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北頌 第0889章 四十八年,太難熬了……

《北頌》第0889章 四十八年,太難熬了……

(4, 0);

  依照世俗禮節,迎回楊老將軍骸骨的事,該有楊老將軍的嫡系後人做主。

  也只有楊老將軍的嫡系後人才有資格楊老將軍的墳墓。  

  楊文廣是楊老將軍嫡系後人中,唯一一個年男丁。

  所以此事只有楊文廣能做主。

  也正是因為如此,趙禎在離開幽州城的時候,並沒有越俎代庖。

  而楊文廣如今有公事在,在沒有卸下公事的況下,不可能去取出楊老將軍的骸骨,送回汴京城。

  當然了,在拿下了遼國西北路東段以後,楊文廣是有機會請求寇季,給他一些時間,去送楊老將軍回汴京城的。

  楊文廣之所以沒開口,寇季也沒有主提起。

  都是為了楊家老太君考慮。

  楊家老太君心裡念著楊老將軍,所以頭的那口氣,遲遲不會咽下。

  楊家老太君如今就憑那口氣活著。(5,0);

  若是儘早將楊老將軍的骸骨送回汴京城。

  楊家老太君見到了亡夫的骸骨,之下,咽了那口氣。

  那迎回楊老將軍骸骨之日,就是楊家老太君的祭日。

  正是因為有如此顧慮,所以所有關注此事的人,心裡都記掛著此事,可是沒有人提。

  如今寇天賜和楊懷玉兩個人著急著要將此事給辦了。

  自然有好心辦壞事的嫌疑。

  寇季盯著楊文廣,道:「家已經將此事給了我置,我想知道你的意思。」

  楊文廣趴在床榻上,一語不發。

  許久之後,就在寇季再次準備開口的時候,楊文廣眼眶有些發紅的道:「還請寇樞準我一個月沐休,讓我親自去辦此事。」

  窯的人齊齊瞪起了眼珠子,難以置信的看著楊文廣。

Advertisement

  狄青差點出聲質問楊文廣,想問他是不是不在乎楊家老太君的生死。(5,0);

  楊文廣到了他們的目,痛苦的道:「那是我的骨親,也是我唯一的長輩,命,我看的比自己還重。

  可是我若是為了讓多活幾年,遲遲不肯迎回我祖父的骸骨,我又於心不忍。

  從我祖父葬在燕雲十六州到今日,幾十年過去了。

  我祖母的心,就被利刃剮了幾十年。

  如今,心恐怕都被攪碎了。

  如今燕雲歸宋,眼看著能跟祖父團聚了,卻遲遲沒辦法團聚,可以說是度日如年。

  那心,必然也如同烈火焚燒一般焦灼。」

  說到此,楊文廣早以淚流滿面,「坐在城外的茶棚里,遲遲不肯離去,就是在等。也是在告訴我,已經不在乎生死了,只想跟我祖父葬在同一個墓

  的心已經碎了,我不想再看到的心被燒灰燼。

  所以,我要送我祖父的骸骨回去。」

  寇季、種世衡等人聽到這話,心裡堵得慌。(5,0);

  他們沉默著,遲遲沒辦法說出一句話。

  寇季在沉默了許久以後,緩緩的開口道:「你上的傷還沒有好徹底,我派人送你去。」

  楊文廣含淚道:「多謝寇樞全。」

  寇季擺擺手,道:「告訴我家那個小子,讓他帶我上一炷香。」

  「有我一炷!」

  「也有我一炷!」

  「……」

  種世衡等人紛紛開口。

  寇天賜算是他們的晚輩,見了面得喚他們一聲叔叔伯伯,有那個資格代替他們上香。

  陳琳遲疑了許久,低聲開口道:「不知道咱家這個閹人,有沒有資格上一柱香?」

Advertisement

  楊文廣抿著,流著淚,重重的點頭。

  陳琳見此,點頭道:「咱家也派幾個人跟著你。遼地雖然已經被我們打下來了,我們還沒有悉,咱家派幾個人給你引路。」

  「多謝……」(5,0);

  楊文廣有了決定,心便飛了。

  寇季知道楊文廣急著去雲,立馬派人準備了東西,送楊文廣趕往了雲。

  楊文廣一路星夜兼程,僅僅用了七日,就趕到了雲。

  有寇季打招呼,陳琳的人跟著,即便是大雪封路,他和他邊的人依然能一路策馬狂奔。

  背後的傷勢雖然在趕路的過程中撕裂,但卻沒有阻止楊文廣趕往雲的步伐。

  楊文廣趕到了雲以後,剛巧見了一群人在跟另一群人對持。

  其中一群人是由寇天賜和楊懷玉所領,另一群人就有些複雜,有雲當地的百姓,也有一些從大宋腹地過來的人。

  楊文廣出現以後。

  寇天賜和楊懷玉趕忙迎到了他邊。

  「楊伯伯……」

  「爹……」

  楊文廣板著臉,喝斥道:「你們在做什麼?」

(5,0);

  楊懷玉趕忙道:「我們要迎回曾祖父的骸骨,可是他們不讓。」

  楊文廣瞪了楊懷玉一眼,道:「所以你們就招了一批人,要搶?」

  楊懷玉一臉尷尬,下意識的看向了寇天賜。

  他可招集不來那麼多人。

  他的名頭不好使,楊家的名頭也不好使。

  那些人是寇天賜招集的。

  他寇府獨子,家乾兒子的份一亮,燕雲十六州規劃的兩府之地,有大把的人願意為他所用。

  楊文廣看到了楊懷玉看向了寇天賜,就知道招集人搶,必然是寇天賜的主意。

Advertisement

  不過他並沒有訓斥寇天賜,而是瞪著楊懷玉喊了一聲,「胡鬧!」

  寇天賜見此,沉聲道:「楊伯伯,此事是小侄的主意……」

  楊文廣搖頭道:「你不必解釋,你是一片好心,楊伯伯知道。」

  寇天賜突然不知道說什麼了。(5,0);

  楊文廣繼續道:「遇到了事,先說清楚,再手也不遲。」

  不等寇天賜和楊懷玉搭話,楊文廣就跳下了馬背,向另外一群人走了過去。

  「在下楊文廣,敢問諸位是……」

  楊文廣拱手一禮,先道明了自己的份,然後詢問對方的份。

  對方為首的也是一個漢子,聽到了楊文廣自報家門以後,神一正,抱拳道:「草民王安……」

  王安介紹了自己,又向楊文廣介紹起了其他人。

  「這些是草民族中的弟兄,這些是楊公村的百姓。」

  楊文廣再次拱手道:「諸位有禮,犬子和我那侄兒衝撞了諸位,楊某在此給諸位陪一個不是。」

  王安見此,急忙道:「楊將軍言重了。草民等人也是不知道楊公子和那位公子的份,見他們要楊公廟,所以才攔下的他們。

  如今誤會說清楚了,也就沒事了。

  不瞞將軍,草民等人在此,就是為了等將軍過來,好跟將軍一起起棺,好迎回祖父的骸骨。」(5,0);

  「祖父的骸骨?」

  楊文廣一愣,失聲道:「可是王將軍的後人?」

  王安鄭重的道:「家祖正是楊老將軍的副將王貴。」

  楊文廣沉聲道:「當初你們一家不告而別,我祖父可是惦念了許久。」

  王安坦言道:「楊老將軍故去以後,我祖父覺得是我祖父沒能護住老將軍,沒臉在楊家門下蹭一口飯吃,就帶著我們離開了。」

  楊文廣聞言,急忙道:「我祖父故去,可跟王將軍無關。」

  王安灑的道:「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

  楊文廣聽到此話,便沒有再多提此事。

  二人商量了一下,找人選了一個日子起棺。

  楊公村的村民們幫他們準備了祭拜用的東西。

  楊文廣和王安,以及寇天賜、楊懷玉等人,拿著東西上了山。

  山上有一座廟,那廟便是楊業骸骨安葬之所。(5,0);

  廟不大,卻遠近馳名,香火旺盛。

  廟是遼人立的。

  祭拜的人當中有遼人也有漢人。

  廟立了數十年,已經為了一種信仰,一種心靈寄託之所。

  廟裡有兩尊神像,一主一次。

  兩尊神像,都是威風凜凜的將軍裝扮。

  楊文廣和王安,三跪九叩以後進了廟。

  二人進了廟以後,皆以淚洗面。

  二人就那麼在廟裡住下,日夜陪著祖父說話。

  一直到了挑選了日子,二人才正殿裡出來,到了後面骸骨埋葬之所。

  二人擺好了香案,眾人進香以後,才開始挖墳。

  大墳撅開。

  出了墓室。

  打開了墓室以後,將裡面的兩石棺抬了出來。

  遼人下葬,一般很用棺材,即便是用,大多也是石棺。(5,0);

  石棺有大小,也有主次。

  那個是楊老將軍的,那個是王將軍的,一目了然。

  楊文廣和王安各自撲到石棺前哭了許久,才讓人打開了石棺,將裡面的骸骨轉移到了他們準備好的木棺里。

  「回家了!」

  「回家了!」

  「……」

  一句『回家了』,喊哭了所有人。

  有人心裡充滿了心酸,有人心裡充滿了不舍。

  心酸的是楊文廣等人。

  他們為盼其祖歸家,盼了數十年,差點就沒盼頭了。

  不舍的是當地的百姓。

  他們叩拜了幾十年的『神』,如今要被抬走了,他們自然不舍。

  棺槨被抬下了山,楊文廣和王安分道揚鑣。

  楊文廣要帶著楊老將軍的骸骨回汴京城,而王安要帶著其祖的骸骨回祖地太原。(5,0);

  往後大半個月。

  楊文廣、寇天賜、楊懷玉一行人,就護送著楊老將軍的棺槨,一路往汴京城走去。

  所過之,皆有人祭拜。

  反而到了汴京城,卻無人祭拜。

  不是大家不願意祭拜,相反,有很多人都想來祭拜。

  甚至趙禎想要親自出來扶棺。

  只是楊家老太君一,往哪兒一站,趙禎也沒辦法親自去扶棺,其他人更沒辦法去祭拜。

  一個妻子,等了幾十年,好不容易等到了丈夫回家。

  他們必然有很多很多話要說。

  不適合被外人打擾。

  楊文廣在護送著楊老將軍棺槨到了汴京城的時候,步履就格外的沉重,臉上沒有半分笑容。

  當他們一行出現在汴京城門外不遠,看到了那孤零零的站在城門口的蒼老的影。

  所有人渾都是一震。(5,0);

  楊文廣心裡一瞬間被悲傷和擔憂填滿,他很想就此止步。

  但他知道他不能這麼做。

  棺槨一點一點臨近。

  蒼老的影也逐漸清晰。

  那綠的羅在風中飄搖,顯得格外的耀眼。

  楊文廣一點點抬著棺材,走到了蒼老的邊,看著蒼老的影盯著棺槨一眨不眨的眼神,悲從心起。

  「祖母……」

  楊家老太君臉上帶著一笑意,一點點的靠近了棺槨。

  楊家老太君出蒼老的手,向了棺槨,只是在手指快要到棺槨的時候,突然停住了。

  楊文廣一瞬間覺得心被狠狠的攥住,呼吸都停住了。

  楊家老太君的手,最終還是落在了棺槨上,輕聲笑著道:「也沒有盔甲讓我揭,怪不習慣的……」

  「祖母……」

  楊文廣聲呼喊了一聲。(5,0);

  楊家老太君卻沒有搭理他,而是笑著一寸寸著棺槨,低聲說著,「你也是狠心,一走就是四十八年,將一大家子扔給了我。

  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將這個家撐下去……」

  「……」

  「你和玉兒他們走了,家裡就剩下了昭兒……昭兒武藝不弱,但文事上差了一些,總是被手下那些人糊弄,你要是在的話,肯定能教他……你不在,我一個婦道人家,也不懂這些,沒辦法教他……」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