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北頌 第0871章 趙禎真實的目的

《北頌》第0871章 趙禎真實的目的

  呂夷簡到了池塘旁以後,高聲道。

  趙禎聽到了呂夷簡的聲音,瞬間失去了笑下去的心思,他收起了臉上的笑意,牽著何人坐下,淡淡的宣了一聲,「進來說話……」

  呂夷簡進了廊道。

  趙禎不咸不淡的問道:「卿前來見朕,可是要朕出面去勸解寇公和曹瑋?」

  呂夷簡沉聲道:「家既然說了,沒辦法出面去勸解,臣自然不敢強。臣只是心裡有些困,向求教於家。」

  趙禎點了點頭,吩咐陳琳道:「賜座……」

  陳琳取了個座椅給呂夷簡。

  待到呂夷簡坐定以後,趙禎問道:「卿有什麼困?」

  呂夷簡盯著趙禎,正道:「家真要封王?」(5,0);

  趙禎一愣,沒有瞞什麼,點頭道:「是……」

  呂夷簡繼續問道:「活著的異姓王?!」

  趙禎再次點頭,卻沒有言語。

  呂夷簡語氣沉重的道:「家應該明白,活著的異姓王,對我大宋意味著什麼。說實話,臣對曹瑋封王,並不反

  因為曹瑋的功績,確實該封王。

  但,那得等曹瑋死了以後。

  曹瑋活著,不能封王。

  此例不可開。

  一旦開了先例,我大宋的異姓王,恐怕就不止曹瑋一人。

  寇季的功勞不比曹瑋低,甚至超過曹瑋幾分。

  曹瑋若是被封了異姓王,那寇季是不是也該被封王。

  寇季現在不過是而立之年而已。

  他若是封王,能做的事太多了。

  影響也太大了。(5,0);

  對我大宋有害無益。

  此外,種世衡、李昭亮、楊文廣、狄青等人如今還在邊陲上征戰。

  他們若是再立下蓋世功勳,家難道也要給他們封王嗎?

Advertisement

  陳堯咨在為家謀取青塘的疆土,楊文廣已經幫家拿回了遼國的西南路和西北路,他們的功勞也不小。

  家難道也要給他們封王嗎?

  家若是破例為他們所有人封王,以後武臣們看到了機會,一定會爭先恐後的為謀奪王爵奔波。

  長此以往,我大宋有可能會陷到窮兵黷武的狀態。

  此外,以後皇太子登基,是否能得住諸王?

  若是不住諸王,我大宋江山又該何去何從?」

  呂夷簡的話,句句發自肺腑。

  他倒不是對誰有見,而是封活著的異姓王,對大宋確實危害極大。

  所以他不得不阻止此事。(5,0);

  趙禎聽完了呂夷簡的話,長嘆了一聲,道:「他們的功勞都不小,又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

  他們為我大宋征戰,朕不可能不上賞。

  朕若是不賞的話,他們即便沒有怨言,底下的將士也會有怨言。

  如今我大宋兵鋒可以橫掃四夷,反過來也能橫掃我大宋。

  所以朕必須賞他們。

  而朕能給他們的,只有王爵。」

  呂夷簡聽到此話,眉頭幾乎皺了一團,「家可以將他們的功勞分潤到他們子嗣上。以往,朝廷就是這麼做的。」

  趙禎幽幽的道:「他們的功勞不小,朕要分潤到他們子嗣上的話,恐怕得封一群公爵。

  到時候,他們一門可以出三五個公爵。

  其權勢必然遠超此前的皇親國戚和將門武勛的總和。

  到時候,誰得住他們?

  這朝堂之上,一個人說話,遠比兩個人說話要好。(5,0);

  你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你應該明白。」

  呂夷簡咬了咬牙,低聲道:「不行的話……就……」

Advertisement

  呂夷簡沒有把話說完整。

  但是趙禎卻明白他的意思。

  趙禎斬釘截鐵的告訴呂夷簡,「太祖沒做的事,朕更不能做。朕若是做了,就等於傷了太祖的面。

  太祖若是沒了面,那我大宋還有何面?」

  呂夷簡說不出辯駁趙禎的話,也拿不出完的主意,只能悲涼的喊道:「家,開此先例的話,對我大宋危害真的極大。」

  趙禎沉聲道:「朕會想法子妥善理此事的。」

  呂夷簡哀嘆了一聲。

  趙禎繼續道:「你還是下去好好的跟寇公和曹瑋說說,讓他們先離開東華門再說。」

  呂夷簡起,對趙禎一禮,沒有再說一句話,垂著腦袋離開了花園。

  趙禎在呂夷簡走後,陪著何人又閒聊了一會兒,然後藉故有公務要理,離開了花園。(5,0);

  一路到了資事堂。

  陳琳忍不住問道:「家為何不將自己的真實想法告訴呂夷簡呢?」

  趙禎坐在資事堂的主位上,搖著頭道:「現在還不能說。現在若是說了,一些人會胡思想的。朕也未必能得償所願。

  朕就是要讓他們所有人為了封王事鬧。

  等他們鬧夠了,朕就順勢封王。

  等朕封了王,朝堂上反對封王的朝臣們,心裡一定會憋著一口怨氣。

  到時候他們知道了朕要將異姓王塞到窮鄉僻壤去。

  他們一定會全力支持朕,讓朕將異姓王塞到窮鄉僻壤去。

  異姓王們到時候想不去窮鄉僻壤都難。

  朕此舉的目的是為了消弱那些異姓王對此事的抵抗。

  而不是非要徵求朝臣的意見,才敢封王。

  朕給他們挑選了窮鄉僻壤,可不是什麼好去

Advertisement

(5,0);

  等他們知道了朕為他們挑選的地方以後,一定會有所不滿。

  他們手裡有兵,所以朕必須藉助朝堂上的文武,著他們,讓他們別來。」

  陳琳恍然大悟,不住的點頭。

  趙禎繼續道:「其實,他們對朕都是忠心耿耿。朕就算真的要將他們塞到窮鄉僻壤去,他們也不會反抗。

  但世事無常,朕總得留一手,以防萬一。」

  陳琳聽到此,稱讚道:「家聖明……只是奴婢不明白,家為何要急著封王呢?家完全可以等他們班師回朝以後,從他們手裡拿回了兵馬,然後消化了他們手裡的兵馬以後,再封王也不遲。」

  趙禎嘆了一聲,「時間太長,朕等得起,天下百姓等不起。朕之所以急著將他們封出去,就是為了藉機,將他們,還有他們的族人,以及他們的心腹一口氣全送出大宋。

  等他們離開了大宋,朕再做其他事,就容易多了。」

  陳琳聽到了趙禎此話,陷到了沉思。(5,0);

  他暗中思量了許久,覺得趙禎此舉,應該是在為文制徹底革新做準備。

  如今大宋所有兵馬雖然在趙禎和寇季二人手裡掌握著,但是其他人對大宋兵馬也有不小的影響力。

  趙禎若是將他們留在大宋,並且在他們眼皮子底下推行文製革新,他們在家人、族人、舊友、部曲、舊部等等人的影響下,很容易跟趙禎唱反調。

  而他們又能影響兵馬。

  趙禎難免會束手束腳。

  若是將他們全部遷出大宋。

  那趙禎文製革新的時候,就會容易很多。

  大宋有影響力大將都被趙禎遷出去了。

  有人想借著兵馬,跟趙禎唱反調,就不太可能了。

  文製革新的時候,趙禎就不需要擔心兵變發生。

  而趙禎自己又手握著大軍,那麼他就掌控了絕對的主權。

  有人跟他唱反調,他需要殺人的時候,不需要手,也不需要擔心此舉會引起什麼大的。(5,0);

  如此一來,文製革新就會變得容易一些。

  此外,軍中如今擁有大影響力的,幾乎都是家大業大的豪門。

  趙禎若是給他們封王,讓他們遷出去。

  那他們就會騰出一大批的家業留給趙禎。

  比如良田、大宅、商鋪等不產。

  趙禎既然給他們封了王,又給了封地,讓他們去當諸侯王。

  那麼順勢收了他們的不產,也不用花一分錢。

  有了他們的不產做支撐,趙禎在文製革新的時候,就會有一個好開端。

  就拿曹家而言。

  趙禎若是給曹瑋封王,並且挑一塊地方,讓曹家的人遷出去。

  那麼曹家能給趙禎留下的不產,就有半個真定府,外加汴京城外三十五萬畝良田,以及汴京城價值千萬貫的大宅和商鋪。

  此外,還有曹家在大宋各地的龐大的產業。(5,0);

  在這方面,曹家絕對不會跟趙禎討價還價。

  畢竟,趙禎給他們的是一個諸侯國。

  用一個諸侯國換取一些產業,本不算什麼。

  有了這些產業,趙禎在文製革新的時候,至能讓近六七十萬的百姓,離赤貧階級。

  在安置這些赤貧的百姓的時候,也能順勢向他們離的那些豪門施,從他們手裡榨出更多的田產。

  豪門在被削弱的時候,百姓們也能很快的得到直觀的好

  百姓們自然會擁護他,擁護他的政令,跟他攜手在一起,跟豪門作對。

  如此一來,文製革新所需要遇到的力,也會銳減許多。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