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膈應人的並不是父母在財產分配上的不公,而是財產分配 贍養義務上的雙重不公。
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想什麽好事呢?
羅康肯定不會讓這兩種不公同時發生在自己上。
羅父羅母聽出了羅康的意思,他們沒有給財產,以後在養老問題上也就不要指。這聽起來很公平,但又讓他們的心裏非常不是滋味兒。
兩位老人在心歎息不已,在潛意識裏,他們其實是指著老了以後由兒來照顧的。兒子心的很,哪能照顧得好他們?更何況他也沒什麽耐心。如果有一天他們老的不了了,兒子能好好的照顧他們兩天就算不錯了,第三天肯定就要不耐煩。兒媳婦就更是指不上了。回來這兩年多,這兒媳婦什麽脾,他們早就清了。
想象著以後他們倆躺在床上行不便,兒子和兒媳婦各忙各的,一天能不能按時提供三頓飯都不好說,更別說端屎端尿洗之類的活了。到時候,他們倆得變什麽樣啊。
想著想著,羅父羅母不有點悲從中來,看著羅康的眼神甚至帶上了懇求。
羅康大概理了理他們的心路曆程,忍不住在心裏翻了個白眼,繼續教育一家人。
“爸,媽,你們也別顧著心疼我哥,該使喚使喚。也讓我哥學學怎麽做一個大孝子。讓他跟張大哥學一學。當初張大爺生病,癱在床上那麽幾年,張大哥和大嫂是怎麽照顧的?你們沒事跟我哥念叨念叨。人家張大哥一力承擔起了照顧老父親的責任,一點也沒指他姐姐。當時張大姐也就偶爾回來一趟,給買點營養品,陪著聊幾句天,連洗洗涮涮這些事都用不上,張大嫂就都做了。後來張大爺去世,張大姐出錢給買了裝裹裳,張大哥都不同意,愣是把買裳的錢還給了大姐。人家張大哥說了,‘我爹有我這個兒子呢,養老送終就是我的事,買裝裹裳肯定也是我買,讓我姐買算怎麽回事兒呢?那不是讓別人我的脊梁骨罵我不孝嗎?’當時咱們全院都誇張大哥有孝心,誇張大爺和大媽養了個好兒子。”
“人家張大哥還是群眾眼裏的大老呢,沒讀過幾年書,沒文化,但人家有孝心,是個大好人。我哥,好歹當過多年的兵,到國家和軍隊的悉心栽培,轉業回來好歹也是個小幹部,總不能覺悟比張大哥還低吧?我嫂子,之前是軍嫂,現在是幹部家屬,供銷社的售貨員,正式工,覺悟肯定也不能低啊。他們要是對你們不好,你倆直接找到他們單位去,讓單位的領導給你們評評理,問問他們,是怎麽教育自己職工的。他們肯定得給你們一個代。”
“你們倆不用擔心,以後養老肯定沒問題,我哥和我嫂子一定會好好孝順你們的。他倆要是敢對你們不好,你們要是不好意思去找領導要說法,我替你們去。花著爹媽的錢,住著爹媽的房,卻不贍養爹媽,不管到哪兒他們都沒理。”
羅父羅母:“!!!”
張紅英:“!!!”
除了不在狀態的羅平,別人都聽出話裏的不善了。
這可真不是個善茬兒。
其實羅康也不是真的推崇這位張大哥,這就是個極端大男子主義者。人家張大姐給父母買裝裹服,也是想盡盡孝心,結果這家夥愣是不讓,因為這會有損他作為兒子的尊嚴和名聲。平時掛在上的話就是,“這事兒要是傳出去,我的臉往哪兒擱?”
而張大哥維持自己臉麵的代價,就是張大嫂累死累活的伺候公婆。他一個大男人,做的最多的就是皮子,活都是張大嫂幹的。
但張大哥也不是全無優點,反正張大嫂忙裏忙外心甘願。因為家裏的活都是幹,張大哥賺的錢也全都任由花,買服買首飾,張大哥統統不管,反正錢都在張大嫂手裏,你就算著點,留夠過日子的錢,別讓一家人肚子,就可以了。
而且,張大哥的孝心不表現在對待自己的父母方麵,對待嶽父母也是一樣,從不阻攔張大嫂買東西回娘家,不阻攔給娘家生活費,不阻攔幫娘家幹活。
羅康覺得,這些不阻攔的前提是,活反正也不用張大哥幹。
雖然不是真的欣賞他,但是用他的輝事跡來教育羅平,那可是相當足夠了。
全家人一聽提起張大哥,臉都不是太好。
其實本質上來講,羅平和張大哥是同一類人,都是甩手掌櫃嘛,除了工作,往家裏拿工資,其他萬事不管。隻是人家張大哥比起羅平,還是多了點擔當。張大嫂比起羅大嫂,更多了幾分孝心和隨和。
就是這點小小的差別,導致這兩對看起來很像的夫妻,其實完全不一樣。張家夫妻倆是好的,而羅家小夫妻,是很差的。
羅康繼續笑著說道:“唉呀,今年你們一定過了個喜慶年吧。小平房變樓房,住房條件變好了,麵積變大了,而且養老問題也徹底說定了,以後都無後顧之憂了,我真替你們高興。對吧,大嫂?”
笑瞇瞇的看著張紅英。
張紅英被看的骨悚然,咽了咽口水,不對心的說道:“對,他小姑說得對。”
能不對嗎?
不對就去單位鬧事,雖說是個售貨員,雖說是轉業軍人家屬,雖說男人是個小幹部,但是在京城這地界兒,這種背景,算哪顆大頭蒜啊,要是有人誠心想整,著不孝這個把柄,還不一整一個準兒嗎?
現在的單位對於員工的個人品行還是有著比較嚴格的要求的。
可不敢紮翅。
羅父羅母也不再用膈應人的眼神兒看羅康了。別說他們隻是有點擔心兒子會照顧不好他們,就算他真的不孝,他們做父母的,也不會鬧到他單位去,讓他丟人丟工作丟前程啊,為人父母,哪能那麽狠心。
這個兒,自從離了婚,就好像徹底變了一個人,以後他們肯定是指不上了,還是著兒子這一頭吧。
想到這兒,羅母開口說道:“你這孩子,大過年的,說這些幹嘛。你哥和你嫂子都是好的,對我和你爸都孝順的,你呀,甭這些心,帶著元元好好過日子就行了。我和你爸沒本事,就是想幫也幫不上你,我們有心無力。我們也不用你掛念,有你哥和你嫂子就行了。”
羅父點頭附和道:“你媽說的對。我和你媽沒給你什麽,養老的事也就不用你心,有你哥呢。”
羅康的笑容都更真誠了一點。
“爸媽通。”
再見到梁煙已經是三年后,那晚林望受邀出席一場慈善晚宴,席間見到梁煙,可以說是酸甜苦辣,五味雜陳。他終究沒忍住,攔住梁煙去路。兩人對視良久,誰也沒有先開口。晚宴的主辦方同他介紹,說:“林總,這位是梁小姐,她最近剛剛回國,您之前應該沒有見過。”林望看著梁煙,良久,輕笑了聲,同對方說:“不,我和梁小姐過去有些交情。”他說完,重又看向梁煙,眼底含笑,又添一句,“只不知梁小姐是不是貴人多忘事,已經不記得我。”梁煙:“……”那晚結束以后,回去的路上,朋友私下問林望,“哥,你真認識梁煙?聽人說她性格很冷漠,不太好相處的。圈子里追她的富家公子不少,誰也沒在她那里討到過好臉色。”林望沒有回答,他盯著窗外走神,手搭在車窗沿上,任由指間的煙灰燃盡。他沒有說的是,他和梁煙何止是認識。那些數不盡的日日夜夜,他曾經真實地擁有過梁煙。林望這一生只愛過梁煙一個,因為曾經擁有過她,他已經無法再愛上別人。
傳聞薄爺的隱婚妻子丑陋不堪,連書都沒讀過就嫁過去了。“守好本分,十年后離婚。”醉酒的男人甩下協議,把她抱在懷里,低喃其他女人的名字。顧念嗤笑一聲,心里有其他人最好,不然她還不答應呢!所有人盼著他們離婚,“這種女人怎麼配得上薄爺?”離婚后……醫學界大佬、著名鋼琴家、黑客大佬、皇室公主、財經界大佬、頂級運動員……竟然都是那個薄爺的前妻!眾人越扒越心驚,薄爺是眼睛被糊住了嗎,那麼好的老婆都放跑?而薄爺每晚苦苦在門口跪下,“老婆,我想和你生二胎!”
叢嘉沒想到會和林沉聯姻。 記憶裏,林沉是清冷板正的尖子生,永遠寡言,沉默。叢嘉對他最深刻的記憶,是那年轉學前夜,他站在漫天飛雪裏,對自己淡淡地說:“再見,叢嘉。” 結婚後,兩人互不干涉,直到一場車禍的來臨。 醫生說林沉的記憶回到了八年前,叢嘉掐指一算,正是高中林沉轉學後的那一年。 失憶後的林沉變得不一樣了。 叢嘉與他對視,他錯開眼睛。 叢嘉拉他胳膊,他手臂僵硬。 叢嘉給他喂粥,他耳根發紅。 除了那晚。 叢嘉和緋聞對象交談,夜晚回到家,林沉像失憶前那樣,面無表情地站在門口等她。 昏暗的燈光下,他扣住她的手,將她壓在門邊親吻。 叢嘉被吻得雙腿發軟,頭腦發暈,好不容易纔將他推開,卻聽到他問:“……是哪裏不對麼?” 他神色淡淡,耳根卻紅得滴血,垂着眼,安靜了許久,才說:“我沒吻過別人,你教教我吧。” 他聲音低下去:“我會好好學,你別找別人,行嗎?” ~ 叢嘉一直盼望着林沉恢復記憶,按照他們從前約定的時間和她離婚。 直到那天她整理房間時,無意中看到林沉高中時的日記 【2010年11月13日 離開前,還是沒能說出那句話,我真蠢】 在那些你不知道的年月裏,我一個人,偷偷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