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吃瓜貴妃的自我修養 第136章 137:慫恿二妃打一架

《吃瓜貴妃的自我修養》第136章 137:慫恿二妃打一架

(4, 0);

  第136章 137:慫恿二妃打一架

  韓錦儀心中翻騰不斷,一時間心沉重,太后還未回宮就已經手進來,等回宮後還不知道會鬧出什麼事。【,無錯章節閱讀】

  想到這裡又看著雲昭,思量著慢慢開口,「雲昭,你京晚,可知道太后娘娘與皇上之間的關係?」

  怕雲昭不太清楚這裡頭的干戈,等太后回宮吃個大虧。

  「知道一些。」宋雲昭點點頭,「不過也有很多不知道的地方。」

  韓錦儀嘆口氣,「我就想著你可能有些事不太清楚,所以借著這次事的機會跟你說清楚,免得你被人算計了去。」

  「你不來我也打算過一日請你過來。」宋雲昭笑道,「咱們倆想到一塊去了。」

  韓錦儀也樂,知道雲昭心裡有打算也不覺得奇怪,便輕聲跟說道:「說起來咱們這位太后娘娘跟一般做母親的不太一樣……」

  宋雲昭聽著韓錦儀的敘說大部分跟在書中看到的一樣,但是也有一些不太一樣的地方,書中的角度是主視角,現在是從旁觀者視角去聽,宋雲昭心中對太后這個人的印象更立了一些。  𝕊тO.ℂ𝓸м最新最快的小說更新(5,0);

  總來說,這是一位跟蔡氏不相上下的人,當然相對來說太后只有皇上這麼一個孩子,而蔡氏卻有三個,蔡氏對的厭惡點是因不是個兒子,太后對兒子的不滿是因為兒子不能幫著得寵,不能幫著在宮裡拿到更好的位份。

  有一點是共通的,那就是這二人都是極其自我的人。

  這樣的人最難相,極其執拗。

  而且,太后能在先帝時倖存下來,還把皇帝養長大,要說一點本事沒有那是不可能的,可能太后的技能點沒能點在爭寵上,但是你不能說這個人沒本事。

Advertisement

  這就很難辦。

  「總之你要小心一些,太后娘娘與皇上爭端頗多,而你又是宮裡最得寵的妃子。」韓錦儀擔心地說道。

  宋雲昭點點頭,「你這樣一說我就明白了,放心吧,我知道怎麼做。」

  宋雲昭雖然覺得太后難搞,但是只要皇帝站在這邊,就一點不怕。

  而且皇帝明顯有這個傾向,是打算要借後宮之手制太后,從壽慈宮發生的事來看,想要從莊妃以及婉妃那邊借勢是不可能的,那就只剩下舒妃。(5,0);

  只是舒妃這個智商時高時低,不是個可靠的盟友,此時的秦溪月在皇帝心中可沒有多重的分量,所以皇帝最終還是得讓自己上。

  上是要上,但是以什麼姿勢上,這得說了算。

  「那我就放心了。」韓錦儀長舒一口氣,「這次壽慈宮的事鬧出來的靜不小,想來已經傳到了外朝,還不知道會鬧出什麼事來。」

  宋雲昭聽出了韓錦儀的言外之意,皇上年前年後沒做小作,要削弱兩位相爺以及朝臣轄制他的權利,其實矛盾已經變得十分尖銳。

  現在能有機會給皇帝添堵,他們自然樂意去做。

  別看右相因為舞弊案吃了排頭丟了臉,賑災一事又讓他撿回臉面,但是與皇帝掰手腕他未必就會想著讓一步。

  爭權奪勢便是這樣,一步退,步步退。

  皇帝的子宋雲昭知道,不會願意被朝臣制,是個掌控極強的帝王,而先帝到了晚年已經不務正事,朝中大權就握在兩位丞相手中,所以想讓他們把權利徹底出來,不要說丞相自己願不願意,那些簇擁在他們邊的人就不會同意。(5,0);

Advertisement

  宋雲昭看著韓錦儀,略有深意地說道:「皇上如今可不是初登基時,去年舞弊案一出,倒是讓皇上收了一批天子門生,過些年,這些人的前程就不好說了。」

  天子門生,自然是盡忠皇帝,跟左右二相兩派人馬沒有干係。只要能從這人的關係網中掙出來的人,將來在朝堂上必有一席之地。

  韓錦儀聽了這話面上的笑容鬆緩幾分,「是啊,皇上識人善用,也是學子們的福氣。」

  可得跟爹好好說說,可不能輕易摻和皇帝跟兩相的事

  韓錦儀也沒有久呆,與宋雲昭閒聊一會兒就起告辭,宋雲昭送到殿門口這才折回來。

  於嬤嬤這才上前說道:「主子,奴婢讓人去看了,壽慈宮那邊六尚局已經開始手修葺了。」

  宋雲昭笑,「這回作倒是快得很。」

  「不快也不行,陛下的旨意他們就算是心裡不舒服,可也不敢在這樣的事上做手腳。」於嬤嬤也笑著說道。

  「大概得修幾天?」宋雲昭又問道。(5,0);

  於嬤嬤搖搖頭,「這個奴婢沒有問,不過按照六尚局以前的速度,怎麼也得五六天。」

  「那這個速度可不快,太后娘娘回宮的日子不會太遠,他們修這麼久,那殿中的事宜又得拖到什麼時候?」

  檐角塌了好大一塊,不只是外面修復,殿中也得修復,修復之後還要刷牆布置薰香,這些都需要時間。

  「這就要看六尚局那邊怎麼周全了,不過宮正這人做事一向有自己的主張,想來有辦法的。」於嬤嬤道。

  宋雲昭知道真正的歷史上,六尚局與宮正司的關係與書中不一樣,書中宮正司統領六尚局,而歷史上是六尚一司各司其職。

Advertisement

  現在嘛,作者寫大雜燴了,不管是宮正司還是六尚局都了。

  想起宮正瑜,宋雲昭當初見時就覺得此人不好相與的人,不只是能屈能,而是做事有自己的一套系,這樣的人很難會被外界影響,別人也難以輕易撼的地位。

  不過,眼下瑜既沒有利益往來,也沒有私人爭端,勉強算是和平相,至於以後如何,得走著看了。(5,0);

  「舒妃娘娘那邊可有什麼靜?」

  「也是奇了,這次出了這麼大的事,翠微宮居然安穩如山,一。」於嬤嬤笑著說道。

  宋雲昭樂了,「去年舒妃可沒吃了虧,這是學聰明了。而且事關太后,舒妃應該是有自己的打算。」

  「主子說的是。」於嬤嬤笑著點頭,「那壽慈宮那邊的事還要盯著嗎?」

  「把人撤回來不用盯著了。」宋雲昭搖搖頭,「如今舒妃袖手不理,婉妃跟秦婉儀都病了,只剩下一個莊妃,想來壽慈宮那邊的事,莊妃必然不會假手人。」

  想要借太后的手,莊妃肯定不會對壽慈宮的事不管不問,現在的累都是將來在太后面前邀的功。

  於嬤嬤聞言臉也不太好看,輕聲說道:「莊妃娘娘這是針對主子來的啊。」

  宋雲昭淺淺一笑,「也沒什麼怕的,莊妃如意算盤打得響,但是能不能得償所願可不一定如所想。」

  就太后那種子,可不是誰能輕易說收買的,這種人永遠以利益為上,今日對著人笑,明日就能下刀。(5,0);

  跟這種人合作,無異於與虎謀皮。

  壽慈宮的事果然在前朝引起了不的爭端,好在皇帝決斷下得快,下旨親自接太后回宮,皇帝親自前往行宮,左右二相還能說什麼?

  皇帝出行的前一晚來忘憂宮過夜,兩人也沒做什麼,覺到皇帝的心不是很好,似乎在抑著些什麼。

  能理解,每次見蔡氏也是這種心,甩不掉掙不還是時時刻刻與斗,長年累月如此,那種煩躁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

  那天一早,宋雲昭起送封奕離開,離開前,手抱了抱他,「我等皇上回來。」

  現在還記得皇帝看的眼神,讓覺得那一刻的他有點陌生。

  皇帝一走,後宮的氣氛也能覺到有些不一樣了,養病的秦溪月已經病癒,這兩日總是在後宮串門子,如此勤快真是令雲昭佩服。

  婉妃不一樣,病還未痊癒,福宮宮門閉,一副萬事不理的姿態。

  倒是莊妃格外的活躍,不止盯著壽慈宮的修繕,還設了個茶宴請後宮諸人前往喝茶,雲昭以不適拒了。(5,0);

  舒妃也沒前去,婉妃養病,陸知雪連個藉口都沒找,只說是對茶無甚喜好,不擾了莊妃雅興。韓錦儀跟馮雲瑾不像是陸知雪的子這麼尖銳,倆人不好拒絕,只能赴宴。

  等第二天,韓錦儀跟馮雲瑾就來了忘憂宮,聽倆人一說,宋雲昭才知道莊妃設宴為的是給太后娘娘接風洗塵一事。

  「皇上並未有旨意下來,莊妃娘娘倒是賢淑得很,不愧是後宮第一賢德人。」

  宋雲昭看著韓錦儀,大概是真的被氣到了,以子能說出這話可不容易。

  馮雲謹在一旁補了幾句,「婕妤有所不知,莊妃娘娘這個接風宴是想要各宮湊些銀子出來,不只是要擺宴席,還想給太后娘娘準備一件見面禮。」

  宋雲昭:……

  不愧是莊妃!

  「你們都答應了?」宋雲昭看著二人問道。

  韓錦儀嗤笑一聲,「張口就要一人出一百兩,這可真是好賢惠啊。」

  宋雲昭也給驚到了,「一百兩?」(5,0);

  妃位每年的俸祿是三百兩,貴嬪每年是兩百兩,貴人一年的俸祿才一百兩,更不要說位份更低的,像是人才人充等人,一年也不過五十兩三十兩的收

  當然除了每年的基本工資之外,趕上重大節日、嬪妃過生日或者生孩子,皇上都會有額外的賞賜,有時是直接發錢,有時是賞賜珍貴寶,至於賞賜多就看皇帝心了。

  但是這些晦收是不固定的,畢竟像是宋雲昭這樣直接跟皇帝哭窮的,大概開國以來獨一位。

  除了皇家收之外,還有嬪妃娘家補,但是娘家補也有多寡,而且嬪妃要維持平常的花銷,除了裳首飾等消費,還有上下打賞宮人也是一筆大開銷。

  除了這些之外,能剩下多銀子?

  三妃不會將一百兩看在眼中,但是其他嬪妃呢?

  拿著雲昭舉例,只靠著月俸活得很艱難,不要說去膳房隨意加餐,便是想要多做一件漂亮的裳打件首飾都得仔細衡量。

  現在有皇帝的補,再加上進宮前的小金庫,後續還有謝家那邊的銀子,這日子才過得舒服。有這些收,別人未必有。(5,0);

  莊妃張口就要一百兩,滿宮上下加起來這麼多人,得湊多銀子,擺宴席能花多,剩下的錢拿去給太后買接太后儀駕的禮,買什麼樣得花這麼多錢?

  這禮由莊妃送上去,太后也只會記住莊妃獻禮,後宮嬪妃就算是出了錢,也只給莊妃抬了轎子。

  難怪韓錦儀的臉這麼難看,不是拿不出這筆銀子,但是這銀子不想出。

  「婕妤也沒想到吧?」馮雲瑾點頭說道。

  「是沒想到。」宋雲昭嗤笑一聲,「莊妃娘娘真是好大的手筆啊,你們答應了?」

  馮雲瑾搖搖頭,「當時確實有人應了,不過嬪妾與韓貴嬪還有其他幾位並未應下。」

  「那怕是要得罪莊妃娘娘了。」宋雲昭笑道。

  「得罪便得罪。」韓錦儀冷笑道,「我也不是拿不出銀子,但是有了這一次就會有下一次,此例不可開。」

  「的確如此,再說給太后娘娘接駕,宮裡也有章程在,何必如此大費周章,歸結底還是莊妃娘娘想要討好太后,卻要我們出罷了。」馮雲瑾的語氣也有些不善起來。(5,0);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