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的清洗行,進行的如火如荼,牽連之廣,比李青想象的還要嚴重,行刑臺上的都結了厚厚一層痂。
定遠侯王弼被滅滿門;穎國公傅友德兩兒子被斬,本人賜死;宋國公馮勝好一點兒,本人被賜死,家人無恙……
這場由藍玉引發的大案,藍玉沒死,但他在軍中的關係網,幾乎被全部斬斷。
這下,就算以後藍玉真有謀反之心,也沒那個能力了。
此番清洗牽連之大,就連一向跟勛貴不對付的文臣,也深亡齒寒,不免有兔死狐悲之意。
當今的皇上的狠辣,實在令人膽寒,一個個盡皆謹小慎微,不敢出有毫差錯。
還好,幸運的是當今皇上年紀大了,只要再熬幾年,等太孫上位,他們的春天就到了。
文臣個個夾起尾做人,兢兢業業辦差。
清洗持續的時間不長,僅僅一個月,但殺的人著實不,勛貴元氣大傷,跋扈之氣然無存。
清洗案過後的第二日,一個言彈劾朱元璋濫殺功臣,彈劾錦衛擅權枉法,當著朝堂文武的面跟老朱對線,更是要以死明志。
出乎意料的是,一向殺伐果斷的朱元璋並未治那人死罪,只是打了二十廷杖了事。
又過了兩日,大量言避重就輕,玩命彈劾錦衛,他們明白,錦衛不亡,他們好不了。
並且,連同錦衛指揮使蔣瓛一併彈劾,還煞有介事的列出種種罪狀,稱:都是瞞著皇上乾的。
朱元璋聞言大怒,當即把蔣瓛打大牢,由刑部定罪。
這一次,刑部辦事效率不比錦衛慢上多,僅五日景,就給蔣瓛定了罪,罪證堆滿了書案,條條要命。
甚至連蔣瓛小時候看寡婦洗澡,都列了出來。
朱元璋惱怒不已,直接滅其九族,並再次銷毀了錦衛的刑,不僅如此,直接把錦衛這個機構撤了。
並放話出來:後世之君,不可再設錦衛!
一場大風波后,文臣了贏家,勛貴也長長舒了口氣,所有人都明白了皇上的態度。
————到此為止!
李青再次來了昭獄,一直大牢的藍玉,並不知外面的事,見他過來,輕輕嘆了口氣,「我的家人會不會到牽連?」
「不會。」
「多謝。」藍玉長長一揖,「走吧。」
李青點頭。
出了昭獄,藍玉在下沐浴片刻,抬步往東邁去,卻被李青拉住。
「你家不是往西嗎?」
藍玉:???
李青含笑道,「你還不知道吧,錦衛已經沒了。」
「錦衛沒了?」藍玉有些反應不過來,「這…跟我有關係嗎?」
「當然有啊!」李青道,「錦衛都沒了,我這個鎮使職自然也沒了,那我還怎麼審你?」
話幾乎都挑明了,就算藍玉再傻,也明白其中意味。
他臉上帶著不可置信的狂喜,「皇上不治我的罪了?」
「我可沒說啊。」李青攤了攤手,「你先回去家休息一日,明兒一早,與我一起進宮,究竟如何置,由皇上做主。」
「嗯,好。」藍玉心滿是劫後餘生的慶幸,這種險死還生的覺,既好,又后怕,「兄弟……」
「先回去歇歇吧。」李青笑道,「明兒見。」
藍玉點頭,著李青回去的背影,駐足良久,才往家走去。
當天,他喊來了倖存的幾個義子,一番吃吃喝喝,解除了和他們的關係。
既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他們好。
藍玉著喜極而泣的家人,心緒複雜,再想想之前的狂妄,更是悔恨無及。
幸賴,他還有機會。
……
翌日,清早。
李青、藍玉一同趕往皇宮。
一路上,藍玉心忐忑,他知道自己死不了,但一想到面對老朱,他還是發憷。
李青暗暗好笑,不得不說,老朱的天子威嚴確實牛,連藍玉這樣的混不吝,都畏懼不已,由此可見一斑。
二人來到書房時,朱元璋正教授朱允炆理奏疏,爺孫很親。
朱元璋把對朱標的虧欠,全彌補在了朱允炆上。
「微臣參見吾皇萬歲。」
「嗯。」朱元璋也不說平,繼續跟教孫子,直到半刻鐘過去,他的視線才轉移到兩人上。
同時,臉也晴轉多雲。
「藍玉,你可知罪?」
「臣知罪。」藍玉恭聲道,「皇上要殺要剮,臣絕無二話。」
李青暗暗扶額:你他娘飈啊?
認個錯能死嗎?
果然,朱元璋被他弄的下不來臺,拔出柱子上懸掛的寶劍就要砍了他。
不知是商量好的,還是朱允炆機靈,連忙下跪替藍玉求。
好說歹說,總算是讓老朱放下了手中的劍。
朱元璋恨恨道,「看在允炆替你求的份兒上,以及你有功於社稷,咱可以不殺你,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你說,咱該如何懲罰你?」
「皇上!」李青生怕藍玉再犯彪,忙道,「臣也有罪。」
「你的確有罪。」朱元璋罵道:「咱讓你審案,錦衛都他娘散了,你還沒審出個樣兒來,懈怠公務,罰俸半年!」
李青無語:資本家也不帶你這樣的啊,哪有不就扣半年工資的?
不過他知道老朱的用意,同時也明白,扣的錢會以其他方式補給他。
老朱不理會李青,怒聲道:「不法勛貴意圖謀反,藍玉你雖無參與其中,但他們是在你府上商議的,廷杖五十!」
說著,給李青連使眼。
李青無奈拱手,「皇上,藍玉已經認識到了錯誤,五十廷杖未免……」
「好啊,你還敢替他求……」朱元璋恨聲道,「來人,一人五十廷杖。」
李青心說:老朱你可以了,藍玉已經對我恩戴德了,這苦計不用也罷。
不過眼下這場合,他又沒法開口,只好滿心憤懣的與藍玉一起,被侍衛帶了下去。
五十板子打完,李青屁事兒沒有,藍玉也無大礙,但樣子還得裝,倆人各自被小太監抬出了皇宮。
如李青所料,他前腳到家,後腳小桂子就到了。
不僅補上了一年俸祿,還表示皇上把鎮使那份兒俸祿,給他加到侯爵俸祿里了。
老朱這態度,讓李青很滿意。
給了賞錢,領旨謝恩,便準備回後院,小桂子卻住他,「侯爺,皇上還有事代你辦呢。」
「什麼事兒?」
「皇上讓你好好鑽研,限你一個月,鑽研出一項利國利民的國策出來。」
李青苦笑點頭,「我知道了,告訴皇上,我會好好鑽研的。」
其實,利國利民的國策他早就想了,之所以一直憋著不說,不是他不想,而是…說出來老朱也不會同意。
如今的他,已經不是當初那個任嘛不懂,空有一腔抱負的青年了。
一項國策的推行,要上通下達、君臣一心,但更重要的是,帝王的意志。
老朱是個鐵皇帝,上通下達不是問題,君臣……也不敢不跟他一心,但老朱的意志他改變不了。
之前跟著朱標理政那麼久,他對大明的弊政基本了解,也曾委婉的進諫過,但都被老朱否了。
誠然,朱元璋是個偉大的帝王,但他也有缺點,這其中,最大的一個缺點就是缺見識。
是的,老朱沒有大見識。
主要是朱元璋出太低了,導致他的眼界不夠,甚至很多時候,還有些剛愎自用。
他所謂的金科玉律,很多都過於保守,嚴重影響大明的發展,甚至拖後。
之所以大明依舊越來越好,是因為戰火停歇,百姓得到休養生息,大明國力呈上漲趨勢,把這些弊政給掩蓋了。
但若是放任不管,過上兩代人便會暴出來,可老朱不聽他的啊!
迄今為止,也就一個通貨膨脹的理論,讓老朱聽心眼兒里去了,並嚴格執行了出來。
就這,李青就已經很滿足了,穩住了貨幣,便穩住了經濟。
他來大明這麼久,就只提了這麼一條有用的國策,但這條國策對大明的影響,不可估量。
古人不是傻子,朱元璋這樣的帝王更不是,上來就想大刀闊斧的搞改革,簡直癡心妄想。
規則又豈是那麼好打破的?
枕頭墊高些,夢裡或許可以。
所以,李青一直再等,等老朱掛了,把這些國策給後繼之君。
眼下,老朱把路給他鋪好了,朱允炆又沒基,只能用他這個託孤大臣。
到時候,朝堂之上文有李景隆,武有藍玉,他這看著不太顯眼的關係網,隨著老朱的清洗,就顯得格外舉足輕重了。
李青輕嘆:「願一切如我所願。」
做為一個變身穿越者,並且生活在深淵模式中, 某人表示她的良心已經喂狗了, 她的心是黑的......大概她就是個黑心少女吧!
墨年年肩負降低男主惡意值,拯救三千小世界的重擔,本以為隻是個簡簡單單的養鵝日常,誰曾想鵝子越長越歪,親,我真的隻想安安靜靜的做個任務啊。 薑祜在地獄裡待了太久,他靜默的等著腐敗成泥的那一刻,偏生有人闖了進來,帶著微風和暖陽,讓他重回人間。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陽光。 漂亮軟糯的少年:姐姐,我隻有你了彆離開我。 暴躁易感的元帥:年年你好香,讓我吸一口。 卑微怯弱的奴隸:我誓死保護小姐,哪怕隻是小姐的奴隸。 落魄無助的前電競大神:你是我的榮光。 病弱狠厲的小少爺:妻主,我疼,你隻看我好不好? 瘋狂陰沉的厲鬼:年年,地獄好冷,你來陪我。
位面金牌任務者池芫被系統坑了,被逼無奈前往位面世界收集上司沈昭慕散落在三千位面世界中的靈魂碎片。作為一名優秀的任務者,池芫對于攻略這回事信手拈來,但是——三千世界追著同一個靈魂跑,攻略同一個人這種坑爹的設定,她拒絕的好嗎!一會是高冷的校草、…
國家衰落,從來不是外族之禍;朝堂之亂,才是國亂根本。一個華夏第一特種兵,從戰死他鄉到穿越異界,成為大武帝國的六皇子,但顯得極為光耀的身份,在整個大武皇朝上下,卻成為了被人嘲笑、諷刺的笑話。
修煉界有一條鐵律:萬萬不可招惹陸玄。因為他的徒弟們都太逆天了!大徒弟扶搖女帝:打造扶搖皇朝,成為南荒霸主!二徒弟葉塵:修為跌落,被退婚……崛起成為丹武大帝!三徒弟陳長生:太穩健了……明明可以彈指滅殺大帝,卻一直茍著不出世!四徒弟禁區大帝:我的身上沾滿了詭異和不詳,師父幫我吸一口?……陸玄:我?我平平無奇,只是比徒弟們強億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