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我在大明長生久視 第18章 難道本帥不知兵嗎?

《我在大明長生久視》第18章 難道本帥不知兵嗎?

李青看著滿面愁容的李景隆,倍心累,尤其是李景隆不像耿炳文那般,在軍中有無與倫比的號召力。

別看他曹國公比長興侯大一級,但見了老耿,也得一口一個『炳文叔』,這就是影響力。

五十萬大軍,李景隆本就做不到像耿炳文那般,如臂使指。

「戰神……啊不,李老弟啊。」李青艱道,「你有什麼好辦法?」

「軍中認識你的不多,你裝個病,暗中前去北平和燕王通個氣。」李景隆沉道,「五十萬大軍打不贏,這是個技活,他那邊兒也得做足了準備。」

李青點頭,「那你可得看著點兒,別讓人發現了。」

「放心,這個我還是能做到的。」

……

李青趁夜出發,日夜兼程,歷時三日抵達北平。

如今的北平一片蕭索,顯然,燕王已經完了堅壁清野。

北平城已經戒嚴,李青以投奔親戚的名義,外加打點兩貫鈔,才得以進城。

一進北平城,他就直奔燕王府,趕到的時候已是傍晚。

徐妙雲得知他到,親自將他迎進了府。

進了客堂,徐妙雲才道,「李先生你怎麼來了?」

「燕王呢?」

「有什麼事兒跟我說也是一樣的。」徐妙雲道。

我跟你有什麼好說的啊……李青急道,「王妃快去把燕王請來,出大事了。」

「出什麼事兒了。」徐妙雲見他一臉焦急,頓時也張起來,「殿下不在北平,他率大軍去大寧營救寧王去了。」

「哈?」

李青大驚失聲道,「北平現在有多大軍?」

「不到兩萬。」

?」

「一萬三。」

「……」李青訥訥無言,好半晌才道,「燕王什麼時候能回來?」

Advertisement

徐妙雲想了想,道:「最快最快,也得到十一月份兒。」

是個聰明人,也沒過多廢話,直接道,「朝廷來了多兵馬?」

李青頹然道:「五十萬,還有大炮,最遲十月初開戰!」

「啊?」徐妙雲俏臉刷的一變,隨即氣急敗壞道,「建文真瞧得起我們啊,一個小小的北平城,竟出了五十萬大軍!」

也慌了,這點兒時間本不夠往返,除非朱棣不要大軍。

可朱棣不要大軍,回來也沒什麼意義。

「不能讓大軍再慢些嗎?」徐妙雲問。

李青苦笑:「五十萬大軍數日前就抵達了真定,這點距離走到十月份已經很慢了,不到千里的路程,再怎麼走也走不了倆月;

再者,皇上下了死令,十月必須攻城!」

徐妙雲臉都白了,心暗暗計較一番,朝廷五十萬大軍,即便朱棣回來,也沒有勝算啊!

頹然道,「讓高熾他們去大寧吧,這裡我來守。」

李青詫異的看了一眼,顯然,徐妙雲這是打算豁上命,換取朱棣生機了。

「倒也不用那麼悲觀。」李青道,「我們會適當放水,你這邊兒儘力而為,咱們爭取拖到燕王回來,到時候,可轉換的餘地就大了。」

「主帥是誰?」徐妙雲問。

「李景隆!」

「是他?」徐妙雲稍稍提起來點兒信心,旋即又搖搖頭,「李景隆還不如炳文叔呢,他資歷尚淺,本控制不住大軍,到時候一窩蜂的攻上來,如何守的?」

李青有些生氣,「要是你都沒信心,我們不白忙活了嗎?

實在不行你們就投降吧,最多不過是削為庶民流放,皇上絕不會殺了你們。」

Advertisement

徐妙雲一滯,歉然道,「先生教訓的是,我會堅守到底,與北平共存亡!」

頓了頓,「不過,以防萬一,還是麻煩先生一趟,把高熾他們送去大寧。」

「我沒空。」李青道,「我是大軍的監軍,能跑出來已經很不容易了,得儘快趕回去。」

這時,小胖三兄弟趕了過來,待了解事經過後,也是一臉嚴峻。

朱高熾道,「老二老三,你們去大寧找父王,我留下!」

「就你這一膘能幹嘛?」朱高煦一瞪眼,「我留下。」

「大哥善謀,二哥善戰,你們都能幫上父王。」朱高燧道,「我最沒用,我護著母妃。」

徐妙雲眼一瞪:「都別啰嗦了,你們都走。」

「我不能走!」朱高熾認真道,「母妃,你覺得是燕王妃和燕王世子,哪個更能穩定軍心、民心?」

他一字一頓道:「我姓朱!」

徐妙雲一呆,被好大兒說的無言以對。

朱高熾又看向兩個弟弟,淡淡道,「我乃家中長子,你倆就別往前頂了,父王大事若,我便是太子,父王功敗垂,我首當其衝;

有福我大頭,有難我當大頭,你倆一邊去!」

哥倆面面相覷,無奈點頭。

李青叮囑道,「五十萬大軍可不是鬧著玩兒的,你們抓時間準備,能加固城牆,就加固,十月初決戰!」

……

三日後,李青回到軍營。

李景隆問:「李兄,那邊如何?」

況比預想的還要糟糕。」李青臉難看,「燕王不在,北平只有大軍一萬三。」

「李兄,你是不是加個零啊?」

李青翻了個白眼,「都這會兒了,我哪有心思跟你開玩笑?」

Advertisement

「娘的,這下可難辦了。」李景隆有些氣急敗壞,罵道:「燕王瞎兒跑個啥呀?」

「他也是為了壯大軍隊。」李青苦笑,「只是沒想到,皇上會這麼急。」

李景隆罵罵咧咧了一陣兒,隨即走出帥營取了兩壇酒來,「李兄,我心裡悶得慌,咱們喝點兒。」

「好。」李青點頭,勸道,「你可不要自暴自棄啊!」

「放心吧,我心裡有數。」

……

十月初,磨磨唧唧的五十萬大軍,終於兵臨北平城下。

大軍分散開來,將北平城九門團團包圍,而後等待作戰指示。

李景隆初升的太,輕聲道:「攻城。」

兩刻鐘后,軍令傳達到位,五十萬大軍開始攻城。

李青有些著急,輕聲道:「老弟,這麼搞,本守不住。」

「放心吧,我心裡有數。」李景隆臉不太好看,但語氣堅定。

李青不知道他的底氣從何而來,但他只是個監軍,作戰過程中沒有指揮權力。

就是強行指揮,也沒人聽。

「轟轟轟……!」

大炮轟鳴聲不絕於耳,儘管距離尚遠,李青仍到心驚膽戰。

這可不是居庸關啊,這種激烈的攻城,城門能堅持的住嗎?

果然,還不到兩個時辰,傳訊兵騎馬來報:「大帥,都督瞿能與其二子,攻破張掖門,率千餘騎兵城。」

李青心中一,大事去矣。

卻在此時,李景隆發出了一道匪夷所思的命令,很簡單,卻很有效地解決了問題。

「讓他們回來,不得延誤!」

傳訊兵都聽傻了,訥訥道:「大帥,咱們破城了啊?」

「聽見了,讓他們回來!」李景隆怒道,「燕王最是狡詐,如此輕易的破城,裡面必有埋伏,再墨跡下去,他們有個損失,本帥剁了你的腦袋。」

「是是是。」

傳訊兵一聽要砍頭,哪敢有毫怠慢,立即照做。

小半時辰后,瞿能父子被李景隆生生了回來。

與此同時,李景隆下達了第二道指令:「停止攻城,回來吃飯!」

李青都驚呆了,他沒想到,李景隆會用這種方法幫朱棣。

真是……簡單暴,且有效!

但這一來也會暴問題,比如:怒不可遏的瞿能父子。

他們明明都打進去了,軍功就在眼前,卻是被拉了回來。

戰場之上,軍令如山,違背軍令可是要掉腦袋的,他們不敢違抗,卻也怒氣難消。

李景隆就不搭理他們,一句:「難道本帥不知兵嗎?」噎的瞿能父子直翻白眼。

大軍吃飽喝足,李景隆再下軍令:「城門如此輕易攻破,必有蹊蹺;

大軍後撤十五里,列陣一,以防燕王襲!」

退了十五里之後,天都黑了,瞿能父子再次請戰,稱要夜晚攻城!

李景隆想也不想便拒絕了,罵道:「你們能想到,燕王就想不到?五十萬大軍就在眼前,他們豈敢懈怠?」

接著,搖頭晃腦道:「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拉……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