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我在大明長生久視 第17章 朱允炆急眼

《我在大明長生久視》第17章 朱允炆急眼

朝堂上,朱允炆看著嘈雜的大殿,心更加糟糕。

他無比憤怒,但更多的是驚慌。

連老將耿炳文都不是對手,這讓他始料未及。

見大臣還在爭執不休,他再也不住火氣,大吼道:「都給朕住!」

嘈雜的大殿頓時一靜,所有人都看向朱允炆。

朱允炆發完了火,隨即又發起了愁,他現在腦袋鬨哄的,一點兒頭緒都沒有。

於是道:「齊卿有何意見?」

齊泰出班:「皇上,臣以為應當立即把長興侯羈押回來問罪,如此大的損失,若既往不咎,以後誰還會用心打仗?」

「真是好笑!」一向沉默的藍玉說話了,「若一打敗仗,就要問罪,那誰還敢帶兵?」

「梁國公言之有理。」徐增壽出班附和,「齊侍郎好手段,真以為別人不知你心裡打著什麼主意,不就是想以此,削弱武將嗎?」

頓了頓,拱手道:「皇上,乾脆就以齊尚書所言,治長興侯的罪,順便遂了齊尚書的意,把軍權徹底付給文臣;

畢竟,武將可沒他們文臣會打仗,他們一到燕王必降!」

「臣附議。」又一武將出班,「臣上了歲數,帶不兵了,還皇上準許臣回家養老。」

「臣也附議。」

「臣附議!」

……

武將呼呼啦啦地跪了一地,清一的撂了挑子。

文臣欺人太甚,當今皇上又無腦站文臣,他們早就憋了一肚子火無發泄,這下集中發了。

如此況,文臣也不傻眼,他們想控制軍隊不假,但是想通過控制武將,從而控制軍隊,而不是傻愣愣地去戰場帶頭衝鋒。

朱允炆一見武將都不幹了,心中更是慌,這種時候,他哪裡敢放武將離開,連忙道:「眾卿稍安勿躁,長興侯之所以出師不利,都是燕王太狡詐;

Advertisement

而且,長興侯能以三萬人守住真定,使得燕王不能再進一步,也是大功一件,功過相抵,不賞不罰!」

頓了頓,又安道:「文臣治世,武將安邦,了誰也不行;

子曰: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文臣武將各司其職,互不干涉,徐卿方才所言,實為大謬!」

武將們見今兒皇上說話如此中聽,憤怒的心稍稍平復,文臣也意識到太之過急,紛紛閉口不言。

徐增壽見鬧得差不多了,當即請罪。

小小朱寬宏大量,只說了一句:「中人,男兒本。」便揭過去了。

局面終於控制下來,小小朱長長鬆了口氣,再也不敢提治耿炳文罪的事兒了。

「諸位卿,眼下最要的是,將燕王禍患平息,誰願出戰?」

「皇上,臣願出戰征討燕王!」徐增壽出班道。

齊泰眉頭一擰,跟著出班,「皇上三思,臣以為曹國公更為合適。」

小舅子打姐夫,莫說齊泰不放心,朱允炆也不放心,當即同意了齊泰的奏議。

再者,李景隆是他的老表,總不至於坑他吧?

朱允炆清了清嗓子,道:「李卿聽封!」

「臣聽旨。」李景隆拱手出班。

「朕命你接替耿炳文的征虜大將軍帥位,率五十萬大軍,征討燕王,立即調集大軍,火速趕往北平平叛。」

頓了頓,又補充道,「李青仍任監軍,你與他一起。」

「臣…遵旨!」

齊泰皺了皺眉,拱手道,「皇上,調軍之事,萬不可之過急啊,需從長計議,制定人選、作戰計劃……而且,也用不了五十萬人啊!」

「臣附議。」黃子澄道,「最多二十萬就夠了,一個小小的燕王……」

Advertisement

「朕意已決,眾卿莫要再勸。」朱允炆已經急了,「李卿,朕命你十日必須出發,五十萬大軍一個不能,務必一舉拿下燕王!」

李景隆恭聲道:「臣遵旨。」

群臣嘩然,誰也沒想到一向優寡斷的皇上,這次竟如此果斷,連戰敗問題都不找,士兵也不召回,直接就發兵。

一發就是五十萬,這倒也罷了,還十日就出發。

這簡直是……胡來!

他們卻不知,小小朱已經慌了,本就缺乏安全的他,在經歷老將耿炳文慘敗后,更是驚慌失措。

一日不把燕王削了,他一日吃睡不香。

朱允炆握拳頭,暗道:「五十萬大軍,就是一點點啃,也能把小小的北平城啃破!」

他充滿信心,這次不會再有毫意外!

但,李景隆就難辦了,五十萬吶,這可咋輸啊!

耿炳文要不是人緣好,非得落個抄家滅族不可,而人家只是十三萬輸了,自己可是五十萬啊!

五十萬大軍本不用戰陣法,直接上去莽,也萬沒有輸的可能。

就算朱棣把居庸關變到北平城前,也萬萬擋不住,何況是破小的北平城呢?

娘的,不帶這樣玩兒的啊!

但不管如何,朱允炆已經下了死令,他也只能遵旨。

更讓李景隆奔潰的是,兵部超級配合,甚至連工部的人都出手幫忙,軍需調度的那一個快。

沒辦法,文臣把他當自己人了。

朱允炆更是整日整日的催,搞的李景隆想懈怠都做不到。

十日後,五十萬大軍整備完畢,大軍出發這天,朱允炆為表重視,親自送大軍出京城,並為李景隆扶車、推車。

堂堂天子,甘願為李景隆當馬夫。

帝王對大將行捧轂推大禮,古今罕見。

Advertisement

就是當初藍玉征討北元王庭,他也沒過這待遇。

李景隆不是一般的,那是相當,同時,他也很難

……

征虜大將軍李景隆,率五十萬大軍出發了,帶著小小朱的全部希出發了。

九月初,李景隆抵達真定,與李青、耿炳文會師。

李青二人都驚呆了,看著黑的五十萬大軍,一個勁兒地眼睛。

「你們就是把眼珠子出來,五十萬也還是五十萬。」李景隆沒好氣道,「這可不是你們十三萬號稱三十萬,真真的五十萬,大炮都裝備上了。」

「臥槽了。」李青咽了咽唾沫,艱道,「皇上這也太迅速了吧?」

耿炳文也是一臉難看,心道:燕王危矣!

五十萬攻北平,還有大炮,栓條狗都能贏。

炳文叔嘆了口氣,問道:「賢侄,皇上如何安排我呀?」

「皇上讓你回去。」

耿炳文點頭,「走吧李青,咱們回去。「

「你一個人回去。」李景隆道,「李兄是我的監軍。」

「啥?」

一見分鍋的沒了,炳文叔坐不住了,「不帶這樣的啊,李青,你得跟老子回去。」

對不起老耿,你一個人扛吧……李青神一正,「我是監軍!」

「李青你大爺……!」耿炳文氣得想打人。

李景隆道:「炳文叔莫慌,朝堂上武將集,皇上答應不治你罪,回去歇著便是。」

「那沒事兒了。」耿炳文變臉極快,立即一臉輕鬆,「好了,我的使命已達,接下來就看你們表演了。」

說罷,耿炳文上親兵,直接撂了挑子,連城裡的三萬大軍也不管了。

他是輕鬆了,但李青、李景隆難辦了。

李青真想來一句:「戰神,歷史上你是咋讓朱棣贏的?」

毫無疑問,歷史上的李景隆絕放水了,但他是咋放的,李青也不知道。

更讓李青難過的是,現在的李景隆也不知道。

就北平城那樣兒,哪裡頂得住五十萬大軍,外加大炮轟啊!

「李兄,這下怎麼辦?」李景隆臉難看,「就是五十萬個饅頭,也得把燕王撐死;

還有,這城裡的三萬如何理?」

李青也是一陣頭大,想了想,道:「不能再多了,皇上讓你領兵五十萬,多一個都不要帶,讓他們原地駐紮便是。」

「嗯,好。」

李景隆點點頭,「出發吧,皇上下了命令,十月必須抵達北平,併發起進攻,年前結束戰鬥;

不管如何,咱們得如期抵達,至於能不能結束,就看天意了。」

李青無奈點頭,深大勢難違。

他借耿炳文為老四放了水,但也給老四帶來了麻煩,因為他忽略了一個重要因素。

——小小朱會急眼!

五十萬大軍,還有大炮輔助,莫說領軍的是李景隆,就是三個攪屎來了,也不見得會輸。

攻防戰若是再一波波的上,那就真是那別人當傻子了,本就糊弄不過去。

娘的,歷史上李景隆是咋讓朱棣贏的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