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我在1982有個家 第106章 105.三月四月,把榆枝撅

《我在1982有個家》第106章 105.三月四月,把榆枝撅

第106章105.三月四月,把榆枝撅

海上多雨,春季更多雨。

雨水不停歇的落下,已經不是那麼大了,細的雨被風吹的斜斜落下,從雲層里一直傾斜到海面,清新清澈。

海面波瀾起伏,海鳥們從雨幕中穿過、在浪花中穿行,數量前所未有的多——鳥生艱難,早上那會雨大它們不好出來捕魚進食,這會雨小了趕開工,畢竟窩裡沒餘糧。

王憶拉了張躺椅在門口往外看。

下雨沒有霧,能看到遠的海、起伏的浪和乘風破浪的船。

現在能在海上航行的都是大船,不過在王憶眼裡它們只有一丁點大,只有當低沉悠揚的汽笛聲傳來的時候才能覺到它們的威武。

屋檐流水,落在地上砸在石窩上帶起水泡。

滿山的樹讓雨水一洗更加碧綠,的柳枝、帶著點鵝黃的楊樹葉、灰白山石,都被雨幕籠罩其中,也被雨水清洗著。

外島的雨不會持續很久,可能是海上的風大,有時候一陣風到來就把雲給推走了。

昨夜還是大雨瓢潑、上午就是細雨如,到了吃午飯的時候只剩下水汽朦朧。

王東方來找他,打招呼喊:「哎,王老師,你怎麼坐在門口?這寒氣多重呀,回屋、回屋。」

王憶無奈的笑道:「你們把我當保護了?我一個年輕力壯的大小夥子,怎麼還不了點寒氣了?」

王東方拎著個飯盒,說道:「保護?哈哈,你們大學生就是會說新鮮詞。」

「不過你說的對,你現在就是咱隊里的保護,你可不知道你多重要,不能出閃失,快去、你快點上被窩裡,午飯你嫂子給你做好了。」

「另外這會風雨浪頭都小了,你下午再看看,下午不行我領你去金蘭島,金蘭島上有個衛生院好的。」

Advertisement

王憶說道:「我真沒事,小小的冒我自己能治好,絕對能!」

王東方說道:「不能麻痹大意啊,要在戰略上蔑視冒、在戰上重視冒!」

說著他猶豫了一下:「不對,是在戰上藐視冒,在戰略上重視冒?也不對,就是——算了,搞不清楚,吃飯!」

「來,今天中午我爹讓你嫂子給你煮了砂鍋。砂鍋祛寒熱乎,你又恰好吃海貨,那就湊活著吃一。」

他把食盒打開,裡面是個黑漆漆的砂鍋,正有白蒙蒙的熱乎往外飄

王東方小心翼翼端出砂鍋,說道:「你爐子回庫里了?也真是他娘邪門,你剛撤了爐子天又回冷,要不然用爐子煮著砂鍋慢慢吃,那就滋潤了。」

「這樣你吃快點,砂鍋涼了可不行。」

王憶沒顧得上去研究吃喝,他先竄過來研究砂鍋。

天涯島看起來窮困落後,其實是個寶藏島!

越是這樣的地方越容易收藏著老件,而這些老件在未來是很值錢的。

這砂鍋通漆黑,看起來是糙的陶,不過蓋子上面有花紋,從這點來看又有了點藝氣息。

它整氣質古樸,王憶問道:「東方哥,這是老件吧?」

王東方說道:「嗯,老件,好幾年了呢。」

好幾年?

這就沒啥意思了。

不過他還抱著僥倖之心:「是落到你們家裡好幾年嗎?那你們是在哪裡買的?這砂鍋看起來好呀,像是有年頭了。」

「是在供銷社買的,我結婚那年去買的,它不是看起來好,它實際上就是好,婺州那邊窯燒出來的。」王東方隨意說道,「來,你趕拿筷子……」

「不急不急。」王憶想先確定一下這砂鍋是不是有利可圖,「東方哥,你去供銷社買的時候,這砂鍋有幾個?都是一樣的嗎?」

Advertisement

王東方說道:「我去庫房挑的,幾百個吧,那肯定不一樣,我挑的這個最好,你看這肚子多圓潤?有沒有覺它很喜慶?就像是懷著小砂鍋?」

聽到這裡王憶死心了。

就是同一批次出來的普通砂鍋而已,七幾年的東西,估計帶回22年也能賣個幾百塊,現在有些人家講究用老砂鍋煮東西,說是這樣煮出來的香。

他們說的相關原理跟三國演義黃酒罈差不多,老砂鍋是陶,煮了幾十年的菜,菜香味調料香味滲進罈子里。

可是王憶不敢茍同。

砂鍋可是直接下筷子的,那幾十年下來口水不也得多多滲進壇了?

王東方繼續催他:「你趕吃,吃完了不用收拾,讓大迷糊弄下去,然後你嫂子就收拾了。」

「我先走了,你可千萬別麻痹大意,傷風冒不能拖,小病會拖病!」

王憶說道:「行,我覺得我吃完這砂鍋就好了。」

他回屋裡拎了兩塊臘下來遞過去:

「東方哥,你拿這個回去,用干辣椒一炒好吃呢。」

「臘呀?」王東方新奇的看向他,「你從哪裡弄到的這樣好東西?」

不等王憶回答他又恍然的說:「噢,是前兩天你同學給郵寄過來的嗎?真好,羊城的臘呀,我爹以前在那裡有戰友也給送過,蒸爛糊了炒確實好吃。」

王憶塞給他:「你們吃過就行,那我先吃飯了,海鮮砂鍋燉時間長了就老了。」

王東方想放下,可肚子里確實缺油水想吃,猶豫一下嘿嘿笑:「那我跟你不客氣了啊,跟你太客氣反而顯得咱淺了。」

王憶推他一把:「哥你跟我客氣個卵子嘛,都是一家人,你客氣了我不高興!」

王東方拎著臘愉快的離開。

Advertisement

路上舉起來聞了聞。

嗯,熏的真香,是真,一一手油!

王憶這裡沒了煤炭爐子但有防風爐,而且防風爐口徑小,正好放下砂鍋。

他開爐調整了火候,小火慢慢煨著鍋底,熱氣冒的更加濃郁,湯發出『嗞啦嗞啦』的聲音開始翻騰。

這是一鍋海鮮砂鍋,有、有白菜、有祛寒的薑片和一些枸杞,剩下的是海鮮食材。

藤壺佛手貝給湯提鮮,文蛤打底,梭子蟹、對蝦、蟶子、淡菜、皮蝦、竹節蝦為主,往下一撈又有海參又有鮑魚,更有好些的牡蠣

鮮味撲鼻。

這得趕吃,海鮮特別是牡蠣一旦燉時間長了不沒有鮮味還會口極差。

王憶一邊吹氣一邊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塊牡蠣裡。

這個最要最快的吃。

嘶嘶,又燙又鮮,吃下去后熱乎乎、暖洋洋!

這讓他很滿足,坐在窗邊慢慢吃著往外看,心滿意足。

雨量變小,海風輕緩,吃飯時間碧綠的島上沒有多人出門,天地之間好像只剩下了這座島嶼和那些裊裊升起的炊煙。

白煙混風雨里,慢慢悠悠的飄著。

這一刻時走的好像慢了起來。

王憶深深地呼吸一下,清冽的空氣、鮮的香氣,天並不藍雲更不白,可他就是覺神清氣爽。

好像冒被一鍋『咕嘟咕嘟』的砂鍋給治癒了。

下著雨爬山危險,而且學生淋雨也容易生病,王憶便去教室說了一聲:「大家自行安排吧,願意學習的就看看書,想休息的就玩一會。」

「但是都記好了,玩鬧可以絕不準去打擾到學習的同學!」

「明白了嗎?」

在一個教室的學生異口同聲的回答:「明白了!」

王憶點點頭。

學生們分開回各自教室,然後齊刷刷的翻出課本開始學習,沒有課本的則去有課本的同學邊湊著學習。

這把王憶看的一愣一愣。

如此好學嗎?

他對學生說道:「你們不用為了應付我故意表現的好學,想要玩的自己玩好了,王老師不會止你們玩鬧。」

一個學生說道:「我不去玩鬧,我要學習,我要當助教,吃香腸包子、吃粽子!」

其他學生異常認真的點頭。

為了管飯,向知識的陣地衝鋒呀!

王憶頓時笑了。

看來設置助教還是很有必要的。

不過並非所有學生都有這個決心和指向,王狀元就穿著雨在吆喝人出去:「凱子、耗子你們幾個跟我走,我領你們去摘榆錢。」

「我不去。」王凱認真的打開書本,「我想好好學習爭取當助教,王老師真的給助教管飯,而且好吃。」

王狀元笑道:「你個傻的,外面場有水窪你去照照,認清一下自己,你是念書的料嗎?」

「跟我走吧,我領你們去摘榆錢,王老師沒吃過咱島上的榆錢飯。昨晚雨下的那麼大,榆樹肯定長葉很快,現在榆錢出來了,咱擼島上第一波榆錢給王老師,他也會管咱飯的!」

王新浩站起來說道:「狀元說的有道理,咱真不是學習的料子,助教隔著咱是不是遠了點?」

王凱琢磨了一下,還真是這回事。

俗話說,三月四月把榆枝撅,這說的就是撅下榆樹枝子擼榆錢的事。

榆錢是榆樹的翅果,形狀像是小銅錢,所以得了這麼個名字。

它們其實是一種果實而不是葉片,只是確實像葉子,島上人家便以為它們是榆樹葉。

春天一到榆錢就長出來了,好些地方是三月吃榆錢,外島這邊因為海洋氣候問題導致榆樹發芽晚,得等到四月吃榆錢。

年們穿上自製雨出門,這時候已經是細雨沒什麼事了,他們又把雨掉索系起來當袋子裝榆錢。

王憶在外面等著他們,王狀元跑的快差點撞他上。

這把他們嚇一跳:「啊,王老師?你怎麼不回去歇著?」

王憶嘆氣道:「有你們幾個臥龍雛在學校里,老師怎麼能安心的歇著?」

四個年滿臉疑:「臥龍雛是誰?」

從門口經過去上茅房的王東喜隨口說:「臥龍諸葛亮,雛龐統,這都是《三國演義》里有大智慧的人,可聰明著呢。」

年們聽到這話紛紛笑容。

王狀元嘿嘿笑著後腦勺:「王老師,你跟其他老師不一樣,不允許我們玩鬧還說我們聰明,其實我們也沒多聰明,哈哈哈哈。」

聽到這話王憶也哈哈哈,他是王八辦走讀——鱉不住校了。

你小子還謙虛,你們那是沒多聰明?你們一個個都是大聰明!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