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我在1982有個家 第172章 171.民兵隊換制服(1W大章求一下票

《我在1982有個家》第172章 171.民兵隊換制服(1W大章求一下票

第172章171.民兵隊換制服(1W大章求一下票,月票推薦票)

22年的冷盤行業早就已經大放彩,得益於調味料的富加上東西南北各地區流的便利,各種冷盤那是燦若繁星。

海鮮小冷盤是其中特別燦爛的那幾顆星之一。

特別是這些年流行業高速發展,海貨被送到了西南西北各個地區,各種拌菜品醬包、料包如雨後春筍蓬發展,王憶各式各樣的採購上了一批帶了過來。

外島海貨多,小海鮮尤其多。

特別是趕海撿到的,都是個小味鮮數量多,在社員們手裡這東西沒價值,可如果加上佐料調個味兒,那價值就大了。

王憶從大灶里拿出來一些黃瓜。

這是在82年買到的春黃瓜——魯省的大棚種植業已經開始發展了,國家農業部還沒有正式提出菜籃子工程,可是相關構想已經出爐了,王憶聽廣播、看報紙都到過相關介紹。

黃瓜用來拌蛤蜊、螺,這個很簡單他就會拌,甚至用不著品料包。

拌冷盤可以帶上勺,這人的刀功很了得,比婦們要有用,他把黃瓜遞過去讓他切,他洗乾淨后剁掉頭尾便『多多多』的切了起來。

一邊給黃瓜打著他一邊問:「校長,現在的黃瓜不便宜吧?」

王憶準備著配料,漫不經心的說:「還行,不貴,春黃瓜下來了,現在是大棚菜貴。」

他說的不貴也是相對的,相對以前的大棚蔬菜不貴,其實現在外島的黃瓜不便宜。

可能是蔬菜種植需要技和理念,反正海福縣本島明明有足夠土地卻不種蔬菜,全是經濟作,所以儘管如今春黃瓜已經普遍下市了,外島卻不多見。

他按照邱大年花錢買來的配方學著自己搭配調料,把薑片、蒜碎、醋和醬油按照重量來搭配,攪拌均勻再點上香油、放上鹽、放上白糖。

Advertisement

等到黃瓜出來,他將黃白的蛤蜊配上綠油油的黃瓜,這樣好看又好吃。

蟶子可以用辣椒油拌。

廚房裡有干紅辣椒,他以八角、花椒調味炸辣椒油,大個的蟶子里放上香菜葉,倒上辣椒油后再用調料調味,最後灑上白芝麻,比黃瓜拌蛤蜊還要好看。

王東喜過來幫忙,看著王憶嫻的將冷盤拌出來他讚歎道:「王老師我發現你們大學生可真厲害,什麼都會做呀。」

王憶嘆道:「技多不,活到老要學到老,指不定什麼時候哪門手藝就派上用場了,我跟你說個事你就明白了。」

「今年我們77級大學生不是畢業嗎?你應該知道吧,我們雖然是77級但是78年3月才正式去上大學,然後今年1月份畢業。」

「對,知道。」王東喜說道,「你們和78級的大學生同屬於82屆。」

王憶說道:「嗯,然後我們從去年開始就實習了,今年正式分配,雖然是學校分配可是各家單位也要來選人,人家單位不可能盲目的接我們畢業生。」

「這樣當外部來我們學校的時候,因為我們專業不對口,外部沒打算在我們系要人。」

「可是我們班一個同學卻去找到了外部的領導然後展示了廚藝,然後誠懇的向領導們說,的外語水平雖然較差,但很有上進心會繼續學習,又說有一手好廚藝,這樣可以外派他國進行工作。」

「工作期間可以協助大使館的廚師提供飯菜,讓遠在異國他鄉的工作人員能吃上心儀的家鄉菜,這樣就可以更好的進行工作了。」

「就這愣是說服了來招生的領導,特批給我們系一個名額,就把給招走了。」

王東喜聽了這話后連連頓足:「王老師你的廚藝也很好,你怎麼不去展示一下?那可是外部呀,是我們尊敬的周總理曾經親自負責的單位!」

Advertisement

他沒懷疑王憶在扯淡。

這年代是個奇跡的年代,只要膽子大,師兄放產假!

連特異功能和氣功都能在這年頭大行其道,老百姓還有什麼不能接的?

王憶調理著調料說道:「我不去,我大學期間就決定回來報效咱們可親可的家鄉,這是我父親的願,他希我能向支書學習。」

「有了本領以後不能擺貧困的家鄉,而是要幫助家鄉擺貧困!」

王東喜這人是有一定的理想主義彩的,所以他老是關注報刊廣播等各種上的新聞消息,想著怎麼帶領家鄉貧致富。

這點他是有心思的,王向紅明白他的心思,否則就憑他幾次三番慫恿社員搞大包干、分船分家這回事,王向紅早把的文書職位給免掉了。

不過他這人也只是有理想,膽量和本事都不行,屬於秀才。

秀才造反,十年不的那種秀才。

這樣聽了王憶一句「有了本領以後不能擺貧困的家鄉,而是要幫助家鄉擺貧困」他頓時熱淚盈眶。

這話說到他心坎里去了!

他反覆念叨了幾遍,激的說道:「王老師,要把這句標語寫到咱們校舍的外牆上呀,這話太好了,在我看來僅次於周總理的『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王憶說道:「這個不忙,咱先想著怎麼帶領生產隊貧致富奔小康。」

王東喜疑的問道:「就靠這些小零就能帶領生產隊貧致富奔小康嗎?」

「你覺得不行?」

「我不是覺得不行,我是覺得這些東西家家戶戶都不缺,咱賣給誰去呀?」

「你嘗嘗再說話,嘗嘗味道再說它是不是家家戶戶都不缺。」

大迷糊蹲在門口說道:「王老師,我不用嘗就知道味道肯定好。」

王憶明白他的意思,笑道:「放心,你晚上有的吃。」

Advertisement

大迷糊頓時驚喜了,問道:「這些都是給咱們吃的?」

幸福它來的那麼突然,就像龍捲風。

「做夢呢?生產隊要去賣的,不過今天先不去,今天先調整一下這些冷盤的口味,所以晚上咱生產隊的有得吃,我會挨家挨戶分配一點。」

幸福它走的又那麼快,也像龍捲風。

今天送上來的海貨還不夠多,品類也不夠富。

不過其中有些好東西,比如海瓜子和泥螺,這些東西被王憶做了醉瓜子、醉泥螺,這個簡單,他買了腌料酒,加點鹽和糖用酒泡上即可。

但這種菜也不簡單,海瓜子、泥螺都是小海鮮,進味快,要想調好味道就得拿配料的用量。

這就是王憶今天先不去出售的原因,他得據社員們的評價做調整。

不過他有數,這種海鮮冷盤即使味道不夠完也沒事。

外島海貨多沒錯,可別說鄉下就是城裡也缺調料醬料和油料,比如說菜油吧,好些人家一年都分不到五斤油。

這可是一家、一年的量!

像天涯島的社員會過日子,他們有些人家一年在生產隊分五斤菜油,吃了一年去稱一稱不但沒反而多了二兩,了五斤二兩。

怎麼回事?

因為平時不捨得用油,偶爾吃一次還要把油榨出來收起來,或者親戚給送點花生,去其他生產隊找油坊煉個一斤兩斤帶回來……

這種環境下是沒有廚師會做出好吃的冷盤嗎?

不是。

是廚師做出的好吃冷盤太貴了。

因為菜油、香油、麻油等各種油料和調味料本就貴。

而王憶這邊可以不考慮這些本就貴得東西的價值,等於還是用22年的資源在82年賺錢。

王東喜品嘗之後出驚嘆之:「老天爺,王老師你這菜做的真有水平,這冷盤味道絕了啊,比我在縣城招待所吃的冷盤滋味還要好呢。」

說著他有些捨不得分出去了,說道:「要不然咱不用社員品嘗味道了,嘿嘿,直接留著明天去賣吧。」

王憶說道:「這東西很容易壞的,留到明天就不行了,今晚必須吃掉,以後每天賣不掉的冷盤也得分給社員吃。」

「它們為什麼那麼容易壞?」大迷糊納悶。

王憶解釋道:「這跟細菌有關,海鮮富含蛋白,是細菌繁的溫床,說深了你們不懂,反正就是天熱細菌活躍容易導致食腐壞變質。」

「那是不是殺了細菌就沒事了?」

「對。」

大迷糊頓時而起說道:「我給你個主意,王老師,這事不簡單了?敵敵畏能不能殺細菌?能的話往裡加點敵敵畏不就行了?還我們不懂,我們不懂但我們知道怎麼辦。」

「不能用敵敵畏,你這個傻子。」勺急忙搖頭。

王憶說道:「對啊,肯定不能用!」

勺認真的說道:「敵敵畏不能殺細菌,它是殺蟲劑,要殺菌得用代森錳鋅……」

「草!」王憶忍不住了,此刻只有口才能表達他的懵

大迷糊興緻沖沖往外跑:「那我去找支書要代森錳鋅。」

王憶趕喝止他,又沖勺發火:「你別跟大迷糊開玩笑,他真能幹出這些事,要是他真把農藥放進菜里出事了怎麼辦?」

勺趕賠笑:「校長我就是活躍一下……」

「你活躍個鎚子。」王憶怒道,「行了,黃瓜切完你回去吧,剩下的用不著你了。」

勺臉頓時垮了:「別,校長,我、我知道我錯了,你給我個改錯的機會行不行?我真就是想逗大迷糊個樂子活躍一下氣氛,我干廚師的,怎麼會把農藥往菜里弄?」

王憶沒好氣的說道:「行了行了,回家面壁思過去吧。我還要配其他的調料,這些配料是方,我不能讓外人知道,你出去吧,我自己在這裡配料。」

正好他沒理由趕走勺,這下好了,勺自己把自己趕走了。

說起來王憶還欣賞他的,這人太懂事了。

他把人都攆了出去,鎖上門從提前送進來的箱子里拿出各種調料包,然後撕開倒進一個個搪瓷盆里。

包裝袋自然全得焚燒銷毀。

正好在大灶里有爐火,他很快就燒掉了。

劉紅梅和秀芳等人來送海貨,各種貝類、螺類、魚蝦蟹,都是尋常小貨,而做冷盤就需要小貨,真送來一條大藍鰭金槍魚反而理不了。

他掏出留下的調料配比使用說明書,按照說明書對海貨稱重然後配對調味料。

因為是隊集的活計,所以生產隊給出了最大的支持,將庫里整齊劃一的盆子都給送了過來。

這是要以後帶去市場的,必須得要衛生、整齊、像模像樣。

一個下午他都在忙活,偶爾有人來門市部買東西他還得去招呼。

於是劉紅梅說道:「王老師你這樣也太累了,得找個人幫忙呀。」

秀芳建議道:「勺學過廚師,他人雖然碎子,可是廚藝真不錯,讓他來給你打下手吧?」

王憶搖搖頭:「他不行,讓峰子過來打下手,今天我先自己索一下門道,這做買賣的事急不得,得一步步的進行。」

這生意一旦可行,確實需要生產隊的支持。

需要生產隊提供海貨。

需要稔海貨理工作的婦來清洗收拾。

需要有耐心的人來按照比例調理海貨和調料進行配菜。

而且以後還有城銷售,這得需要幾個能說會道臉皮厚的人才行。

如果王憶自己忙活那真要累死他。

因為他手頭上的活計確實太多了。

快四點的時候供銷公司的船過來了,宋金燕拎著黑手提包來門市部查賬補貨。

補貨單子是王憶上個周遞給的,每個周遞下一周的補貨需求,這種況下就需要供銷社或者門市部的負責人有一定的預估能力。

王憶的賬單沒問題,該給供銷公司的錢一分不,宋金燕查完帳后還稱讚他不愧是大學生,工作確實是負責任。

該查賬的查賬、該補貨的補貨,公務理完了王憶就準備送離開。

結果宋金燕這邊有點猶豫。

王憶奇怪的問道:「宋大姐,怎麼了?有什麼不對嗎?」

宋金燕和氣的笑道:「沒有不對,你這個大學生做事還能有不對的地方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