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北頌 第0875章 我大宋也有官員不夠用的時候

《北頌》第0875章 我大宋也有官員不夠用的時候

  當然了,寇季也存著一點私心。

  如今大宋將帥之才太了,任何一個戰死,對大宋而言都是一個重大的損失。

  寇季覺得,似曹瑋、狄青、種世衡等一類的名將,是可遇不可求的。

  特別是狄青這種草的名將,就更可遇不可求。

  這一類的名將是天生的,沒辦法培養。

  所以一旦折損,那就再也找不到接替的人了。

  朱能不懂寇季的心思,他覺得為將領,不在戰場上廝殺,那還算什麼將領。(5,0);

  雖然他心裡有自己的想法,但他還是牢牢的記住了寇季的話。

  朱能深刻的明白,自己的見解歸自己的見解,關鍵的時候還得聽寇季的。

  因為寇季不僅能讓他保住命,還能讓他打勝仗,立大功。

  雖說寇季不會帶兵,也不怎麼懂得指揮打仗。

  但是寇季這些年參與的戰事很多,他提出的戰戰略,幾乎都是穩贏的。

  反正直到目前為止,寇季參與的戰事,貌似就沒怎麼輸過。

  人最怕的就是沒有自知之明,自以為是。

  朱能出仕這些年,見過的沒有自知之明、自以為是的人太多了。

  那些人上了戰場以後,自命不凡,總覺得自己是兵聖兵仙降世,上了戰場以後,敵人就會如同被收割的麥子一樣倒在他們眼前。

  可事實上是,那些人還沒有收割敵人,就先被敵人收割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朱能在戰場上,很裝大、很逞能。(5,0);

Advertisement

  該聽話,該讓賢的時候,他一點兒也不含糊。

  就拿此前他們在大理的戰事說。

  在他和種世衡、狄青三人攻打騰衝府的時候。

  種世衡最初的想法是,讓朱能率領三萬人去襲對方的大營。

  可狄青主請纓,說用幾千人就能拿下對方的大營。

  朱能沒有仗著份比狄青高,去狄青。

  也沒有仗著份去跟狄青搶功,反而將機會讓給了狄青。

  然後狄青打了一個漂亮的襲戰。

  朱能當時心裡很清楚,換做是他的話,他絕對打不出那麼漂亮的襲戰。

  所以他佩服狄青的本事,也很佩服狄青的天賦。

  所以在寇季調遣狄青河西,而將他放在後面守西寧州的時候,他一點兒怨言也沒有。

  寇季在給朱能分派了任務以後,吩咐人上了一桌酒席,為朱能接風洗塵。(5,0);

  在席間,寇季又跟朱能商量了一些細節。

  一直到酒足飯飽以後,寇季並沒有留下朱能住一夜,而是送朱能去找高恭。

  朱能也沒有含糊,帶著自己的人,策馬離開了古北口。

  因為朱能是沙場上的宿將,知道什麼做兵貴神速。

  幾日後。

  楊文廣和劉亨將最後一批兇徒們被消滅的戰報送到了寇季手裡。

  寇季在拿到了戰報的那一刻,下達了兵出長城的命令。

  古北口

  數十鐵騎一涌而出,奔向了四方,將寇季的命令傳達了下去。

Advertisement

  一時間,數十萬軍,外帶六萬多倭軍、五萬趾兵,一起衝出了長城。

  在大宋兵馬出了長城以後,最耀眼的就屬於狄青這一支。

  狄青屬於大宋軍方壯派的代表,又擅用奇招。

  所以親近他的,願意跟他混的,多是一些壯派的將領。(5,0);

  壯派的將領,銳氣都很勝。

  這一點從之前他們追殺耶律宗真追殺出去百里,就不難看出。

  若是換作種世衡等人的話,即便是派人追殺,頂多也只是追殺五十多里而已。

  因為超出了五十里,輜重運輸的力就會倍數增長。

  種世衡等人不會去冒險。

  但是狄青卻敢冒險,狄青的人也敢冒險。

  正是因為狄青和他的人敢冒險,敢沖敢打,所以他們衝出了長城以後,戰果十分喜人。

  一日之,連克了六城。

  高恭、楊文廣兩支兵馬,戰果也不錯。

  雖然沒有狄青那麼逆天,但是也相繼拿下了他們所攻的地方三四城之地。

  種世衡是最先接到進攻命令的,卻是最後發起進攻的。

  因為他需要出擊的距離最長,輜重線也長,所以他需要將一切安排妥當。(5,0);

  種世衡將一切都收拾妥當以後,才率領著兵馬出了古北口。

  四路兵馬,如同梳子一般,齊齊的梳了過去。

  四路兵馬皆勢如破竹。

  捷報如同雪花一般飄進了古北口。

  寇季看著那了一疊的捷報,一點兒喜悅的心也沒有。

Advertisement

  因為在他眼裡,有這麼多捷報,在理之中。

  遼國才多人,一千萬帳而已。

  遼國在丟了燕雲以後,就將三百萬人丟在了燕雲。

  兇徒在遼國境,殺了不知道多人。

  新契丹九族招攬了幾百萬,又驅趕了三百萬給大宋。

  遼國京南道、京東道、西北路,幾乎可以說是十室九空。

  狄青等人侵到遼國以後,要對付的只不過是新契丹九族留在遼國京南道等地的小的留守兵馬而已。

  狄青等人率領的大宋軍,面對遼國兵,都能做到碾。(5,0);

  面對小兇徒臨時組建的留守兵馬,那就猶如錐子捅紙,不費吹灰之力。

  所以,狄青等人勢如破竹、攻城掠地,在理之中。

  若是被人所阻,才是最不應該的。

  七日後。

  狄青拿下了遼國京東道一半的疆土,高恭等人也各有建樹。

  朱能派人告訴寇季,他們拿下了炭山,並且在炭山發現了許多阿部從遼國百姓們手裡劫掠到的牛羊馬匹和糧食。

  寇季帶著人星夜兼程趕到了炭山。

  在清點了牛羊馬匹和糧食的數量以後,立馬下令讓人將那些遼國的俘虜,逐漸的帶回了大宋占據的遼土。

  同時,一封奏疏被寇季送進了汴京城。

  趙禎在拿到了奏疏以後,滿臉愁容。

  呂夷簡三人對視了一眼,一臉不解。

  呂夷簡遲疑了一下,開口道:「家,您已經有半個月輟朝不出了。如今突然出現資事堂,又召見了臣等三人,可是想通了?」(5,0);

  趙禎瞥了呂夷簡一眼,將手裡的奏疏扔到了三人面前。

  「讓朕把寇季換回來也可以。你們先幫朕把這個問題解決了。」

  呂夷簡狐疑的上前,拿起了奏疏,一目十行的閱覽了一遍以後,一臉懵。

  王曾和張知白見此,齊齊湊上前,盯著呂夷簡手裡的奏疏閱覽里一遍,看完以後,也是一臉懵。

  奏疏的容很簡單。

  奏請朝廷向新征之地派

  寇季在奏疏上一副滿不在乎的語氣,讓朝廷先派遣一萬員過來,然後再預備兩萬,隨後拿下了遼國全境以後,需要數量龐大的員。

  預備的兩萬也未必夠。

  但有總比沒有強。

  「先派遣一萬?!寇季倒是真敢說啊!我們上哪兒給他找一萬員出來?!」

  王曾喃喃自語。

  趙禎有些不悅的道:「不是給四哥找,是給我大宋朝找。那些地方既然被我大宋所得,那就是我大宋之地。

  既是我大宋之地,那朕和三位就責無旁貸。」

  「一科進士,滿打滿算才取兩百人而已。一萬人,得開多科?!」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