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0);
那文乾一笑,「興許是山高路遠,耽誤了一些日子。」
寇季面微微一冷,「你去鴨綠江邊上看一看高麗用隋唐將士骸築造起的京觀,你就不覺得高麗山高路遠了。」
文臉上的笑容一僵。
寇季冷聲問道:「可是高麗王親自來訪?」
文趕忙道:「正使是高麗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姜邯贊,副使是高麗鴻臚寺卿崔東浩。」
寇季臉更冷,「連一個皇族都不派。高麗王王欽這是看不起我啊。」
文一臉尷尬的道:「聽說高麗王染重病,許多政務都是朝中大臣在置,事難免有失妥當。」
寇季皺起了眉頭,盯著文道:「你在幫高麗王分說,拿了對方什麼好?」
文嚇了一跳,急忙道:「下可半點好沒有拿。下只是就事論事,您要是不喜歡聽,下可以不說。」
寇季瞇起了眼,「那就別說。」(5,0);
文趕忙垂下了頭。
寇季冷聲道:「帶他們來見我。」
文趕忙答應了一聲,離開了城主府正堂。
沒過多久一個,文帶著一群人,到了城主府正堂。
為首的是一個年齡足有八旬的老者,走起路來一晃一晃的,似乎一陣風就能吹倒。
在老者旁,跟隨著一個三旬的中年,四方臉,留著一的山羊鬍,略顯清瘦一些。
在他們後,跟著一大幫的隨從,抬著許多箱子。
寇季隔著老遠,瞥了一眼,便知道了他們的份。
那個老者,必然是高麗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姜邯贊,那個中年必然是高麗鴻臚寺卿崔東浩。
寇季之所以能輕易判斷出二人的份,是因為他對姜邯贊此人有些了解。
此人在中年的時候,曾經在高麗的州,大破遼軍,被高麗人譽為民族英雄,吹的很玄乎。
(5,0);
千百年以後還在吹的那種。
高麗人將他當了民族英雄,寇季卻很難高看他一眼。
因為這樣的人,大宋能湊出一個滿編營。
其中還不算種世衡、狄青這一類的大將軍。
他只不過是擊敗了遼國一次小規模進攻而已。
敷出的代價就是遼皇耶律隆緒派人不止一次去高麗報復,每次都是斬首萬餘,其中一次還將高麗給殺穿了,一直殺到了高麗都城開城。
而高麗人在史料上,對此人的戰績大吹特吹,對遼國隨後數次殺的高麗毫無還手之力,隻字不提。
寇季平靜的看著姜邯贊帶著高麗人一步一步的進到了城主府正堂。
姜邯贊在了正堂以後,就甩開了攙扶自己的人,一步一的走向了寇季。
崔東浩亦是如此。
倒是他們帶的那些高麗子,一個個用袖子遮著面孔,邁著小碎步跟隨在他們後。(5,0);
姜邯贊一行人在進了正堂以後,依照禮節對寇季一禮。
「高麗使臣姜邯贊,參見大宋樞使。」
「高麗使臣崔東浩,參見大宋樞使。」
「……」
寇季不咸不淡的道:「起來吧。」
姜邯贊起以後,盯著寇季,深吸了一口氣,沉聲道:「寇樞不著服,是不是有些失禮?」
寇季瞇起了眼,盯著姜邯贊道:「你在質問我?」
姜邯贊沉聲道:「不敢!」
寇季冷哼了一聲,「我派人去招降高麗王王欽,他為何不親自前來?」
姜邯贊瞬間瞪起了眼,「我王只會見大宋皇帝陛下,若是大宋皇帝陛下親臨,我王自然會親臨。」
寇季樂了,「也就是說我沒那個資格見王欽?」
姜邯贊咬牙道:「還請寇樞注意言辭,我王名諱,不可輕呼。」(5,0);
寇季似笑非笑的道:「是嗎?」
姜邯贊盯著寇季,沒有言語。
寇季見此,失去了跟姜邯贊鬥的興趣。
上逞能真的一點意思也沒有。
大宋以前面對遼國,就只會上逞能。
雖然上占著便宜,可行上卻一直乖乖給人送歲幣。
所以上逞能真的一點意思也沒有。
直接用行說話。
能錘的況下,堅決不鬥。
寇季盯著姜邯贊淡淡的道:「說說吧,高麗王可願臣服於我大宋?」
姜邯贊沉聲道:「我高麗願奉大宋為宗主國。」
寇季點了點頭道:「既然高麗願意臣服於我大宋,那就談一談歲幣吧。」
姜邯贊愣了一下,沉聲道:「我高麗每一歲會派人送貢品到大宋。」
寇季淡然笑道:「我說的是歲幣,而不是貢品。你高麗除了貢品以外,還要向我大宋獻上歲幣。」(5,0);
姜邯贊遲疑了一下,沒有言語,反而看向了高麗鴻臚寺卿崔東浩。
崔東浩緩緩上前,盯著寇季道:「寇樞,我高麗地偏遠,國土遠不及大宋萬分之一,國民更是如此。
每一歲能湊足上貢給大宋皇帝陛下的貢品,就已經搜空了國的一切。
若是再加歲幣的話,我高麗恐怕拿不出來。」
寇季聽到此話,瞬間出了一個燦爛的笑容,「那就是沒得談了?沒得談了好,我這個人就不喜歡談。」
姜邯贊和崔東浩聽到此話,心跟著了一下。
他們二人可不是什麼兩耳不聞窗外事的人。
寇季的兇名他們很清楚。
就是因為忌憚寇季的兇名,高麗王王欽在接到了寇季招降文書以後,立馬派人過來涉。
「也不是沒得談……」
眼看著寇季要再次開口,崔東浩趕忙開口。
寇季聞言,臉上的笑容一僵,有些無趣的道:「那就是說,你高麗願意向我大宋繳納歲幣?」(5,0);
崔東浩咬牙道:「對……」
「多?」
寇季追問。
崔東浩緩緩出了一隻手,「五萬貫!」
寇季臉一瞬間就冷了,「五萬貫?打發花子呢?」
崔東浩剛要開口。
寇季就冷冷的道:「五百萬貫我倒是可以考慮一下。」
姜邯贊和崔東浩驚恐的瞪大眼。
五百萬貫?!
你還真敢說。
你知不知道我高麗一年的稅收也沒有五百萬貫?!
你大宋地大博,當年向遼國繳納歲幣的時候,也不過幾十萬貫而已。
姜邯贊幾乎毫不猶豫的開口,「寇樞這是強人所難。你明知道我高麗拿不出那麼多錢。你本就是想跟我高麗一戰。」
寇季臉上重新浮起了笑容,「是又如何?我這個人從來都不喜歡在戰前和談,就算要談,也得等到戰後再談。」(5,0);
姜邯贊虎目圓睜,盯著寇季咬牙切齒的道:「寇樞,我高麗可不是那麼好欺負的。昔日遼皇耶律隆緒派遣重兵侵我高麗。
被我率兵擊潰於州,陣斬數萬。
大宋若是侵我高麗,我一定會親自率軍出征。
大宋兵馬一定會步遼兵後塵。」
寇季譏諷的笑道:「你說的是遼兵殺到開城那一戰嗎?」
姜邯贊臉瞬間就變了,變了豬肝。
姜邯贊盯著寇季惱怒的道:「我高麗不止能擋得住遼人,還能擋住你們中原人。當年隋朝皇帝楊廣率軍征討我高麗,被我高麗打的慘敗而歸,隋朝也因為敗於我高麗之手,損兵折將,這才滅亡。
唐朝皇帝李世民,在你們中原被譽為千古一帝,他也率軍征討我高麗,一樣被我高麗打的慘敗而歸。
其麾下兵馬至今躺在我高麗國。
我高麗能擊潰隋唐,就能擊潰你大宋。
(5,0);
大宋敢犯我高麗,我高麗一定爭到底。」
寇季冷冷的盯著姜邯贊,道:「你怎麼不說,你高麗國盛傳,唐太宗李世民攻打你高麗的時候,被你高麗大將瞎了一隻眼?」
姜邯贊聽出了寇季語氣中的嘲諷,他冷哼一聲,沒有言語。
高麗民間的傳言他自然知道。
傳言中醜化李世民,也是為了激起高麗人的雄心。
崔東浩在這個時候,急忙出聲道:「民間傳言豈能輕信,寇樞不必怒。姜邯贊只是一句戲言而已。
我高麗和大宋歷來好。
從沒有刀兵相。
我王對大宋也十分仰慕。
願意俯首稱臣。
只是寇樞要求過於苛刻。
我高麗實在拿不出那麼多錢財。
我高麗最多只能拿出二十萬貫歲幣。
若是寇樞覺得不滿,我們立馬回去奏明我王,看看我王能否再加一些。」(5,0);
寇季冷冷的道:「二十萬不夠!」
崔東浩聞言,趕忙道:「那我們立刻返回高麗,奏明我王。」
「慢走,不送!」
寇季冷哼了一聲。
崔東浩趕忙拽著姜邯贊離開城主府。
而他們帶給寇季的禮,已經要送給寇季行賄的人,就那麼匆匆丟下了。
寇季在他們出了城主府以後,果斷對旁的侍衛吩咐道:「去告訴狄青,兵進高麗!不必留手!」
侍衛愣了一下。
站在侍衛不遠的文也愣了一下,急忙開口,「寇樞,高麗使節不是說……」
不等文把話說完,寇季就冷哼道:「說什麼?說回去商量?這話你也信?他們分明是準備回去調兵遣將,以應對我大宋的兵鋒。」
文遲疑了一下道:「可是貿然對高麗用兵,是不是有些不妥?是不是要稟明家,待家下旨以後,再出兵?」(5,0);
寇季不悅的道:「兵貴神速,一刻也耽誤不起。上奏朝廷的事,等打下了高麗以後再說。」
說到此。
寇季再次對侍衛吩咐,「再派人去給高恭、劉亨、種世衡、朱能四人傳令,讓他們別磨磨蹭蹭給我打游擊了。
俘虜我不要了。
讓他們放棄抓捕俘虜,給我放開手腳打。
一個月後我要看到他們的兵馬趕到鴨綠江。」
文驚恐的盯著寇季,「數十萬軍一起進高麗?!」
寇季語氣冰冷的道:「敢在我面前拿已故的將士們炫耀,我就敢殺到他們高麗無人。他們能築京觀,我就敢築萬人坑。」
寇季的話,殺氣騰騰,充滿了腥。
姜邯贊和崔東浩語相求的話,寇季或許會考慮用和一點的手段對付高麗。
可姜邯贊千不該萬不該,不該拿那些已故的隋軍和唐軍在寇季面前說事。(5,0);
寇季最憐憫的就是那些埋骨他鄉的將士,最敬佩的也是那些埋骨他鄉的將士。
誰敢拿那些將士的骸骨說事,寇季就敢跟他們拼命。
隨著寇季的軍令送到了狄青軍中。
狄青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就率領著兵馬踏著高麗人為遼人搭建起的橋樑,渡過了鴨綠江。
遼人在第一次錘了高麗人以後,為了方便以後錘高麗人,就要求高麗人在鴨綠江上修建了一座大橋。
高麗人明知道遼人要他們修築大橋做什麼,但還是乖乖的修了。
並且在隨後遼人錘高麗人的過程中,高麗人只敢在橋上做手腳,卻愣是沒敢拆。
狄青突然對高麗發起了進攻,高麗本來不及反應。
狄青進軍高麗第一日,就攻克了高麗三城。
同一日。
姜邯贊和崔東浩兩個高麗使臣,被人押送到了寇季面前。
二人再無初次面見寇季時候的儀態。(5,0);
姜邯贊盯著寇季破口大罵。
崔東浩則盯著寇季大喊,「兩軍戰,不斬來使。」
睡一覺就穿越了?穿越了沒事,竟然還穿越成太醫的身上?到底男的還是女的?誤打誤撞成為太醫王妃,面對不信任的相公,處處調查自己的相公,到底會發生怎樣的趣事?“你可愿意嫁給本王?”“你還沒跟我求婚,我為啥要嫁給你?”“求婚……”
一覺醒來,穿越古代,成為被打入冷宮的皇家棄子。囂張跋扈的奴才,陰險毒辣的妃子,冷漠無情的帝王……楚嬴劍走偏鋒,好不容易掙脫冷宮枷鎖,轉眼又被發配到邊疆苦寒之地。什麼?封地太窮,行將崩潰?什麼?武備廢弛,無力抵擋北方賊寇?什麼?朝廷不予援助,百姓要舉家南逃?危機環伺,人人都覺得他已窮途末路,然而……不好意思,忘了自我介紹,哥前世應用科學專業畢業,最強特種兵出生,種種田,賺賺錢,打打仗,還不是手到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