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我在大明長生久視 第10章 冊立皇太子

《我在大明長生久視》第10章 冊立皇太子

「敢問皇上,員都有誰呀?」

朱棣懶腰,「解縉、黃淮、胡廣、胡儼、金孜、楊士奇、楊榮。」

「這麼多?」李青驚訝。

「人多好辦事,也不容易專權。」朱棣好奇道,「你似乎對閣意見很大啊?」

李青苦笑搖頭,「倒也不全是,閣還是有很大正向作用的,可以替皇上分憂。」

想想貪玩的正德,不上朝的嘉靖、萬曆,尤其是萬曆,整個就一撂挑子狀態,但大明依舊正常運行,全靠閣在撐著。

儘管他們專權,但也不能說,他們不幹一點兒正事。

總得來說,閣的創立有利有弊,並不全是壞事。

想到這兒,李青心理上也不再那麼排斥了。

淺談了會兒閣,朱棣又把話題轉移到立儲上面,「說真的,朕想立老二。」

「你是皇上,你說了算。」李青面無表道,「這是你權力。」

朱棣嘆了口氣,「只可惜……他不是老大啊!」

李青無語:啥話都讓你說了,我還說個屁呀。

見他不說話,朱棣又道:「李青你說實話,你認為他們誰更適合做儲君?」

「老大。」

「拋開嫡長子份呢?」

「還是老大。」李青認真道,「相較於以武抑文,儲君本人的能力更為重要,不是嗎?」

朱棣沉默半晌,輕輕點頭:「是啊,老二就是個憨貨。」

「……」李青勸道:「儲君之位不可擱置過久,還請皇上早下決斷,避免耗。」

Advertisement

朱棣沉道,「李青,你腦子好使,有沒有辦法讓老大和武將親近起來?」

「這…還真沒有。」李青苦笑,「二皇子從小就跟著你混軍營,這一點,老大比不了;

尤其是靖難時,朱能、丘福等功臣,都是二皇子的戰友,你讓老大咋跟他比?」

朱棣無奈道:「朕承認,多有些偏心眼兒,但也不能全怪朕啊!

老大那一膘你也知道,跑兩步就,我倒是想帶他混軍營,但他不行啊。」

李青想了想,「皇上不若隔一輩兒,著重培養皇孫,讓他從小親近武將,以後對外用兵讓他也跟去,這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小胖是扶不了,只能扶他兒子。

「皇孫?」朱棣眼睛一亮,隨即大點其頭,「這個主意倒是不錯,朕再活個二十多年不問題,這麼長的時間,足夠培養了。」

他越想越覺得可行,從小培養孫子,可比中途培養憨憨容收益大,還能保全立嫡立長的祖制。

可謂是兩全其

朱棣自己得位不正,卻更尊崇禮法,因為他想讓自己兒孫,都得位正。

一個人越缺什麼,越想讓兒孫有什麼。

不然,以朱棣的子,也不會明明喜歡老二,卻還是顧慮重重了。

朱棣吁了口氣,道:「明兒早朝你也來。」

李青心中一,試探道,「皇上要立太子?」

「立了吧。」朱棣嘆道,「省得文武群臣扯皮、聒噪。」

李青笑了笑,「早立早好,省得耗,也省得破壞了他們兄弟之。」

Advertisement

「嗯。」

隔輩親,隔輩親,老朱喜歡孫子,老四也喜歡孫子。

一想到大孫子,朱棣就不自地咧起了,「李青,你覺得朕的大孫兒如何?」

李青有些想笑,一個小娃娃能看出什麼啊,不過想到仁宣之治,卻也不得不承認,這孫子乾的確實不錯。

於是借用一句戲言:「好聖孫,大明可旺三代!」

「是吧!」朱棣咧大樂,隨即又不悅道,「什麼可旺三代,要千秋萬世的旺下去。」

李青抱拳道,「臣言語有失,還皇上恕罪。」

「行了行了,朕不跟你一般見識。」朱棣解了心結,心噠,「你空去三寶那兒看看,別只顧著玩兒人。」

「……」李青無語,「皇上,有句話臣不知當講不當講。」

「說吧!」

「咱能不能來點兒乾貨?」

「啥意思?」

李青道:「比如給臣漲漲俸祿。」

「你的俸祿不低了啊!」朱棣納悶兒道,「不夠使嗎?」

「皇上這話說的,臣是貪那倆錢兒嗎?」李青一臉正經,「主要是想看看皇上心裡有沒有臣。」

朱棣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就你貧,年俸再給你加五百石。」

頓了頓,「好好乾,朕不會虧待你的。」

李青口道:「皇上放心,臣一定好好乾。」

話一出口,他自己都是一愣,這場景,咋這麼悉呢?

……

翌日。

天剛不亮李青起了床,但趕到奉天殿時,還是有些晚了,只比朱棣早一點點兒。

Advertisement

頃,朱棣走上玉階,群臣行禮,山呼萬歲。

「眾卿平!」

「謝皇上!」

群臣起,分班站好。

接著,戶部尚書夏原吉出班,「皇上,臣有本奏。」

「準奏!」

「儲君乃國之本,皇子也早已年,還皇上早日冊立太子。」

「臣附議。」禮部尚書跟著出班。

旋即,吏部、工部、刑部等尚書接連出班奏請。

卿言之有理。」朱棣笑了笑,給一旁的站班太監使了個眼

後者會意,立即取出聖旨,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皇長子仁孝穩重,為宗室首嗣,天意所屬,俯順輿;謹告天地,宗廟,社稷,授以冊寶,立為皇太子;

皇次子,英勇善戰,封漢王;

皇三子,天資聰慧,封趙王;

布告天下,咸使聞知!

欽此。」

「皇上聖明啊!」

文臣跪地高呼,激的滿臉通紅,皇上終於冊立儲君了,而且,遵從禮法,立了嫡長子。

這讓他們又看到了希,從所周知,皇長子不尚武,將來他登基,文臣日子定能好過不

相比之下,武將的神就不太好看了。

尤其是靖難的武將,他們是老二的戰友,當然希老二做儲君。

但朱棣本沒給商量的餘地,直接下了詔書,他們總不好抗旨,只能著鼻子認了。

片刻后,小胖一太子服,巍巍地從道走進大殿。

太子服太了,他大氣兒都不敢,生怕撐破了。

小胖走到前站立,昂首,站的筆直。

「臣等參見太子殿下。」群臣下拜行禮。

「免、免禮。」小胖不敢有太大作,只輕輕擺了擺手,憋得滿臉通紅。

朱棣看著圓滾滾的好大兒,神有些失,這扮相,實在讓他喜歡不起來。

這時代,個人形象很重要,仕還講究個五端正,尤其能上朝員,幾乎個個是帥哥,更何況是一國之君呢?

小胖這扮相,的確減大分。

罷了罷了,還有孫子撐著呢……朱棣自我安一句,出一慈父微笑,「國務繁重,高熾你得為父皇分憂啊!」

「兒臣遵旨。」小胖紅著臉道。

朱棣見他站的板板正正,昂首,連個虛禮都沒有,笑容不由漸漸斂去,目不善起來。

咋回事兒,剛當太子就飄了?

朱棣脾氣上來,也不進行冊封儀式了,一甩袍袖,淡淡道:「你退下吧!」

「是,兒臣遵旨。」小胖勉強拱了拱手,昂首地離去。

朱棣臉都黑了,豈有此理,簡直豈有此理。

他扯了扯腰間玉帶,手難耐,「眾卿若有奏本,留折待閱,散朝!」

說完,不待群臣行禮,便迫不及待地揚長而去。

……

ps:有點短,還難著呢,寶子們見諒哈~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