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亡後歸來 第一百一十六章 推給李氏

《亡後歸來》第一百一十六章 推給李氏

云妃為難的收住話,似乎不知道后面的事該不該說。

蘇緋突然覺得云妃后面要講的話一定不簡單,否則就不用如此大費周章,故意說一半留一半的吊人胃口了。

“說下去。”宋凌俢的好奇心果然被勾了起來

“宮人回報,說看見這人后來去了賢宮,見的不是妃,而是......丞相夫人,從這人和丞相夫人的對話看來,羅小姐的死應該只是丞相夫人聯合李家陷害丞相府三小姐的其中一環,而丞相夫人之所以陷害三小姐是因為不久前三小姐曾在大街上與四小姐起沖突,兩人還打賭誰輸便跪著跪回丞相府,四小姐因此雙落下殘疾,丞相夫人咽不下這口氣才決定設計要三小姐的命。”云妃小心翼翼的說道。

一番話,徹底顛覆了蘇緋的印象。

云妃剛進來的時候,蘇緋還以為云妃想用這種方式吸引宋凌俢的注意,還在心中暗罵愚蠢,來的不是時候。

可現在才發現,云妃的目的本沒有那麼簡單。

如果沒猜錯,這書房里一定安了云妃的眼線,否則云妃也不會出現得那麼及時。

李慶延才一認罪,剛想說出是被人利用的,云妃便立刻出現。

云妃先吊足宋凌俢和在場所有人的胃口,再把事實款款說來。

簡直讓震驚和憤怒的效果通通加倍。

Advertisement

說話的方式也非常有技巧,。

分明是算準時機來落井下石的,一開口卻先幫蘇靜了嫌疑,說那人見的不是蘇靜

這樣不僅讓人覺得不是為了爭寵才來,還為后面的話多了幾分可信度。

至于這人見的究竟是蘇靜還是李氏又有什麼關系

李氏是蘇靜的親生母親,做出這種傷天害理的事,蘇靜也別想獨善其

再加上云妃口口聲聲稱李氏為丞相夫人,無非就是想讓丞相府和這件事徹底扯不清關系。

蘇靜能坐上妃位,除了的努力,最大的原因就是有丞相府這個靠山。

如果李氏設計這一切的罪名被坐實,羅家一定會因此怨恨丞相府,并想盡一切辦法給羅琦麗報仇。

羅太傅雖說沒什麼實權,卻好歹是一品大員,手下門生眾多。

就算不能徹底打擊掉蘇德言,也能給蘇德言帶來不麻煩。

而蘇德言也則因為這些事厭惡李氏。

憂外患,倒要看看蘇靜今后要拿什麼和爭。

李慶延本就想將一切事推給李氏,沒想到他還沒說完就被云妃搶先一步。

云妃的小心思他不是看不明白,只是這件事由云妃這個局外人來說,反而更能讓人信服。

既然是雙贏的事,他又何樂而不為

想到這里,他趕接下來:“皇上明鑒,微臣剛剛要說的也正是這件事,李勇之所以會犯下如此大罪純屬護妹心切,真正設計這一切的人并不是他,而是丞相夫人,微臣教無方甘愿罰,也愿親自將小押赴刑場,只求皇上開恩饒了李勇一命。”

Advertisement

李慶延果然順著云妃的話把所有責任都推到了李氏上。

李氏雖說是丞相夫人,可在他心里永遠都比不過一個兒子重要。

而他從頭到尾都沒提起過李敏兒,很顯然,李敏兒已經是棄子了。

羅太傅本就覺得羅琦麗死得萬分委屈,如今又聽這一切都是因為蘇德言家中不和引起的,不心頭滴

“皇上,丞相管家無方導致后院失火,殃及的卻是微臣的兒,微臣兒死得實在冤枉,皇上今日若不能給微臣一個代,微臣這條老命也不要了,直接撞死在這書房里去黃泉路上陪麗兒。”羅太傅凄凄的抹了把老淚。

見他竟然以死相,蘇德言只覺得整個人天旋地轉。

他本以為幫蘇緋嫌疑就行了,沒想到事卻會演變這樣,甚至比原來的還嚴重。

云妃說這番話的目的他當然明白,為的就是借此打擊蘇靜

可他能怎麼辦

他如今不得殺了李氏這個賤婦,要是沒有,哪來那麼多破事。

“皇上,甜兒和緋前不久的確曾發生過爭執,甜兒跪回丞相府導致今后將不良于行也是事實,可李氏竟然會為了這種事要殺微臣的兒,此心歹毒,其罪當誅,微臣若是早知道一定會盡全力阻止,可李侍中不僅不阻止李氏的行為,還助紂為,不僅殺了羅小姐,還想把一切嫁禍給緋,李侍中就算不是主謀,也絕對是不可饒恕的從犯。”蘇德言深思慮后說道。

Advertisement

他能坐到今天的位置,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

既然所有人都想把罪名推到李氏上,那他再補一腳又何妨

重要的是,李慶延想拖他丞相府下水,他就偏偏不讓李勇罪。

一句話不僅凸顯了李氏的歹毒,更將自己和羅太傅拉了統一戰線的害者。

到最后該死的只有李氏和李勇,自己撇得一干二凈。

蘇緋看著這幾個站在權力巔峰的人絞盡腦為自己取得最大的利益,不心中冷笑。

這時候最為難的人應該是宋凌俢吧。

羅太傅是苦主,羅琦麗也的確死得委屈,這事要是理得不好一定會引發怨言。

李家雖說沒落了,李慶延也不再是丞相,可李慶延就只有兩個兒子。

大兒子李武命薄,如今就剩二兒子李勇,要是連李勇都死了......

狗急了都會跳墻,更何況李慶延還絕非等閑之輩。

至于蘇德言......

這件事雖說是由丞相府后院起火引發的,按理說蘇德言應該負最大的責任。

可偏偏如今朝中能和玉璇璣抗衡的也只有蘇德言了,要是罰了蘇德言,豈不是讓玉璇璣一人獨大

這絕對不是宋凌俢想看到的局面。

怎麼理都不對,又不能放著不理,倒想看看宋凌俢會怎麼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

“九千歲認為這事應當如何理”宋凌俢沉思了片刻,干脆將這個燙手的山芋丟給玉璇璣。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