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北頌 第0916章 百花齊放勝過一枝獨秀(今晚一更……明天補……)

《北頌》第0916章 百花齊放勝過一枝獨秀(今晚一更……明天補……)

(4, 0);

  「心太大?」

  寇準有些糊塗了,他盯著寇季,沉著道:「你不求名,也不求利,亦不求高厚爵,對皇位也不屑一顧。你還能求什麼,又有什麼能超過這些的?」

  寇季搖頭笑道:「我也不是不求名不求利。因為名利我已經有了,即便是我從現在起,什麼也不做,它們也離不開我。

  有道是窮則獨善其,達則兼濟天下。  sto.c🍒om🎈最新最快的章節更新

  我窮困潦倒的時候,必然會求三餐不缺。

  如今我有名有利,自然不用再為名利奔波,亦不用繼續追求它們。」

  寇季又不是什麼聖賢,也不是什麼大公無私的人。

  不可能無無求。

  他如今不求名利,不貪高厚爵,是因為這些東西他都有。

  即便是他現在開始起,什麼都不做,也不會影響他的名利。

  高厚爵雖然被去了,可是影響力在哪兒,誰也奪不走,功勞在哪兒,誰也抹殺不了。(5,0);

  在大宋,影響力和功勞,就代表著份地位。

  別看寇季現在無無爵,他要做事,要用人的話,該是怎樣,還是怎樣。

  也正是因為如此,功名利祿,對寇季而言就已經沒有意義了。

  寇季不可能繼續去追求自己所擁有的東西。

  寇準聽完了寇季的話,理解了寇季的意思,慨著道:「你比老夫灑,比老夫更懂得捨得。」

  寇季失笑道:「祖父何必將我抬的那麼高呢?你我祖孫互相吹捧的話,讓別人怎麼活?」

  寇準先是一愣,隨後開懷大笑。

  寇季也跟著笑了。

  「那你現在求的是什麼?」

Advertisement

  寇準笑過以後,好奇的問道。

  寇季思量了一下,給出了一個他覺得十分合理的詞。

  「天朝上邦!」

  「天朝上邦?!」(5,0);

  寇準微愣,盯著寇季道:「我大宋以前或許當不起天朝上邦的名頭,可如今我大宋已經為了名正言順的天朝上邦。」

  寇季笑問道:「能守多年?十年?二十年?還是一百年?」

  寇準一臉驚容的看著寇季。

  「你不會是想……」

  寇準話說了一半,有些說不下去了。

  因為他若是猜測的沒錯的話,那寇季的心就太大了。

  大到超過了古往今來所有的人。

  聖賢也未必有那麼大的心。

  寇季看到了寇準一臉驚容,就知道寇準猜倒了,所以他開門見山的道:「我想讓我華夏,一直守著天朝上邦……」

  「華夏?不是大宋?」

  寇準聽出了寇季的話外音,低聲問了一句。

  寇季點頭道:「您又不是鄉野村夫,您應該明白,沒有能永久流傳的王朝。」

(5,0);

  寇準苦笑了一聲,點了點頭。

  什麼江山傳承千秋萬代之類的話,只不過是一個好的期許而已。

  但凡是能說出這話的人,幾乎都清楚一座江山不可能傳承千秋萬代。

  「沒有人能做到讓一個王朝永久的流傳下去。自然也沒有人能讓華夏永遠守著天朝上邦的名頭。」

  寇準慨道。

  天朝上邦四個字,是建立在一個強橫的王朝的基礎上的。

  沒有一個強橫的王朝存在,就不可能有天朝上邦。

  寇季笑著道:「所以我說的是華夏,而非大宋。」

  只要天朝上邦四個字一直在華夏人建立的王朝中間傳遞,那華夏永遠就是天朝上邦。

Advertisement

  寇準聽到寇季此話,陷了沉思,許久以後他盯著寇季沉聲道:「以前老夫不了解天下有多大。

  自從看了你帶人譯出的那些書籍以後,老夫才知道天下遠比老夫想像的要大。(5,0);

  大宋也並非天下唯一的富庶之地。

  在遙遠的地方,很有可能擁有跟我大宋一樣富庶的地方。」

  寇季聞言一愣,笑問道:「祖父看過我帶人譯出的書?」

  寇準點頭道:「法醫館的人,為了跟杏林的人爭鋒,已經將你帶人譯出的書,散布到了各地。

  老夫偶得了一本,所以瞧了瞧。」

  寇季點了點頭,「原來如此……那祖父有是如何斷定,遙遠的地方,有一塊不輸給我大宋的富庶的地方呢?」

  寇準盯著寇季道:「高明的學問,不是一塊貧瘠之地能夠孕育出來的。那些醫書中記載的一些醫,可以跟我大宋的醫爭鋒,就足以說明孕育出它們的地方,絕對不輸給我大宋。

  你也見識過西夏,見識過遼國,見識過高麗。

  你清楚他們的學問。

  他們在貧瘠之地,不可能養活更多的百姓,所以培養有學問的人遠比我們困難,所以孕育出高明學問的機率就更低。(5,0);

  所以,他們需要學習我大宋的學問。

  而我大宋卻不需要學習他們的學問。」

  寇季點著頭,認可了寇準的說法。

  學問的滋生也是需要土壤的。

  如果一群人連飯都吃不飽,本就不會去研究學問。

  學問是一個很無私的東西,它從沒有將任何人拒之門外。

  它就像是一個無形的寶庫,散布在天地間,只要有人去挖掘,它就會出現在人前。

Advertisement

  所以,學問的誕生,取決於有沒有人去挖掘。

  而,人有沒有時間去挖掘學問,就取決於他所的地方,能不能給他提供他挖掘學問所需的一切。

  寇準見寇季點頭以後,沉聲道:「既然你知道天下很大,又如何能做到讓我華夏一直守著天朝上邦四個字?」

  寇季淡然笑道:「事在人為,縱然不能讓我華夏一直守著天朝上邦四個字,多守幾年也行。也算是我為華夏盡了一些綿薄之力。」(5,0);

  寇準聞言,沉默了片刻,點頭道:「盡人事,聽天命。」

  寇季贊同的點頭。

  寇準盯著寇季,慨道:「老夫不如你太多……」

  寇準為了一國一家,鬥了一生。

  寇季卻已經跳出了一國一家,在為整個華夏而鬥。

  中間的差距,不言而喻。

  寇季笑了笑,沒有說話。

  因為他清楚,他再開口辯解什麼的話,寇準又得抓著他講許多大道理。

  寇準見寇季沒有言語,就笑著端起了酒,道:「天賜大婚的日子,你不跟老夫講天賜,倒是跟老夫講起了抱負。

  你是不是覺得,天賜已經婚了。

  老夫也該滾蛋了。

  也好給你騰出手,讓你大展手?」

  寇季陪著寇準了一杯,哭笑不得的道:「祖父說笑了。您在不在汴京城,對我的影響並不大。」(5,0);

  寇準搖頭笑道:「還是有的……」

  寇季苦笑著道:「祖父是在埋怨我嗎?」

  寇準再次搖頭,嘆道:「老夫只是想告訴你,老夫真的快要走了。該準備的東西已經準備好了,該收拾的也收拾完了,老夫該去韓地了。

  說好了趕在天賜離京之前,率先離京的。

  別回頭落在了天賜後面。」

  寇季聞言,臉上的笑容漸漸沒了。

  「祖父此去,一定要保重。」

  寇季和寇準的很深。

  即像是親祖孫,又像是忘年

  最初寇準不了解寇季的時候,二人說話的時候確實有明確的份差距在裡面。

  但當寇準了解了寇季以後,就很在寇季面前端架子,也很指使寇季幫自己去做什麼。

  即便是遇到了什麼困難,二人也會坐在一起探討。

  二人攀談的時候,更像是朋友。(5,0);

  寇準從不會因為自己年邁,經歷的事多,就覺得自己什麼都對。

  也不會用自己的份地位,去迫著寇季聽他的。

  很多時候,寇準都充當的是一良師益友、親厚長輩的角

  寇準在跟寇季相的這些年,更多的是幫寇季排憂解難、遮風擋雨。

  以寇準的份地位和脾氣,他能對一個晚輩如此,實屬不易。

  畢竟,以他的爵和年齡,無論是在朝堂上,還是在家裡,都在權威的階層。

  他要是依照脾氣,固執的行事,誰也阻止不了,誰也沒辦法影響。

  丁謂掌權的時候,算是個厲害人吧?

  他親自派人迎回了寇準,想借著寇準的威,幫他掌控整個朝堂。

  但寇準給他面子了嗎?

  沒有。

  在丁謂為寇準準備的洗塵宴上,寇準當場打臉。

(5,0);

  訓斥的丁謂面盡失。

  在公事上,寇準幾乎不近人

  在私事上,亦是如此。

  當初寇季的姑姑,寇準的親閨跟寇季鬧矛盾。

  寇準在得知了是自己的親閨故意找寇季麻煩以後,果斷令回去王府,差點還跟斷絕了父關係。

  就是這麼一個人。

  親厚的待了寇季十數年。

  可見寇季在他心裡的地位,遠超所有人。

  由此也可以確認,寇準是真的將寇季當作他的親孫子對待。

  寇季心中慨良多,寇準卻大大咧咧一笑,「你是盼著老夫死嗎?」

  寇季苦笑著道:「我怎麼敢。」

  寇準哈哈笑道:「老夫如今耳不聾、眼不花,子骨比以前還朗。說不準還能再活好些年。

  倒是你,可得好好的保重。

  得活長一些。(5,0);

  別讓老夫白髮人送黑髮人。

  不然老夫肯定會掀翻你的棺材板。」

  寇季哭笑不得的道:「大喜的日子,說這些不吉利。」

  寇準一愣,趕忙道:「對對對,天賜大喜的日子,說這些確實不吉利。」

  「喝酒……」

  「喝酒!」

  祖孫二人舉起酒杯,相視一笑,然後痛飲了起來。

  一直痛飲到宴席快散的時候,寇季才被管家了出去,送了送一些份高的賓客。

  似呂夷簡、王曾等一眾比寇天賜高兩輩的人,幾乎都沒有前來參加寇天賜的婚禮,而是派遣了家中的嫡長子前來參加寇天賜的婚禮。

  所以需要寇季相送的人,只有朱能、種世衡等人。

  寇季最後送走的是曹家二姐。

  寇季送曹家二姐到了馬車前,在車轅邊上,寇季略微拱手道:「曹家姐姐慢走……」(5,0);

  曹家二姐站在車轅邊上,還禮道:「兄長可不要再我姐姐了。」

  寇季笑著道:「各論各的。」

  曹家二姐認真的搖頭道:「我如今可是狄家的人……」

  寇季失聲一笑,「弟妹慢走,有空多過來坐坐。聽說你家二小子長得十分可,我特別想瞧瞧。」

  曹家二姐聽到這話,臉上浮起了燦爛的笑容。

  「我以後一定常來。」

  寇季再次拱手。

  曹家二姐點了點頭,上了馬車。

  馬夫驅趕著馬車揚長而去。

  寇季背負著雙手回了府。

  寇府的熱鬧在一瞬間消失了大半。

  但汴京城卻徹底轟了起來。

  寇季將王位傳給寇天賜了?

  寇氏要出第二個聖賢?

  如此言論,隨著寇府客人散去以後,開始在汴京城裡傳播,傳的人盡皆知。(5,0);

  此事在一瞬間蓋過了寇天賜婚事引起的風頭,為了汴京城百姓們熱議的話題。

  呂夷簡、王曾等一眾沒有參加寇天賜婚禮的文臣,在得知了此事以後,一個個也是慨萬千。

  雖然他們早就知道寇季會將王位傳給寇天賜,寇季會留在汴京城。

  只是沒想到寇季傳王位傳的如此乾脆。

  乾脆到讓所有人都為之一驚。

  然而,還沒有等所有人從此事中緩過神,又一個重磅炸彈丟了出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