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順帝這一,殺劉宗敏這口鍋,就算是背下了。
這便是猜疑的可怕。
而比猜疑更可怕的,是建立在猜疑之上的猜疑鏈。
按照正常的邏輯,劉宗敏暴斃,兩軍應該是同仇敵愾,一起尋找真兇報仇。
然而劉營卻因為懷疑是順帝殺了大將軍,於是本能的採取自保策略。
順帝一看劉營收自保,自然就懷疑他們是要跑。
這種你懷疑我,我懷疑你的局面,自證清白已經沒有了任何意義,也本不可能做到。
而且站在順帝的角度,劉宗敏一死,我不放心你們,於是兼并你們就了必然的選項。
不兼不行,沒得選。
這口鍋,是不背也得背了。
於是這時候,懷疑進一步升級。
劉營諸將一看,順軍大規模調,要包自己的餃子。ζ°.XX.
那還懷疑什麼!
大將軍就是順帝殺的!
順帝要兼并劉營,穩固帝位。
局面發展到這一步,那還有什麼可說的。
跑吧!
打是不可能打得過的,人數沒人家多,實力沒人家強。
最關鍵的是,他們本沒有心氣去對抗順帝,那可是一個比大將軍還要強悍的存在。
劉營早有準備,大順軍一調,他們便打開城門奪路而逃。
但他們也就跑了城外的七營人馬。
城的尚未出城的兩營半人馬連同還未來得及轉運的七千萬兩白銀,全被順帝親率騎兵堵在城。
被堵的劉營人馬眼看逃跑無,只能放棄反抗,繳械投降。
雙方並未發生激烈戰鬥。
二十萬人馬只堵了五萬,剩下的十五萬如同水銀瀉地,分了七八個方向,急速向南躥逃。
順帝沒有明目張膽的追殺,因為這是訌,絕不能公開化。
於是他只得一邊收攏降兵,一邊發布聖旨,稱劉宗敏被前朝飛魚衛餘孽刺殺,劉彪率領劉營南下前往支援霸州戰場,以徹底剿滅以沈煉為首的飛魚衛餘孽,為劉宗敏復仇。
同時封劉彪為常侯,討逆大將軍,其餘諸將也都給了封賞。
誒,這就是政治。
特別好玩。
沒跑了,死。
跑了,一方諸侯。
不得不說,順帝這一波雖然虧的底掉,但他的應對卻是正確的。
外界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只知道大軍調過來調過去,然後劉彪便領著十五萬大軍南下去了。
支援霸州戰場的說法,完全是合合理。
至於劉彪那邊,順帝給了臺階,他們自然也是就坡下驢。
否則的話,追過來的就不是封賞,而是順帝不計代價的圍追堵截了。
公開訌,無論對於順帝還是劉營諸將,都是下下之選。
於是一場順軍部的大訌,就此「和平」收場。
順帝經此一事,失去了一員大將,也失去了十五萬能戰之軍,力量大幅度被削弱。
……
然而這件事的餘波,卻還未結束。
因為訌平息之後,順帝馬上也面臨了一個和劉營諸將相同的困。
那就是誰殺了劉宗敏?
前朝餘孽?
亦或者……丞相李巖?
陽間在發展,地府在進步,鬼差已經不再稱呼為鬼差。而是有個相對時尚些的稱呼“公務員”。吾乃毛淩,前世伏魔毛家弟子,做了近百年公務員,因偷食香火被貶入陽間飽受七情六欲之苦。且看我如何,尋找生辰簿,探尋母親之謎,一步步化解前世的愛恨情仇!
老爸死去的那天,客棧裡來了一個紅衣女人,她說今天是我和她的洞房夜……
一張極其普通,又極其特殊的“錄取通知書”,一個沒有名字的“大學”。 極度厭惡學校的普通少年尹曠,因為一紙“通知書”來到這個所謂的“大學”。 然後,他才覺得,以前他所厭惡的學校,簡直就是天堂。 在這個“大學”裡,尹曠活著的唯一目標,就是拿到那張該死而血腥的“畢業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