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七零之佛系炮灰 第一百四十三章 新居

《七零之佛系炮灰》第一百四十三章 新居

第一百四十三章新居

新落座的青磚瓦房就在老房子間隔不到十米的地方,因為宅基地是以顧二弟的名義批下來的,顧建國覺得兄弟倆住得近也好相互照顧,特意選了這位置。

比起原本老顧家的屋子,新房子距離山腳下的竹林更遠一些,反倒是靠近生產隊通往鎮上的路口,可見顧三叔也是花了心思的。

顧明東拉著顧亮晨,抬頭看嶄新的房子。

鄉下所謂的青磚,其實並不是青,而是一種乾燥時偏灰黑,溼潤時偏青黑的磚頭。

溪源鎮並沒有專門燒制青磚的窯爐,這批青磚還是顧老二找了關係,從隔壁菱鄉運回來的,為此借了花錢借了運輸隊的車。

雖說為了這批磚頭多費了不心思,如今一看卻都是值得的,青磚比泥磚乾淨整潔,帶著一種天然的古樸,而且抗熱,和吸水都極好,人住在裡面冬暖夏涼。

上頭用的也不是紅瓦,而是這邊常見的黑瓦片,造房子的手藝糙,但最後效不錯,看著渾然一

等再過幾年,燒制起來更方便的紅磚流行起來,亮麗的紅磚就會迅速侵佔青磚的時常,一直到很多年後被鋼筋水泥徹底取代。

到那個時候,再想要建造這麼古古香的青磚房子,可得花大價錢。

新房子才剛剛落,這會兒走進屋裡頭空的,溫度卻比外頭暖和不

顧明東笑著招呼道:「在說你啥時候能住進來。」

「等過幾天請三叔家好好吃一頓飯,這次造房子我到走沒工夫盯著,你又得上班,能造這樣可見他們沒花心思。」

這一次顧建國提前申明,上頭髮了話,等明年就得兩次收全部結束,完公糧之後才能統一分糧食,沒有分兩次的說法了。

Advertisement

顧明東手裡頭其實還有錢,但剛造好了新房子,他立刻拿出大筆錢來打傢太引人關注,便說:「倒也行,等後頭再慢慢替換。」

大傢伙兒都怕了,心底也想要錢,但到底沒有糧食重要,有糧食在倉庫裡頭放著,他們心底就覺得安穩。

老顧家的新房子落,生產隊的社員們紛紛過來參觀,手一那青磚,一個個也看著眼饞。

李鐵柱也是知道這況的,嘆了口氣說:「苦是一時的,能換來這麼大一座房子也值了。」

所以即使大部分人家第一次分到的糧食還沒吃完,這一次工分也都是換了糧食。

顧明東著下笑道:「等打好傢,讓老二帶著阿星過來住,幫大家暖房子。」

可顧明東不同,他大手一揮,直接把大部分工分都換了錢。

一聽這話,顧二弟就更高興了:「大哥,到時候你還住中間這間,讓老三們住東邊那屋,我住西邊,反正我睡懶覺,正好早晨曬不到太。」

「三叔和我姑那邊還欠了一些,只能等老二老三發了工資再慢慢還。」

「讓大哥自己睡,他睡相可差了,老踢我。」顧亮晨笑道。

顧亮晨仰起頭,也說:「二叔,可你馬上就要娶媳婦了,我爸總不能跟弟媳婦住一起。」

得益於第一年種植兩季水稻,上河村生產隊秋收之後還能分一波糧食。

顧明東轉了一圈,唯一可惜的是現在沒有二層樓,鄉下的泥工只會建單層,所以老顧家這青磚瓦房也是大三間,後頭跟著一個廚房,並沒有挑高。

顧明東便說:「我們搬過來住倒也行,到時候攢一攢錢,把老房子也推了重建。」

顧明東笑了一聲:「你想跟爸睡還不容易,直接過來就是。」

Advertisement

顧二弟也喜歡新房子,樂呵呵的轉了一圈:「如果咱們願意用舊床舊柜子,那年前就能搬進來。」

「就為了這房子,我二弟三妹攢下來的工資都花得一乾二淨,秋後分糧食的時候,我一斤糧食沒要,工分全換票子了,這才勉強補上虛空。」

「再說了,我現在不還沒娶媳婦嗎?」

「喜歡嗎?」顧明東著兒子的小腦袋問。

說曹到,外頭探進來一個人頭:「你倆是不是在說我?」

顧老二的自行車太招人,為了掩人耳目,顧明東還問顧三叔和顧秀秀稍稍借了一些,別人不知道他們家的況,顧秀秀卻是明白的。

生產隊能有青磚房子的,之前也就癟老劉一家,其餘都是泥磚居多,再差一些的,連泥磚都用不上,牆上都能拔出稻草來。

瞧著弟弟信心滿滿的架勢,顧明東沉了一會兒,暗道自己連巡講都只覺得麻煩,是不是太佛系了,直接躺平不太好。

顧亮晨點了點頭,卻又問道:「爸,這邊也有三間房,隔開后就是六間,那我以後是不是不能跟你一起睡了?」

當時生產隊議論紛紛,暗道顧明東這是鑽到了錢眼裡,來年他們家的糧食肯定不夠吃,到時候還不得挨

心思一轉,顧明東又樂呵呵的放下了,既然弟弟妹妹有心賺錢養家,他這個當大哥的含辛茹苦的將他們養大,福也是應該的。

自從搬出兩個姑姑的屋子,除非顧老二不在家,不然雙胞胎都是跟著顧明東一起睡。

等老顧家造房子的消息放出去,社員們才恍然大悟,不是顧明東不想要糧食,是花錢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

顧明東故意挑眉問道:「這宅基地可是你的,我搬過來算什麼?」

要是不開這個口,顧明東怕琢磨出來,老顧家的錢只多不

Advertisement

顧明東比了個手勢。

李鐵柱倒吸一口氣,苦著臉搖頭:「這麼多,我家怕是要再攢兩年。」

顧二弟臉都垮了:「曉茹可喜歡你們了,住一起肯定很樂意。」

再一想,宅基地雖然是弟弟的,但造房子的錢卻全家有份兒,再者顧明南結婚怎麼樣也得再等兩年。

顧二弟一聽不幹了:「大哥,你跟我生分了是不是,咱家好不容易造了新房子,我要是自己住新房子讓你住舊的,那我什麼人了?」

李鐵柱就羨慕不已,私底下問顧明東:「阿東,你們造房子統共花了多錢?」

顧二弟聽了果然高興起來:「哥,我一定會好好賺錢,讓全家都住上新房子。」

顧明東完全不覺得跟弟弟弟媳婦住在一起是好事兒,不過瞧顧老二那架勢,如果他說一聲不的話,這新房子寧願空著。

新房子是常見的大三間,但有小小的不同,聽了顧明東的意見,每間屋子的面積更大,中間用可以拆卸的青磚作為阻擋,前後分割兩個房間,乍一看足足有六個房間可以用,這還不算後頭加建的倉庫和廚房。

這樣一來單個的房間比農村常見的小,但房間多,私也強。

老顧家才幾口人,住著足夠了。

李鐵柱瞧著,誇讚道:「你這法子好,中間隔一道不費事兒,孩子也能有個單獨的屋子,臨了分家了把這一道牆拆了,又是一個大屋子完全不耽誤。」

「等我攢夠了錢,我們家也這麼干。」

比李鐵柱更羨慕的是顧三嬸。

前兩年老顧家還過得凄凄慘慘,還得他們家拉,誰知道這才幾年就起來了,新房子都已經蓋上了。

顧三嬸心底也為他們高興,可偶爾也有些不是滋味。

如今回想起來,幾乎已經忘記顧明東以前的樣子了,只知道這大侄子有本事,不管遇到什麼事都穩如泰山,還能代替自家男人去巡講,被上面的大領導點名誇獎。

再對比自家的兩個棒槌兒子,顧三嬸心底更不是滋味。

看完了新房子,顧三嬸回家就拎著兒子的耳朵教訓:「你說你白長個子不長腦子,你還比阿東大了那麼多,下頭的兒子眼瞧著就長大了,怎麼就不知道攢點錢造新房子?」

顧保家十分委屈:「這能怪我嗎,阿東下頭兩個工人呢,我也沒個當工人還願意填補家裡的弟妹啊。」

顧保家無語的看著大哥:「哥,我哪兒對不住你了?」

眼看兄弟倆都要吵起來,顧建國咳嗽道:「行了,你自己生的兒子自己沒點數嗎,從小就是豬腦子笨腦袋,現在你罵他們做什麼?」

顧三嬸被氣了個仰倒,狠狠的瞪了眼兩個兒子。

卻又問:「咱家也攢了一些錢,要不把老房子修一修?」

他們現在住的房子,跟老顧家的老房子差不多年頭,平時住著還好,但一到颳風下雨就容易水不說,屋子也不夠大了。

「何必廢這功夫,修一修費錢不說,也就面子。」

顧建國教訓完妻子,又看向兩個兒子:「你們以為阿東能造新房子都是阿南小西的功勞?」

這一次顧保家也同意哥哥的觀點:「那肯定的,他們一個在運輸隊,一個在回收站,而且都是正式的工人,一個月工資拿到手都有大幾十,一年攢下來可不得好幾百。」

因為顧明東得巡講,所以建房子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還是他們倆幫忙盯著,兄弟倆自然是知道底細的。

更難得的是,顧明南顧明西出息了,賺了錢還知道補家裡,往常時不時瞧見顧明南拎著回家,他們賺到的工資恐怕全給了家裡。

以前他暗地裡還在想,這弟弟妹妹太出息了,指不定就要瞧不起在鄉下種田的大哥,誰知道老顧家完全沒出現。

也不知道顧明東怎麼養弟妹的,就算是親兒子親兒,也沒這麼幫扶爹媽的。

顧保家心底也酸的不行,但誰讓他沒這樣的弟妹呢?

顧建國心底失,覺得這倆兒子傻就算了,看見兄弟發達了還會嫉妒,盯著人家的好,沒看見人家的付出。

他沉著臉道:「一位工人,一個月工資頂了天也就二十多,一年下來頂多兩百,回收站的工資又是出了名的低,而且他們在鎮上怎麼樣也得吃喝,這不都得花錢,你覺得他們一年能攢下多?」

「那,那不也有兩百。」顧保家還不服氣。

顧建國冷哼道:「他們上的新裳,腳下的新鞋子,平時用的飯盒手電筒,這要不要花錢,他們倆上班用的自行車,連自行車票都是問人買的,是那張票就得一百,買車足足花了兩百五,這錢哪兒來的?」

「你們倆惦記著阿南小西能賺錢,卻忘了他們倆花錢也厲害,就說這自行車,阿東一直在生產隊,他要什麼自行車,還不是心疼弟弟妹妹起早黑的上班,鞋子都走壞了好幾雙,腳底板上都是老繭子,這才買的。」

顧家兄弟掰著手指計算,這麼零零碎碎的算下來,顧明南兄妹倆確實是賺錢的大戶,可兩個人花錢的地方也多。

顧建國瞥了他們一眼,繼續說道:「你們倆想著阿南小西孝順,也不想想阿東怎麼對他們的。」

「大家都得吃不上飯的時候,阿東咬著牙供弟弟妹妹讀書,愣是讓倆孩子讀到了初中畢業,後來又想著法子送他們進城當了工人。」

「你們捫心自問,你倆要是有這麼好的門路,會想著給下面的弟弟妹妹,而不是自己先佔著嗎?」

不是顧建國瞧不起自己親兒子,而是同樣的事兒放在他們倆上,他們或許也能給弟妹一口飯吃,把人拉扯大了,但像顧明東這麼盡心儘力肯定做不到。

顧明東若是知道顧三叔這麼看好自己,拔高他對家庭的「無私奉獻」,肯定會笑一聲他想太多。

不是無私奉獻的人,之所以做這些,也不過是覺得這樣對弟妹的前途而言更好,而弟弟妹妹都有好的前途,將來他才更能省心。

事實證明他的策略也是對的,若是只把人拉扯大就丟出去,弟妹過得不好,難道他能獨善其

如今這樣,顧明東才是真正的省心。

顧家兄弟面發白,都有些愧的低下頭。

如果能進城當工人,兄弟倆都會爭破頭,怎麼可能會讓給別人。

顧建國冷哼一聲,繼續說道:「年底算工分的時候,阿東一天能拿十二工分,還有養豬的工分補,一年下來換錢得近百,靠他一個人就能養活一大家子,你倆呢,拿到了多,夠養活老婆孩子沒有?」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