翠山被五大門派逼得自裁。 張三豐看著張翠山夫婦的屍體,搖了搖頭,歎道:“翠山,你糊塗啊,是正是邪還不是為師說了算!” “師父,您的拂塵。” 張三豐:“拂塵?什麼拂塵?劍來!” “師父,節哀順變!” 張三豐:“沒錯,順便讓別人節哀。” ………… 至此,武當的老神仙背劍下了山,江湖震動。 上官金虹:“張真人下山了,讓弟兄們都收著點。” 獨孤求敗:“江湖變了,照你所說,我是該出去看看了。” 天池怪俠:“張真人乃天人也!” 王重陽:“有張真人在,武當無怪乎泰鬥之名。” ………… 當張三豐做完了一切之後,看著那片遙望無際的大海,眼中戰意浮現:“大海的那邊是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