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遊戲競技 皇帝游戲:sss難度我推演一切 第145章 冒頓之計,調虎離山

《皇帝游戲:sss難度我推演一切》第145章 冒頓之計,調虎離山

而事實上。

大夏眾人猜得并沒有錯。

此刻。

匈奴大營中。

三日連番的試探之后。

匈奴眾人原本嚴肅的神,也緩和了不

臉上總算不再是愁眉苦臉的,帶上了些許笑意。

“三天的試探,也差不多清京城的底細了。”

虎皮大位之上,冒頓略帶放松的躺坐其上,環顧兩側一干匈奴首領:“各門的況如何?”

一句之后。

渾邪王應聲出列:“單于,德勝門目前,由大夏天子李燁坐鎮,有一萬大夏守軍!”

休屠王也是拱手:“單于,朝門目前,由大夏司空曹坐鎮,有一萬大夏守軍!”

其余匈奴首領,也是紛紛出列。

“崇文門由太尉司馬懿坐鎮,亦有一萬守軍!”

“……”

當眾人匯報完九門況后。

冒頓瞇著眼睛,臉上笑意更甚:“此番布置,倒是和那慈禧,宇文化及所說布防況大同小異。”

“京城九門,皆布置一萬兵力。剩下一萬大軍,則居于中央,按兵不,及時支援。”

“只是那李燁小兒當真以為,平攤兵力,便能擋住我大軍兵鋒,何其可笑!?”

冷哼一聲。

冒頓驟然起,大手一揮,臉上已經滿是濃濃煞意:“明日一到,我大軍境!區區京城,如何抵擋?彈指可滅!”

鷹鷲一般的銳利目,直刺在場眾人:“諸位以為,我大軍,該主攻哪一門呢!?”

一句之后。

休屠王出列,施施然的一擺手,臉上滿是不住的笑意:“單于,小王覺得,既然九門兵力相同,攻打哪一門,都無所謂了!”

Advertisement

頓了頓。

休屠王咧著,卻是朗聲道:“但想那李燁小兒,屠我兩萬先遣大軍!更殺了攣鞮稽粥,殘單于左耳!此仇不共戴天!”

“所以小王以為,當以集結兵力,首誅李燁這大夏天子!”

極為罕見的是。

休屠王這一次發言,在場眾人卻并沒有任何人反對。

就連休屠王自己都是愣了愣。

環顧四周其余匈奴首領。

卻見的一向和他不對付的渾邪王點了點頭,直接起:“休屠王這次說得,倒也幾分道理。”

“單于,這李燁小兒為大夏天子,鎮守德勝門。如果我軍先行攻破此門,誅殺李燁!那這大夏諸門,必然陷,京城自然不攻自破!”

說完。

渾邪王輕笑著,瞥了休屠王一眼,隨后拱手立于中央。

一語之后。

眾匈奴首領,也是紛紛點頭。

“渾邪王說得不錯!”

“以我看,明日就要攻破這德勝門!把這皇帝小兒的頭顱掛在他京城城墻上!否則,不足以泄恨!”

眾人一言一語,皆是同意攻打德勝門。

唯獨休屠王撇著,狠狠的瞪了一旁的渾邪王一眼。

里嘟囔著,念念有詞。

明明是自己好不容易提出的計劃。

結果一眨眼,風頭又被渾邪王這廝給搶了。

聽得眾人紛紛贊同。

冒頓依舊半躺在虎皮大位之上,緩緩點頭;“你們所說的,都有幾分道理。”

“但仗,卻不是這麼打的。本單于已經決定,明日集結重兵,攻打正門!”

一句之后。

在場眾人卻是神詫異。

“單于,這是為何啊?”

“如此況下,攻打德勝門和攻打正門的難度,并沒有任何區別。”

Advertisement

“是啊,為何偏偏要舍近求遠,去攻打最南面的正門呢?”

“那正門守將岳飛可不好對付,而且那里有一萬極為銳之騎兵,貿然攻打,死傷很大啊!”

面對眾人詢問,冒頓卻依舊笑而不語。

唯獨這邊渾邪王低著頭,沉思片刻。

便猛然抬頭:“單于是想,給李燁小兒來一個調虎離山之計!?”

冒頓這才點頭,朗聲大笑:“知我者,渾邪王也!”

,冒頓來到正中央的桌案前。

這里,正擺著一張京城全貌圖。

待到眾人圍攏過來。

冒頓指著地圖,沉聲道:“你們看,這李燁小兒所在的德勝門,位于京城正北,正對我軍。而這正門,位于京城正南,距離德勝門也最為遙遠。”

“我軍若猛攻正門,當會如何啊?”

一句之后。

“正門所擁有的,乃是夏人大部分的銳騎兵!支援速度最快!”

渾邪王目:“若猛攻德勝門,不但困住了一萬騎兵!居于城中的一萬備軍,必將支援!說不定,其余八門,也將調兵力,馳援正門!”

“如此一來,兵力必將空虛!”

“到了那個時候……”

冒頓滿臉皆是自得之:“到了那個時候,吾等調轉兵鋒,直奔德勝門而去!”

“那時京城兵力,大多集結于南側正門,豈能及時馳援位于正北的德勝門!?”

“吾等圖窮匕見,便是德勝門告破之日,李燁小兒梟首之時!”

冒頓大手一揮,目灼灼。

那模樣,一個意氣風發。

“那如果,京城按兵不,并不馳援正門呢?”

Advertisement

當休屠王的聲音響起。

在場眾人齊刷刷的了過去。

那目,就仿佛在看一個傻子一般。

“休屠王,你不會說話,就不要說!”

冒頓沒好氣的瞪了休屠王一眼,當即是笑罵道:“若李燁按兵不,那吾等直接攻下正門不就完了!?”

“蠢笨如豬,愚不可及!這點道理都不懂!?”

“要不是你和本單于一起長大,同手足,本單于非宰了你不可!給本單于坐下,閉!”

休屠王上嘟囔幾句。

便坐下不復多言。

于是乎。

一連三日。

冒頓集結十五萬重兵,猛攻正門!

岳飛和背嵬軍雖勇。

卻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在匈奴人陣亡數以萬計,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后。

門也是岌岌可危。

門下,遍地可見殘肢斷臂,河。

就連城墻上,城門外,斑駁的跡。

讓正門,了一片人間煉獄。

好在,城中一萬備軍,及時支援。

門的況,才算是穩定了下來。

三日之后的夜晚。

依舊是大夏大營。

李燁向眾人。

雖形勢危急,卻神輕松:“正門的況如何?”

岳飛搖了搖頭,神凝重:“不容樂觀,雖然城門是守住了。”

“但那匈奴人就像是不要命了一般,三日下來,死傷足足兩三萬人,依舊悍不畏死!向著城門沖擊!”

“我軍傷亡也不低,一萬背嵬軍亦折損兩三千人,三日的沖鋒下來,剩下也大都人困馬乏。”

“前來支援的大軍倒是傷亡不大,但也是極度疲勞。”

十比一的戰損比。

看上去,或許是一個妙的數字。

或者說,這三日乃是一場大勝。

但眾人知道。

這打仗,可不是這麼算的。

夏軍人

而匈奴眾。

匈奴攻城,占據著主權。

完全可以,以逸待勞,番上陣。

一直保持著一個比較好的神狀態,戰力也并不會損耗太多。

但大夏可不一樣了。

九門的況決定了。

各個門,都要委派至八千人鎮守!

所以說,能支援的就那麼多,眼下幾乎都是在正門了。

連番作戰的況下。

無論將帥,本是得不到任何的空閑。

一直保持著高度集中的狀態。

久而久之,人困馬乏。

此消彼長之下,面對著依舊力充沛的匈奴人,自然更難抵擋。

在場眾人都知道,再這樣下去。

自然不是什麼長久之計。

見得皆是稍顯疲態的眾人。

李燁抬頭,向眾人:“諸位覺得,這匈奴人為何一反常態,猛攻正門?”

“甚至不惜付出如此慘重的代價,也在所不惜?”

眾人相視一眼。

片刻之后,便是齊聲道:“陛下覺得,匈奴人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用的疑兵之計?”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