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134章 兵退洈水

《回到三國做劉禪》第134章 兵退洈水

朱然懼怕蜀軍的床弩和更加遠程的投石車,他緩緩靠近后,這才發現蜀軍只裝備了普通的連弩和蹶張弩,於是大膽地將投石車推至預定位置。

幾塊巨石翻滾著撞破蜀軍大寨的圍欄,朱然、丁奉各領一軍殺向大寨,蜀軍用連弩和強弓堅決抵擋。然而無數的吳軍如蝗蟲一般向缺口撲來,其數量實在太多,蜀軍只得下部分兵卒抵擋斷後,主力棄寨而退。

眼看蜀軍就要淌過洈水,潘濬的5千兵馬卻在對岸阻截,蜀軍只好再次退回寨中,幸得吳軍還未完全攻陷營寨,高翔和傅僉只得各領一隊人馬,分別往兩翼撤走。

蜀軍退走時並未慌,雖然分別遭到朱據和孫桓的阻截,其盾牌手和弓弩手配合十分默契,並未到巨大的損失,陸遜不由得佩服,姜維確實是治兵有方。

在陸遜的旁,一名普通的兵卒目如炬,盯著一隊打著姜維旗號的敗退蜀軍,似乎在尋找自己的目標。

「不必找了!姜維肯定不在這裡!」陸遜自信地說道。

幾名將領滿臉的疑,陸遜補充道:「如果姜維在這裡,絕不會出現這種失誤,蜀軍打著姜維的旗號,不過虛張聲勢而已。」

「丞相說得不錯!蜀軍這是蓋彌彰,他們打著姜維的旗號,正說明姜維不在軍中。如果馬將軍真中了他,估計他正躲在某療傷吧?」孫韶說道,幾名將領無不點頭以示贊同。

Advertisement

「那支箭確已中姜維左臂!馬某沒必要說謊!那支箭的箭頭經過特殊理,我能保證:姜維非死即殘。」

「既然如此,馬將軍為何如此張?」

「不是張,我只是想看看,姜維是否會斷臂求生。」

「好!如果再遇到有蜀軍前來阻擋,如果他們再打著姜維的旗號,本相就相信馬將軍之言!若是如此,本相必定表奏聖上,為馬將軍請功!」

「不必!馬某隻忠於潘將軍!無心仕途!」

「潘將軍乃是我吳國的平東將軍,他麾下有如此忠義的良將,實乃吳國之幸!哈哈哈!」

幾人說話間,傅僉和高翔各自引一軍,沿洈水的上、下游分別退走,孫桓和朱據追出好幾里,卻因蜀軍進退有方,難以擴大戰果只得退回。

由於武陵郡的整地勢比長江一線平坦得多,敵我雙方大規模的兵馬調很難逃過對方哨探的眼睛,因此難以使出妙的伏兵戰或分割包圍戰,非常適合雙方的陣戰,或主力的大兵團會戰。

正因為如此,陸遜的先頭部隊、主力部隊和后隊相距僅半日路程。陸遜自知鬥智會輸給姜維,他此番來到武陵郡,最想要的就是與蜀軍正面決戰,他得知姜維極有可能重傷不治,其求戰的心理就更加強烈。

探馬來報,蜀軍的主力正在澧水岸邊的充縣,並且有越過猛河往遷陵方向移的跡象。得到此消息后,陸遜滿腹的疑:蜀軍此舉到底有何用意?

Advertisement

從秭歸、信陵一線蜀軍的部署來看,這是典型的防型布局,如果蜀軍因為姜維病重要撤回國,他們北上走建始、東一線更加穩妥,為何要選擇南下?

如果探馬沒有看錯,蜀軍的主力往武陵郡的西南部移,難道他們想進南中的牂柯郡?難道蜀國的南中又有叛?若是如此,為何沒有細作回報?

或許是陸遜被姜維打怕了,就像司馬懿被諸葛亮打怕了一樣,只要有一點點想不的地方就不敢冒進。

陸遜讓洈水對岸的潘濬緩慢前行,自己引大軍渡過洈水后立刻下寨,然後讓后隊的胡綜、周魴嚴加註意敗退的傅僉和高翔,並讓探馬分佈到武陵各地,務必查清蜀軍的一舉一

幾日後,探馬報來武陵郡蜀軍的詳細部署:洈水以西30里的渫水一線有大批的蜀軍阻攔,再往西的溇水和澧水也有蜀兵阻截;蜀軍的主力仍在澧水以西的充縣,另有數萬武陵郡的百姓正往猛河方向遷徙。

至此,陸遜總算弄清了蜀軍的意圖:姜維在洈水至充方向,自東向西部署了4條阻截線,原來是想將武陵郡的吳國百姓遷到牂柯郡或趾郡。由於百姓的行速度很慢,姜維設置層層阻截,不過是為了爭取時間罷了。

陸遜的12萬大軍不過是吳國總兵力的13,而武陵郡的9萬蜀軍卻是蜀國的23以上。在陸遜看來,蜀軍在四條河沿線分段阻滯自己的大軍,這是不得已,因為蜀軍絕不敢用主力與自己決戰。

Advertisement

徹底弄明白之後,陸遜令潘濬的部隊為前鋒,然後親率主力往渫水而去,試圖擊潰蜀軍的第2條阻截線。

渫水兩岸,正當潘濬和蜀將廖化、張嶷隔河相對時,姜維和陸遜幾乎同時收到「曹叡遇刺」的消息。

據細作回報,魏皇曹叡在出巡狩獵時被劉般刺殺亡,而這個劉般,正是前幾天才叛吳歸魏的鶴峰縣縣令。

劉般,乃是劉闡之子,劉璋之孫。

當年,劉璋降蜀后被遷往南郡的公安任職;孫權復得荊州后,劉璋又降吳,孫權以劉璋為益州牧,駐秭歸;劉璋去世后,孫權又以劉璋之子劉闡為益州刺史,駐秭歸。

由於益州一直被蜀國佔據,劉璋和劉闡的「益州牧」和「益州刺史」本就是虛職,二人為降將只得忍氣吞聲。

在這之後沒多久劉闡就去逝,其子劉般被任命為武陵郡鶴峰縣縣令,其族兄劉蓮率兵謀反被誅,劉般自此斷絕了恢復西川基業的念想。

劉般為劉璋的後代子孫,恢復西川基業無可厚非,蜀軍兵進武陵郡,其叛吳歸魏也說得過去,但他一個小小的縣令,如何能到魏國的重?如何能接近並刺殺曹叡?這其中的事絕不會那麼簡單。

曹叡遇刺亡后,他年僅3歲的養子曹芳繼位,大將軍曹爽、驃騎大將軍司馬懿為輔政大臣,朝中舊臣、舊制並未更改。

讓人匪夷所思的是,曹叡的首還未下葬,司馬懿和滿寵就率30萬大軍分兩路南下,直和壽春而來,揚言要為先皇復仇,不踏平吳國絕不北還。

另一方面,經輔政大臣曹爽和司馬懿的推薦,鄧艾被升任為征西大將軍,率兵10萬西出潼關,直奔大散關而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