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我在1982有個家 第121章 120.王老師帶貨(6.3K)

《我在1982有個家》第121章 120.王老師帶貨(6.3K)

第121章120.王老師帶貨(6.3K)

王東峰還在上工,滿山花剛回來。

年紀不大還沒到五十,可是已經滿頭白髮、滿臉皺紋,說是六十幾也沒人會懷疑。

王憶到的時候剛坐下從籃子里拿出一把韭菜。

看見王憶帶著東西上門了,高興的趕站起來把杌子遞上去:「王老師,你坐、坐,我給你倒水。」

王憶讓不用忙,但為人倔強,不聽王憶的話,執意給他倒了一杯水還往裡撒了點茶葉:

「王老師你嘗嘗,這茶葉味道怎麼樣?是托孩子他大舅買來的,準備等孩子辦婚宴時候用。」

王憶嘗了嘗,覺味道不怎麼樣,便委婉的說:「好的茶葉,很不錯,不過等東峰辦婚事用茶葉從我那裡拿吧,我從首都過來的時候帶了一些茶,紅茶綠茶都有。」

「噢,還有這些東西你看看,是不是能用得上?」

除了大白兔糖他還給拿了一個暖壺、一個鐵盆、兩條巾等小件。

都是在22年市場買的。

暖壺、鐵盆、巾是復古造型。

其中暖壺是塑料皮,外面印著大紅喜字;鐵盆外層是白瓷底印紅花,層則是戲水鴛鴦,盆底有大紅喜字;巾是純棉紅帶金線喜字,很漂亮。

也很便宜。

他本想在滬都給滿山花捎回來,可是這年頭的臉盆暖壺都屬資,需要票不說還得需要點關係,否則要排隊。

王憶哪有排隊時間?再說他也沒有滬都的輕工業票。

於是他只能回22年買,22年這玩意兒爛大街,不過樣式都過於新穎,他是在市場里盡量沖著老樣式買的了。

滿山花打開網兜看見裡面東西就呆住了,拿起暖壺喜外皮高興的問:「哎呀,這壺好看、這壺真呀,這是在滬都買的嗎?怎麼這麼好看?」

Advertisement

王憶含糊的說道:「對,在滬都買的……」

「滬都真好,難怪現在都說滬都產品甲天下,這暖壺造的真好看,上面印的花和字真好呀,我使勁一點不掉。」滿山花有點不釋手。

王憶說道:「滬都的暖壺也不是都這樣,這其實是外銷款,我托外貿市場的朋友買到的!」

反正過幾天外貿易市場那邊的楊兵和陳谷郵寄的東西就要到了,他可以先把這幫人說出來,有他們在解釋起一些東西的來路就簡單了。

滿山花聽到這話大為震驚:「外貿市場?是不是專門跟外國人搞貿易的?王老師你同學在那裡嗎?」

現在隊里都盛傳,王老師同學遍天下,哪裡都有關係、哪裡的關係都很

王憶擺擺手:「不是,是滬都城裡的單位從報紙上得知咱們天涯小學復學了,他們可憐咱們條件差,主捐助咱們辦學。」

滿山花欽佩的說道:「那這也是王老師你搞的關係吧?咱學校都辦多年了,第一次聽說有單位捐助咱們。」

又把話題聊回暖壺和面盆:「王老師,你也要找對象了嗎?」

王憶說道:「我找什麼對象?我不著急。」

滿山花問道:「那你幹啥準備這些結婚用的東西?提前備下?」

王憶失笑道:「嬸子你說啥呢,你難道猜不出來嗎,這是我給東峰準備的啊!」

一聽這話滿山花趕把暖壺放下並連連擺手:「王老師,您是好意,可我們不起,這些都是賣給外國人的玩意兒,那肯定很貴,我們莊戶人家怎麼用的起?」

「拿這個暖壺說,我打聽了,供銷社裡的暖壺是四塊六一個,你這個做的這麼好肯定更貴,不得賣七八塊一個?」

說著又搖頭:「這好是好,可我給峰子結婚真用不上這麼好的,再說他結婚的東西我都備下了。」

Advertisement

王憶說道:「嬸子,我跟峰子關係好,他要辦婚事那我肯定得隨禮,我就用這些東西隨禮好了。」

滿山花很要強,斷然拒絕:「王老師你瞧你說的,你給隊里又買平價糧又買發電機,峰子結婚你來就是給我們面子了,怎麼還用得著你隨禮?」

「再說了,隨禮還用這些錢?那用不上!」

這點王憶聽人閑聊時候說了,外島結婚隨禮給的,五一塊就不錯了,誰給五塊錢十塊錢那可以帶全家去吃席。

王憶勸說滿山花收下幾樣東西,滿山花搖著頭怎麼說都不肯答應,非常的倔強。

最後說急了,進去去打開一個老木櫃從裡面掏出捆紮的明塑料布,裡面有臉盆和暖壺之類。

都還嶄新,不過能看出有使用的痕跡。

滿山花不好意思的解釋道:「這都是我前兩年跟人買的,人家沒用幾次,還好的呢,給峰子兩口子用沒啥問題。」

買的東西樣式風格更落後,水壺是鐵皮暖壺,綠底帶大花,這都是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結婚時候時興的暖壺了。

王憶拿起暖壺看了看,問道:「這鐵皮有點生鏽了,給峰子辦婚禮用不合適吧?還有這底太綠了,不吉利啊。」

滿山花也清楚這點,只能小心翼翼的說:「咱莊戶人家,湊活著用吧。」

王憶搖搖頭:「你願意湊活人家姑娘未必願意,這樣吧,嬸子,你把你的東西給我,咱倆換一換……」

「王老師,我家不能占你這麼大便宜!」滿山花頓時打斷他的話。

非常要強,非常倔強。

其實王憶覺得這還真沒有誰占誰便宜,之前鍾世平給他介紹了個生意就是有人要買這些七八十年代風的用用品。

本來這生意他有點猶豫,因為他只能去供銷社買這些用品,可供銷社出來的都太新了,而且人家也未必想要。

Advertisement

他在22年的時候上網上商城看過了,那年頭也有這些復古風的生活用品,只是過於嶄新,估計不符合客戶要求。

鍾世平給他介紹的客戶要做有年代的短視頻,那就需要所用的生活品有生活味兒。

滿山花給王東峰準備的這套婚嫁用品正好符合要求,有使用痕跡又不是過於陳舊。

正好滿山花子又剛烈,所以王憶就改了說法不是給家隨禮而是跟家互換用品。

滿山花還覺得不好所以,但王憶這次堅定了態度,滿山花也著實喜歡這套嶄新的暖壺、面盆等用品,最終拒絕的語氣就弱了起來。

王憶把自己網兜里東西拿出來又裝走家的,說道:「行了,快別爭了……」

「爭什麼?」鄰居家裡走出來人,是大膽的媳婦丫和出來送的青嬸子。

丫領著家裡最小的皮鞋。

皮鞋眼睛很尖,突然指著地上的網兜喊:「大白兔糖!」

如果這年頭有奢侈品品牌,那大白兔糖就是糖果種的奢侈品。

計劃經濟政策剛開始那幾年輕重工業的原料都是按計劃配給,當時大白兔糖缺缺糖,一天只產兩噸品糖,再分配到滬都金陵路食品一店、淮海路食品二店,那時候只有數人家能吃上這個糖。

王憶看新聞上說,六幾年小年夜的時候放開供應,然後人們不進排隊的隊伍。

前幾年改革開放,1979年9月全國計劃會議提出對輕工業實行「六個優先「,即原材料、燃料、電力供應優先,革新改造優先,基礎建設優先,銀行貸款優先,外匯及引進技優先,通運輸優先。

這樣輕工業發展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優惠政策,製糖業得到了快速發展。

1981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又確立「把消費品工業的發展放到重要地位,進一步調整重工業的服務方向「作為今後經濟建設的一個長期方針。

至此,輕工業發展進快車道,日用品原材料終於得到較好供應。

這種況下大白兔糖的產量得以提升,可沒有提升到滿足人民需要,現在大白兔糖依然不是隨便能買到的,它是城市裡專屬零食,鄉下還沒有賣的。

不過外島在城裡多多有幾個親戚,親戚們過年來做客會帶上兩樣重頭戲禮,一樣是麥,另一樣就是大白兔糖,所以外島鄉下的孩子也知道大白兔糖是好東西。

王憶的大白兔糖也是在22年市場上買的,現在大白兔糖市場份額被徐福記和外國糖果品牌的難以立足,為了搞銷量他們別出心裁又走起了復古路線,賣懷、主打小時候的味道。

所以他帶來的大白兔糖在包裝上跟這年頭差不多,現在是蹦跳的兔子商標,屬於大白兔糖的經典包裝。

皮鞋一看有大白兔糖就興沖沖往裡跑,丫急忙攆上他抓起來拎在手裡。

青嬸子好奇的打量地上的生活用品,問道:「王老師這是從滬都把東西捎回來了?」

王憶說道:「對,捎……」

「哎,真漂亮呀。」青嬸子一把抓起大紅暖壺看去,「你看人上面這大紅的喜字,多喜慶呀。」

自家兒子結婚的用品得到鄰居誇獎,滿山花滿心歡喜,說:「都是王老師給帶的,他這次可幫我家大忙了。」

青嬸子對這暖壺也是不釋手,這年頭誰家裡添一把新暖壺比22年家裡添一臺凈水或者熱水還要有轟

拔下壺蓋往裡使勁吹了口氣把耳朵放上去聽,然後臉上出滿意表:「王老師,這個壺多錢?又好看又保溫,真好。」

王憶含糊的說道:「沒多錢,跟山花嬸子原來的暖壺差不多。」

「那不能。」青嬸子搖頭,「要真是那價錢你幫我也捎一個。」

丫揶揄:「你可真是手抓麵——會佔便宜,這暖壺肯定不便宜,一樣價錢給你捎這合適嗎?」

青嬸子跟關係好,不在乎的揶揄又拿起巾左右的看:「真厚實,這巾厚實呀,我家裡兩條巾疊在一起沒有人家這條厚實。」

皮鞋拽著母親的襟哭唧唧的說:「娘,我要吃大白兔。」

丫領著他往外走,他當場就躺下開始打滾!

這把丫氣的要他,還是滿山花攔住他從袋裡掏出兩顆糖塞他手裡:「別哭別打滾,起來給嬸表演個節目,嬸給你糖吃。」

皮鞋趕站起來說:「大白兔糖是國家的優質糖,由滬都冠生園食品廠生產。該糖的甜度低,味濃,彈好,曾兩次榮獲國家銀質獎,值得新老客戶選購!」

「這是什麼?」滿山花和青嬸子都納悶。

丫無奈的解釋道:「前幾天領他去了趟我姨家,我姨家鄰居有電視,領著他去看電視,恰好電視就播放了大白兔糖的節目——不對,廣告,他就記住了廣告里說的話。」

滿山花皮鞋的腦瓜,笑道:「皮鞋隨你,頭腦好使,真好使呀。」

丫連連謙虛,但心裡也得意。

兒子記憶力確實很好,去看了一趟電視記下來不事呢!

皮鞋急不可耐的剝開一粒糖,他沒有塞進裡而是從糯米紙開始添,一下下慢慢的滿都是濃郁甘甜的香味。

滿山花問王憶:「王老師,你買的大白兔糖多錢一斤?」

現在大白兔糖分散稱和整包裝,整包裝是紅綠兩種鐵盒,價格昂貴,那是給幹部送禮用的東西。

散稱的大白兔糖還可以一顆顆往外賣,一顆大白兔糖大約6克,往外賣是三分錢。

如果論斤稱就便宜一點,兩元錢一市斤。

王憶稱了一袋子五斤,更小的包裝袋就是20顆糖組的小包,是114克的標重。

面對五斤糖滿山花有些猶豫,可最終還是要下了。

逢年過節的親戚會來,到時候給回點大白兔糖有面子。

他給王憶拿來十五元錢和幾張票,有糖票有輕工業票,然後對王憶道歉:「王老師,家裡就攢了兩斤糖票……」

「嗨,不用票。」王憶把票還給,「都是靠關係買的,人家沒用票,直接用單位名義批發了一些分給我五斤。」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