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七零之佛系炮灰 第一百七十六章 失蹤(二)

《七零之佛系炮灰》第一百七十六章 失蹤(二)

第一百七十六章失蹤(二)

因為生產隊的閑言碎語,顧明西平時也不大往村裡頭去。

其實也沒啥時間出門溜達,畢竟白天得上班,晚上還得去找鄭通學習古董知識。

跟著鄭通學習之後,顧明西才知道以前自己多傻多天真,哪能想到就一個老件,條條框框倒是能寫出一本書來。

這反倒是激起顧明西的勝負來,不管多難多複雜,都啃了下來。

鄭通一開始答應下來,也就是賣顧明東一個面子,如今世間久了,反倒是起了幾分才之心。

唯一可惜的是,老顧家的孩子聰明歸聰明,也夠勤努力刻苦,可偏偏對他的本質風水毫無興趣。

又是一個晚上,一對一的教學結束,顧明西卻沒急著走。

笑嘻嘻的看著自家老師:「鄭老師,生產隊都說我虧大了,你怎麼都不問我?」

鄭通哈哈一笑:「這有啥好問的,你家老二我不,但阿東的人品我還不知道?」

「倒也沒什麼事。」鄭通沉下來。

「你想想看,上古時期都無法解決,只能依賴於人牲來祭祀鎮的東西,是你我能的嗎?」

「這年頭重男輕的多,但你大哥不是那樣的人。」

鄭通倒是說:「他們不一定不懂,只是茶餘飯後話家常罷了。」

「你也說了,這是我們無法的東西,既然如此何必發愁?」

顧明東聽著這危言聳聽的話,心底信了大半,恐怕守珠人守著的並不是佛骨,而是依賴於佛骨的存在,一代代被鎮的邪

心底鬆了口氣,鄭通笑道:「大年夜那天晚上喝醉了,我沒說什麼七八糟的話吧?」

顧明東心思一轉:「什麼意思,還跟天地扯上關係了?」

顧明東以前也不喜歡串門,再加上豬圈也不在這一塊,十天半月不過來也不奇怪。

Advertisement

最後也沒說到底什麼事,顧明西回到家,想了想還是找到了顧明東。

好的,老二要結婚,他還高興的。」顧明西看了看鄭通,「鄭老師,你是不是找我大哥有事兒,有事兒你告訴我,我回家告訴他。」

鄭通嘆了口氣:「不是不能說,而是沒必要說,說了也是徒增煩惱。」

顧明西撇了撇,起打算離開。

鄭通嘆氣道:「之前看到小青銅鼎,我已經預不妙,後來你在北京遇到了大號的,我這心裡頭就七上八下的。」

鄭通沒好氣的看了他一眼:「老夫這不是擔心你天不怕地不怕,膽大妄為,到時候把老天爺捅一個窟窿來。」

鄭通拍了一下自己的腦門,暗罵自己喝酒誤事,怎麼該說的不該說的都說了。

如今跟顧明東聊過了此事,鄭通也放心下來,還打趣道:「聽說你家老二要結婚了,新娘子怎麼樣,要不要我幫你相看八字?」

鄭通哈哈一笑:「八字能流傳千年,自然有他的道理,你可別不信。」

「這裡面有什麼是不能說的嗎?」顧明東問道。

「難不八字不合,我還能棒打鴛鴦?」顧明東笑起來。

「我信我信,但我更相信日子是過出來的,不是靠八字定下的。」就算是八字不合,現在顧明南跟錢曉茹都認準了對方,他才不會去做王母娘娘。

鄭通卻總覺得哪裡不對:「你大哥最近心怎麼樣?」

顧明東挑了挑眉:「那我待會兒過去看看。」

「阿東,你我都是凡人,自己的命運尚且隨波逐流,更何況是天地大運。」

「大哥,鄭老師似乎找你有事兒,但我問他什麼事,他又不說。」

「原想著解決不了的事,索放下不提,也省得你煩心,誰知道喝酒誤事。」

Advertisement

等他到了鄭通跟前,鄭通上下打量了一番,見顧明東氣極好,之前從北京回來之後,上總帶著的幾分鬱氣也都消散了。

這倒是猜對了一半,顧明東顯然已經早早的去找過,只可惜沒找到罷了。

「他一直在家啊。」顧明西有些沒明白,「大概開始春種了,所以比較忙,沒時間過來。」

這話讓鄭通頻頻點頭:「還是你通。」

「這裡頭,怕不只是借運那麼簡單,而是有了不得的事,是你我都無法的。」

鄭通猶豫了一下,問:「這幾天怎麼不見你大哥?」

顧明東等他鬆了口氣,忽然念道:「以天為爐,以地為鼎,人為祀,烝兕乃得安。」

「最好是這樣。」鄭通笑罵了一句。

顧明東笑了一聲:「那你可想錯了,我這個人最惜命,才不會以試險。」

不過現在聽鄭通這麼一頓分析,顧明東也不打算繼續冒險。

「確實沒說什麼。」

顧明東臉微微一沉:「這麼嚴重?」

鄭通無奈道:「青銅鼎裡面的字記載,上古時期曾經發生了巨大的災難,需要以天地為爐鼎,用活人作為祭祀,最後還殺了神,才讓災難平息,獲得暫時的安寧。」

這幾句話聽著就是古代的咒語,他原本也知道青銅鼎是祭祀用的禮,鄭通為什麼要瞞這個。

顧明西聽了也高興:「哎,老師都看得明明白白的事,偏他們話多。」

「不過老顧家有你鎮著,什麼牛鬼蛇神都得靠邊站,你弟弟妹妹也都能沾。」

鄭通沒說虛話,自從顧明東來到這個世界,老顧家的整個風水都變了。

原本等待著他們一家的炮灰命運已經越行越遠,一切蒸蒸日上,雖說不是順風順水,卻也已經擺了命運的枷鎖。

Advertisement

與之相反的,是男主的人生宛如鐵盧般一落千丈。

知青請探親假回家過年在政策上是被允許的,不過在有些下鄉的地方,當地的幹部怕出事兒,亦或者其他的緣故,總是喜歡卡著知青的申請。

顧三叔就從來不這樣,誰樂意回去就回去,總不可能不回來了。

畢竟糧食關係都轉了,你要是不回來吃什麼,當地的領導也不能幹。

幾年下來,果然從來沒出過錯,相比起其他生產隊因為探親回鄉的事經常鬧架,有幾次還腦到了公社,上河村這一塊清清爽爽。

所以劉大妮找上門的時候,顧三叔心底覺得時間太趕,年底看著還要下雪,但他們小夫妻堅持,他也還是給打了證明。

隨後幾天,顧三叔也只有在看見大雪的時候,擔心一下還可能在路上的夫妻倆,主要是擔心孩子,那孩子還小,怕出事兒沒有人照應。

那時候他哪裡想到,錢知一帶著劉大妮母子倆這一走,就再也沒回來。

時間已經到了二月份,春忙都開始了,知青們早就都回來了,錢知一一家三口卻還是不見人影。

最先著急的是劉三嬸,兒跟著一道兒走了,臨走前還問借走了十塊錢,說好了等見過城裡頭的公公婆婆,到時候拿兩倍還給

劉三嬸都想好了,趁著這次兒上門的機會,再把關係修補修補,雖說當初鬧得難看,但母哪有隔夜仇的。

錢知青雖然是城裡人,可現在生活在村裡頭,還不得靠媳婦娘家照應。

等把關係弄好了,錢知青家裡頭再寄點什麼東西過來,那不得有他們一份?

過年那幾天,劉三嬸都已經琢磨著錢家會不會寄沙琪瑪過來,到時候就拿到曬穀場去吃,也讓村裡頭的人見識見識,讓他們知道不只是老顧家有本事,他們老劉家也有能耐人。

誰知道這一等遙遙無期,劉三嬸能不著急?

這劉大妮要是不回來了,的算盤珠子都落空了,豈不是白養了個兒還賠了錢?

「大隊長,你可得幫我想想辦法啊,這錢知青說帶著他們娘倆回家過年,結果到現在還沒回來,也不知道是不是出了什麼事。」

「早知道就不該讓他們小倆口自己去,他們哪兒能頂事兒啊,我就該跟著一道兒去。」

顧三叔心底也著急,只能安道:「再等等吧,指不定過幾天就回來了。」

一開始他還想著,也許是錢知一幾年沒回去,這次回去就想著多待幾天。

後來又想著他們家孩子還小,說不定在路上生病了,所以才耽誤了。

可等到二月份,顧三叔再也說服不了自己了。

錢知一怕是帶著老婆孩子跑了。

這事兒是瞞不住的,顧三叔只得著頭皮去了一趟鎮上公社,將上河村知青回鄉探親,結果一去不回的消息報上去。

王書記一聽,也是嚇了一跳:「你說什麼,你們生產隊的知青跑了?」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跑了,但去了都快兩個月了,一直沒回來。」顧三叔苦著臉說。

王書記暴跳如雷:「你怎麼到現在才說?」

「我也沒想到啊,之前沒回來,我就琢磨著要麼是孩子病了,路上耽誤了,誰知道……」

王書記只覺得頭腦發暈。

去年農科院那事兒,他可是在上頭了臉的,結果翻過年倒是好。

「你啊你,你們上河村生產隊是不是閑不得,不聲不響就鬧出個大事兒來。」

平時最讓人省心的生產隊,偏偏不出事還好,一出事都是驚天地的大事兒。

「別說溪源鎮了,十里八鄉也沒發生過知青逃跑的事兒,今天發生了這事兒還了得,跑了就趕去找啊。」

顧三叔臉更苦了:「他都去北京了,我們怎麼找。」

王書記一想也是,這事兒還得他出面。

於是乎王書記茶也不喝了,直接往上級打電話,一層層的領導彙報,最後直接查到了錢知一的戶籍地址。

結果那邊街道查了半天,回過來一句話:「是有一個錢知一的下鄉知青,但下鄉后一直沒回來,家裡頭都沒人了,回來幹啥?」

「跟街坊鄰居都確定過了,那孩子下鄉后真的沒回來過。」

「錢家沒人了?」顧三叔一愣。

王書記皺眉道:「你不知道他家沒人了?」

「不可能啊,錢知青剛來我們生產隊的時候,家裡頭隔三差五的給他寄東西。」顧三叔對此還記得清清楚楚。

就因為這個,錢知一下地幹活從來不積極,吃的卻不差,社員們也無可奈何。

王書記一聽,覺得事不大對:「你確定?」

「確定,王書記,你要是不信我可以問郵局,他們肯定有印象。」顧三叔說。

王書記還真的派人去查,這一查立刻查出問題來,錢知一家裡頭不但寄東西過來,還寄錢,前前後後加起來可真不

可從戶籍地那邊傳過來的信息,這個下鄉的錢知青就應該無父無母,不可能有家人。

王書記心底咯噔一聲,覺得自己大概是攤上了大事兒,立刻將這事彙報上去。

原本只是知青逃跑的事,立刻被升級起來。

一時間公社領導全部開會,相關人員都被帶走調查,專門的工作小組都弄了好幾個,甚至連公安都參與進來。

有人負責外出找人,有的負責電話聯繫,有的負責核對信息,還有人負責去上河村查探消息。

顧三叔也沒想到事會發展到這個地步,心底一陣陣發

王麻子那破屋子被翻了個遍,有價值的一樣沒找到,反倒是把王麻子媳婦杜萍萍的事兒又翻了出來。

王麻子那是賭咒發誓,說自己就回家打老婆,所以才把老婆打跑了,絕對跟這次知青逃跑的事沒關係。

比起錢知一,杜萍萍的事反倒是好查。

幾個公安鄙視王麻子,但杜萍萍確實是在知青們來之前就跑了,兩件事應該沒關係。

作為上河村生產隊的一員,老顧家也接了調查。

顧明東一五一十的說了,自然是只說了自己表面上能了解到的,其他的分毫不

他倒是沒想到,錢知一居然一去不回,直接帶著劉大妮母子逃走了,可在這個出門就要通行證,住宿都要介紹信的世界,他能去哪兒?

前來調查的公安做了筆錄,又問:「在他們離開生產隊之前,你們真的沒有發現異樣嗎?」

顧明東搖頭:「我跟知青說不來,平時不來往。」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