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之我家娘子天下第一 第150章 專業考官

《大唐之我家娘子天下第一》第150章 專業考官

真要是王禹進士上場了,另一位進士肯定也會跟著上場。

    反之,也是一樣。

    本兩位進士,就是來此針鋒相對的。

    一方代表著王欽簡,另一方則代表著李元嬰。

    李元嬰不想讓王欽簡邀請來的劉譽,獲得這題詩環節第一。

    本李元嬰就沒打算邀請進士的,但他知道了王欽簡邀請了王禹後,這才決定請個進士過來幫忙。

    雖說進士參與進來,確實不一定能夠獲得題詩環節第一,但卻是大概率。

    真要是讓王禹獲得題詩環節第一,確實沒什麽問題。

    可這是王欽簡邀請過去的,意義就不同。

    否則每次李元嬰來這滕王閣,看著王禹所寫的詩句或文章,就會想到王欽簡。想到王欽簡,還會想到一些不好的事

    以至於,李元嬰為了防止王禹奪得題詩環節的第一,也邀請了一位進士參與進來。

    為何不直接取消這個題詩環節,首先是他已經安排好了,臨時取消的話難免會引起爭議。畢竟大唐各州許多文人,就是想借此機會,來揚名立萬的。

    哪怕有著兩位進士參與著,會更加激起一些文人的興趣。

    再加上,李元嬰本弄這個題詩幻覺,就是為了吸引更多的文人,這樣一來,對滕王閣的名聲也是有幫助。

Advertisement

    兩方麵原因,李元嬰自不會取消,隻能也請一個進士過來幫襯一下。

    所以等這兩位進士上場作詩或寫文章的時候,肯定是沒人敢上。

    即便是一些文人,對自己有點自信的,也是不敢上。

    其實大概率題詩環節的第一,就在兩位進士上產生。

    作出的詩不好,再與兩位進士作出的相比,那就是自取其辱。

    倘若好一些,可與兩位進士對比的話,也是相形見絀。

    因此這種況下,是無人敢與兩位進士爭鋒。

    但現今李修竹卻說出,兩位進士沒上場,他是不會去的。等兩位進士上場了,他才去。

    簡而言之,他要與那兩位進士爭鋒。

    要是其他人聽到李修竹的話,肯定是覺得李修竹太狂了。

    不過落在陳虞月耳中,卻是對李修竹的一種自信。

    倒不是對李修竹,爭奪這題詩環節第一而到自信。

    畢竟兩位進士,都不一定能夠做到題詩環節第一。

    陳虞月隻是對,李修竹能夠與兩位進士爭鋒自信。

    這時候,陳虞月又莞爾笑道:“夫君,你可真自信。”

    “那是。”

    李修竹點了點頭,心中暗道:能不自信嗎?為穿越者,那可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Advertisement

    他並非是對自己自信,而是對王所寫的滕王閣序自信。

    這個題詩環節,可以作詩,也能寫文章,詩詞歌賦皆可。

    隻要符合滕王閣、景,這兩者來描寫即可。

    滕王閣序是一篇文章,裏麵除了包含滕王閣、景以外,也是寫下了宴會,洪州的人文。再從宴會娛遊寫到人生遇合,抒發世之

    接著又寫著遭遇並表白要自勵誌節,最後以應命賦詩和自謙之辭作結。

    簡直是完契合這個主題,現今也是宴會,然後滕王閣,景

    這讓李修竹能不自信嗎?

    滕王閣序這篇文章,即便沒有係統,李修竹也是能夠完全背下來。

    因為這是李修竹,語文高中課本上印象最深的一篇古文,開始確實難背,背著背著就忘不了了。就跟初中語文課本上的出師表一樣,簡直就深深刻在了腦海中。

    他也不得不慨,王的大才。

    這滕王閣序,將景與完全的融為一

    倒是陳虞月聽到李修竹,這麽自信,頓時翻了一個白眼。

    本來還想讓李修竹,別太過於自信。

    可現今這樣子,李修竹已經太過於自信。

    沒等陳虞月再對李修竹說什麽,此刻的一樓廣場上,響起了一道高聲:“題詩環節,限一時辰。這一時辰中,誰要是想下來試試,都可以。一次,隻能四人同試。超過時間,就作廢。此題詩環節,是由戶部郎中蘇維蘇郎中、太子文學於未辰於公以及國子博士馮立馮公,擔任此次題詩環節的考。”

Advertisement

    這是一樓的一位洪州都督府之人,所說。

    明顯是李元嬰安排此人去說的。

    當聽到此人的話,滕王閣上下,都是吃驚。

    倒是沒有想到,李元嬰請來了如此專業的考

    尤其是戶部郎中蘇維,是這兩年科舉考試的審批。

    而國子博士馮立,那更是科舉考試出題之人。

    畢竟國子學即國子監,是現今這大唐的最高學府。

    國子博士專門教導一些高人才的學生。

    而太子文學於未辰,則是擔任科舉考試的考

    可以說,這三人是真正專業的。

    哪怕是進士作出的詩或者文章,都能以毒辣的目,來判斷出好壞之分。

    不過想想李元嬰的份,能請來這三位專業的,也就釋然的。

    怎麽說李元嬰也是當今聖上的叔父,新建了個滕王閣,也是能邀請這三位的。

    最重要的是,李元嬰也不參與進朝政當中,三人也是因為李元嬰的邀請,給李元嬰麵子,這才趕赴洪州。

    這三位考自然很忙,所以基本上就是等結束後,他們就會立即離去。

    倒是此時眾人不同的目下,便看到了戶部郎中蘇維、國子博士馮立和太子文學於未辰,開始出現在一樓的廣場上。

    三人自然是有專門的座位,就擺在那四張桌子的右邊,能夠盯著那四張桌子的一舉一

    他們的座位前,也擺放著長桌,上麵也有紙墨筆硯。

    到時三人會據其他人所寫的詩句,先進行一個簡單的評語,最後再來一個綜合的對比。

    看見這種專業的考,一些文人有些怯弱了。

    因為這種專業考,是科舉考試的考,還有出題的,還有審批績的。

    自然讓一些認為自己不太行的文人,害怕上場。

    要是作出的詩詞歌賦不好,那麽隻會讓自己丟臉。

    而且也會讓三位考,對他們的印象不好,所以一些文人開始猶豫,要不要上場。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