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春云暖 526章 一般黑

《春云暖》526章 一般黑

526

    此時鄭無疾也和車老丈聊得熱火朝天。

    他們家除了一畝地的薄田之外,再無別的土地。

    這一畝地所產的糧食還不夠全家三個月的口糧。

    父子倆給地主做長工,累死累活勉強能糊口。

    車婆婆在家裏頭喂些鴨,用攢下來的蛋鴨蛋換糧食。

    “這村裏的人家可都像你們這樣,自家沒有什麽田地!隻能給地主做工嗎?”鄭無疾問。

    “十戶有八戶跟我們一樣,也就那麽一兩戶有二三畝地,自耕自種。雖然發不了財,可也不用肚子。”車老丈搖搖頭說,“想當初我爹留給我的也有兩畝半,可惜呀,我沒能守住。”

    車老丈夫妻倆能幹又能吃苦,按理說應該能守得住這幾畝地。

    可一來年不一,遇到欠收的年景,給朝廷納完了糧幾乎就不剩什麽了。

    更何況這個地方是淮王的封地,每年除了給朝廷上貢,還要給他再上一份。

    “這些差沒一個好東西,”車老丈低了聲音說,“糧食明明裝得滿滿的,他們非要上來踹一腳,撒出來的米就是他們自己的了。

    上的米不夠,老百姓還得再添上。”

    車家為了給兒子娶媳婦,不得已變賣田產,像他們這樣的人家本數不勝數。

Advertisement

    “老丈,你們平日裏除了給地主扛活之外,府還有什麽徭役沒有?”徐春君走過來問。

    “怎麽沒有?”車老丈忍不住歎了口氣,“咱們老百姓也分不清是朝廷的徭役還是淮王家的徭役。

    早二十年前給大長公主修陵墓,這幾個縣的人都去過,足足修了七八年。

    四五年前我兒子還被征召去挖河渠,說是挖通了人人益。

    實則老百姓要是在那上頭行船,不知要買路錢。

    隻有那些大和家眷們在上頭坐了花船遊玩,逆水的時候還得老百姓在岸上拉纖。

    這是大宗的,至於小的就更不用說了,我們都記不清。

    反正每年春耕完了,就開始攤派活計,一年總有那麽三個月左右。”

    徐春君他們在車老丈家吃過了午飯又和他們攀談許久,看看太偏西,天氣也不那麽熱了,方才起告辭。

    臨走前到底給他們家留下了兩吊錢表示謝,這兩吊錢對徐春君他們來講實在不算什麽,可對這家人來說幾乎就是一年的花銷了。

    從這個村子離開,又走了六七十裏地,便來到一鎮上。

    鎮子自然要比村裏熱鬧繁華一些,鄭無疾別說不必太急著趕路,就在這裏住下吧。

Advertisement

    這鎮子上有兩家客棧,不遠還有小飯館。

    在這鎮上歇了一晚之後,天剛亮,他們便套車趕路,得趁著涼快趕到桐丘縣城去。

    “桐丘縣的縣令來這裏任職已經三年了。”鄭無疾再來這裏之前已經把陳州各縣的員履曆都背了,“咱們一路來問老百姓,他們說哪個縣太爺都一樣。

    我也早就聽說在陳州任職的員,對朝廷從來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

    我來的時候,姑父特意叮囑我。說曆來到陳州任職的員,在進府衙之前都得先去拜會淮王。

    若有不懂規矩的,在這裏是待不長的。”

    “淮王勢力太大,已經了這裏的土皇帝。凡是來這裏任職的員想要平安,就得和他沆瀣一氣。

    不要說力挽狂瀾了,想要潔自好,怕是都不能夠。”徐春君深以為然。

    “咱們這一路看下來,當地的老百姓對淮王是又恨又怕。

    這還隻是一個陳州,放眼天下,更不知有多個淮王。”鄭無疾深惡痛絕,“這些人作威作福,魚百姓。

    想當初我日鬼混,也不過是倚仗著自己出勳爵人家。

    現在想一想,真是該死!”

Advertisement

    “曆來都是這樣,江山剛剛打下來的時候,民生凋敝,百廢待興。

    上位者知道恤民惜民力。

    等到時間久了,貴族們越發形而上,貪圖樂,以己為尊。

    對百姓榨盤剝,貪得無厭,久而久之,必定民生凋敝。”

    “其實當年宣慶皇帝的變法已經有了效,可惜……”鄭無疾沒有把話說完,但徐春君明白他的意思。

    當年的變法正是他祖父徐有主持的。

    徐老太爺清楚國家的弊病在哪裏,若不變法,將來必有大患。

    宣慶帝不顧皇族貴族的阻撓,堅持變法,可惜天不假年。

    新法實行十年後被廢,之前那些弊病慢慢複蘇,到如今已經勢。

    “不破不立,大破大立。”徐春君向遠,“這麽些年,朝政一直被某些人把持著。

    從上到下都著僵化死板,須得下實力,狠狠整頓一番,方才能有新氣象。”

    “你看那不就是桐丘縣城的城門嗎?”鄭無疾說,“這城牆修得可夠高的。”

    “這城牆還是唐代的時候留下來的,”徐春君說,“陳州一向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城牆築得格外結實。”

    “這城門口的守衛還真不。”鄭無疾笑了一聲說,“看看這些軍士,一個個兇神惡煞,就知道這裏的縣令是什麽德行了。”

    上梁不正下梁歪,這些守城門的軍士彪悍又市儈,可以想見他們的長也一定是同道中人。

    不過鄭無疾他們這次並不會刻意去見這裏的縣令,他們為的就是看看沿途的民風民

    好做到心裏有底。

    在桐丘縣城待了一天,徐春君和鄭無疾把這裏的幾主要街道都逛了一遍。

    “你發現了沒有?就這麽一個小小的縣城居然有不大富商。”鄭無疾饒有趣味地說,“看來這裏不帶有土皇帝,還有土大戶。”

    “小地方發大財,必然是商勾結。”徐春君心知肚明,“否則絕無可能做大。”

    “和我想的一樣。”鄭無疾點頭,“難怪人家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京城的場早就有這麽一句話,若想心安莫做,不貪不墨枉做

    在陳州更是如此,雖然這句話為時尚早,但依我看這七個縣的縣令隻怕沒有一個清白的。”

    這陳州就如一個大染缸,不管你是白的,藍的,一律都被拖進來,染得烏黑。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