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一次,謝洵失算了。
秦如霜比他想象中的還要生氣。
準確的說,他也不準秦如霜到底是害惱怒了,還是真的生氣了,總之,從第二天早上起來,就沒有再搭理過謝洵。
不管他湊過去幫著一起照顧麟寶也好,還是費盡心思找秦如霜搭話也好,秦如霜都一副冷眼對他,也不答他的話,被問的煩了才嗯一下或者哦一聲。
怎麼看怎麼都覺得是在敷衍他。
這下子謝洵心里更慌了,也不敢總是纏著秦如霜了,生怕把惹得更加惱怒。
因此,皇宮里就出現了這麼一副有趣的畫面。
秦如霜帶著麟寶在前頭高高興興的玩鬧,他們萬人之上的懷王,眼跟在后面,屁都不敢放一個。
就這樣,秦如霜還對謝洵搭不理的,直把在一旁看的宮人嚇得作更加小心,生怕一不注意就了謝洵的眉頭。
不過宮人們也是想多了,謝洵現在滿心滿眼都是秦如霜和孩子,哪里有心思責罰他們?
謝洵屁顛顛跟了兩人一早上,到了下午的時候,麟寶到了練習走路的時間,秦如霜便把麟寶帶到了花園。
也不扶,就看著麟寶一個人慢慢在的草地上來回走。
而謝洵則是遠遠的站在他們后,看著頗有幾分可憐的意思。
秦如霜這頭,一直能覺到有一道目盯在的上,當然知道,這有些試探又小心翼翼的目是來自于謝洵,不過懶得搭理那人。
以前沒有發現,謝洵竟還有這樣無賴的時候,不管怎麼擺臉,給冷眼,謝洵都像是打定主意要跟著他們。
其實也覺得自己這次生氣有些過了,可是又拉不下臉來去主與謝洵和好,索只當假裝看不見謝洵那小心翼翼的目。
這會兒,花園里微風徐徐,看著蹣跚學步的麟寶,那些紛的思緒都被摒除在外。
而麟寶在草地上走了一會兒,竟然掉了個頭,巍巍的向謝洵走去。
謝洵正盯著秦如霜看呢,冷不防小上傳來溫熱的。
低頭一看,麟寶正抱著他的小,揚起臉來甜甜的了一聲爹。
麟寶直直看著他爹,似乎小小的腦袋里也有疑,為什麼娘親在陪著他,爹卻站在這麼遠的地方?
于是乎,他便申出了胖胖的小手,啊,啊地了兩聲,那意思像是想讓謝洵牽著他。
謝洵也看明白了,便用大手握住了麟寶的小手,下一秒,就覺麟寶似乎在拽著他往前走。
他不敢用力,只能小心翼翼的跟著麟寶。
而麟寶就這麼慢慢的,將謝洵拽著走到了秦如霜跟前。
麟寶站在兩人中間,左看右看,了一聲爹,又了一聲娘,然后歪著頭看兩人。
謝洵在心中暗暗高興,心說麟寶啊,爹可真沒白疼你,昨天晚上是爹不對,怎麼能怪你呢?你不是爹的克星,明明是爹的小福星呀!
這樣想著,便將麟寶抱了起來,又看看秦如霜,低聲求饒道:“你看,麟寶都原諒我了,你也原諒我吧?昨晚是我孟浪了。”
有了麟寶這個小和事佬的撮合,秦如霜也沒辦法再繼續生氣了,鼻子對謝洵道,“我是生氣你聽到麟寶哭還不讓我去抱他,算了,你抱著他吧,去吃點點心,他現在重死了。”
聽到秦如霜這麼說,謝洵心里松了一口氣,知道這是秦如霜讓步了,臉上擺出大大的笑容。
“好勒!麟寶抱好爹爹的脖子,我們去吃點心了!”
說著,先抱著麟寶小跑起來。
麟寶覺到下的顛簸,還有耳旁呼呼刮過的風,只覺得新奇又刺激,忍不住咯咯笑了起來。
秦如霜搖了搖頭,跟在兩人后,一塊兒回了寢宮。
一家三口吃著宮人端來的點心,時不時聊幾句,看上去倒頗為和諧。
而謝洵更是鉚足了勁想好的秦如霜開心,一邊照顧麟寶,一邊將秦如霜喜歡吃的點心都推到面前。
幾塊點心吃完了,宮外傳來大太監稟報的聲音:“王爺王妃。東邊的戰報來了,秦如風將軍已經收到陛下的旨意,準備搬師回朝。”
謝洵點了點頭,接過戰報,也不避諱秦如霜,和秦如霜一起看了起來。
信中說秦如風已經將倭國的兵馬都打退了,而且此次還有意外之喜。
秦如風生擒了倭國的一位皇子,此次班師回朝,能將那位皇子一起押送回來。
兩人看到這消息都是大喜。
倭國的皇子,那一定知道蕭山和倭國勾結的事,人在他們手上,還怕問不出來消息嗎?
這一次,一定能一舉扳倒蕭山和他背后的勢力。
有了這封戰報,兩人的心頭都松了一口氣。
往后的幾日,謝洵一邊哄秦如霜和麟寶,一邊理政事,而秦如霜則是等待秦如風回朝。
七日后,秦如風帶著勝利的大軍,以及被擒獲的倭國皇子一同回到了大祁。
他回來后第一件事便是進宮拜見二人。
秦如霜看著眼前的秦如風,心中也是慨萬分。
這個弟弟,一開始是更想讀書做文的,后來差錯進了軍隊,如今也了能領兵打仗的大將了。
而秦如風現在同以前已經完全不一樣了,他風塵仆仆,上還有殺伐之氣,眉宇間堅定的神,讓他看著更加穩重了幾分。
和謝洵匯報完軍之后,謝洵識趣的抱著麟寶出去了,將剩下的時間留給這姐弟兩人。
秦如霜輕輕拍了拍秦如風的肩膀,才發現弟弟早已比高了半個頭,是個可以獨當一面的男子漢了。
“你辛苦了,平安回來就好。”
秦如風搖了搖頭,對秦如霜說道,“不辛苦,我自己帶兵打仗之后,才知道不管是從前的爹爹,還是王爺和你,在戰場之上是有多麼的不容易,以前是我太任不懂事,以后我一定會好好保衛國家,保護好姐姐你和麟寶。”
姐弟兩人又敘舊了幾句,秦如霜便讓秦如風回去休息,準備第二日一同審問那被俘虜的倭國皇子。
第二日一早,天還沒亮,秦如風便進了皇宮。
三人一同前往關押倭國皇子的天牢。
本以為這次要破費一番口舌,然而出乎眾人的意料,那倭國皇子聽說只要他能供出他們與朝中何人勾結,便能從輕發落之后,那倭國皇子竟當眾就從懷中掏出了幾封書信,正是蕭山和倭國勾結的證據!
原來,這位倭國皇子本以為他被俘虜之后,一定會被留在大祁萬般折磨,沒想到謝洵竟然這麼好說話。
他之所以帶了這些書信,只是想爭取一些談判的籌碼,沒想到謝洵拿到這幾封信后,竟然表示談和的條件正常進行,而且不會將他留在大祁做質子,這讓他十分激。
一切談攏之后,秦如風去理軍務,而謝洵則是拿著那幾封信和秦如霜一起回了書房。
“我以為王爺也會將這人留在大祁做質子。”
謝洵搖了搖頭,笑著說道:“倭國不過是一個彈丸小國,而且和我們還隔著海,留他做質子有什麼用?我不怕那個小國,這次不過是因為疏忽和蕭山的從中作梗,才讓他們有機會攻打大祁。”
謝洵說著,將書信收好,準備作為蕭山定罪的證據。
之后又笑著對秦如霜說道,“再說了。只要國強就不懼怕外敵,只有國弱才會搞這些把戲,留個質子在大祁一點好都沒有,你難道忘了當初達完烈的事?”
謝洵半開玩笑地說道:“我可不想又有什麼人跑出來說懷了我的孩子。”
秦如霜想想也是。
將質子留在國,不過是面子上好看罷了,不僅要好吃好喝供著他們,若真到了兩國兵刃相接的時候,國事當前,哪里會因為一個質子就手下留?該打還是一樣會打起來。
“那王爺準備什麼時候審理四皇子和蕭山勾結外敵的事?”
謝洵想了想,定了個日子:“就三日后吧。”
這幾日又有許多替蕭山求的折子,言語間十分懇切,仿佛他只要問罪了蕭山,便是陷害忠良,大逆不道似的。
到時候正好將這些小啰啰也一網打盡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