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北頌 第0940章 忠臣賢良層出不窮的大宋(今晚一更,明天補……)

《北頌》第0940章 忠臣賢良層出不窮的大宋(今晚一更,明天補……)

(4, 0);

  鴻臚寺眾人擔心大宋表現出來的霸道傷害到了趾人小的心靈,於是乎齊齊看向了寇季。

  寇季到如芒在背,就知道一幫子鴻臚寺的員在等他開口。

  他也沒回頭,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我大宋乃是天朝上邦,對待番邦小國,自然要行霸道。若是我們卑躬屈膝的去求他們,那我們還算什麼天朝上邦?

  他們接不了,那是他們的事,與我們何干?

  他們若是識趣,買賣在,仁義也在。

  他們若是不識趣,買賣不在,腦袋也別想要。」

  鴻臚寺的人聞言互相對視了幾眼,隨後深以為然的點著頭。

  天朝上邦,就該有天朝上邦的霸氣。

  以前他們頂著虛假的天朝上邦的名頭。對所有使臣都客客氣氣的。  STO55.COM為您帶來最新的小說進展

  在別人提出了過分的要求的時候,不僅不能發怒,還得笑臉相迎,祈求人家給一個機會,再商量商量。(5,0);

  如今不同了,他們是真正的天朝上邦,他們有實力也有底氣霸道行事。

  逢人不需要在笑臉相迎,亦不用害怕擔上惡了兩國邦的名頭,卑躬屈膝的像個僕人一樣伺候著那些使臣。

  朝野上下的文臣,其實不怎麼喜歡寇季,也不怎麼喜歡寇季的祖父。

  他們祖孫二人看似位高權重,但卻從沒有給文臣帶來過任何利益。

  反倒是沒拿文臣的腦袋立威。

  寇準總攝國政的時候,砍了不文臣腦袋,砍到最後,文臣看到了他瞪起眼,肚子都打哆嗦。

  寇準在趙禎大婚之日,主辭仕的時候,文臣們驚嘆之餘,更多的是一種狂喜。

Advertisement

  他們不惜將天底下所有描述聖賢的詞語加諸到寇準上,將寇準高高的捧起來,讓寇準高高在上的做一個聖賢,別在到朝堂上禍害他們。

  所以,寇準在辭去了仕途以後,快速的為聖賢,他們有推波助瀾之功。

  趙禎在設立昭勛崇德閣的時候,將寇準列在了文臣之首,他們攔也沒攔。(5,0);

  如今寇準走了,寇季上位了。

  寇季雖然沒有他祖父那麼喜歡殺文臣,但總喜歡跟文臣對著幹。

  他從文臣口中摳出了不利益,散布給了百姓。

  也讓近數十位的高落馬。

  如今寇季去文坐鎮的衙門巡視,文肚子也打哆嗦。

  他們一個個都生怕被寇季惦記上。

  鴻臚寺的人也害怕寇季。

  但害怕之餘,也有敬畏。

  寇季讓他們看到了一個強國對待藩屬該有的態度。

  也讓他們領略到了什麼大國氣度。

  朝堂上或許會有人覺得寇季此舉有些仗勢欺人。

  可在他們眼裡,國與國相,本就是如此。

  你不欺負別人,別人就以為你好欺負。

  你一味的忍讓,別人就以為你是一隻沒牙的老虎。(5,0);

  禮義廉恥在國與國相的時候本起不了太大作用。

  只有那些沒見識過藩屬使節吃人不吐骨頭的可憎面目的腐儒們,才會覺得禮義廉恥是國與國相本。

  在外的最前沿,鴻臚寺的人比任何人都清楚。

  拳頭,才是道理。

  從人類誕生起,到如今,就沒有變過。

  寇季不是那些只知禮義廉恥的腐儒,他在跟藩屬使節相的時候,果斷的亮出了拳頭。

  比別人大了不知道多倍的拳頭,懸在別人腦袋上。

Advertisement

  給他們形迫,輕而易舉就能察覺。

  鴻臚寺卿覺得他為多年,終於到了一個真正懂外的人。

  他覺得他這個大宋首席外,跟著寇季這樣的上司做事,一定不會再像是以前那麼憋屈。

  「寇相,既然大船和資的事已經敲定了,我們是不是該上奏朝廷,儘快準備起來。據下所知,王相和蔡相對趾的垂涎,已經不是三兩日了。(5,0);

  家必然也對趾垂涎三尺。

  早日定下此事,我們就能早日將趾掌控到手。」

  鴻臚寺卿回到了鴻臚寺,立馬湊到了寇季面前諫言。

  寇季剛剛坐下,聽到了鴻臚寺卿這話,就覺到鴻臚寺卿對自己的態度有轉變,他滿意的點頭道:「此事就由你做主好了。明日和趾人洽談軍械的事,也由你做主。我就不去了,你只需要記住一點就行。我大宋能答應的條件,我今日已經告訴他們了。

  他們若是能答應,我們就有得談,他們若是不答應,那你就差人送他們回去。」

  鴻臚寺卿聽到此話,對寇季的滿意度又上升了一層。

  一個懂他,又願意放權給他的上司,值得他尊重和擁護。

  鴻臚寺卿毫不猶豫的點頭,「下明白……下一定將此事置妥當。」

  「那就好,隨後的事宜就給你了。我在此等消息就行。」

  寇季吩咐了一句讓鴻臚寺卿下去。(5,0);

  鴻臚寺卿一走,寇季撇撇道:「我從頭到尾都沒想過收買人心。人格魅力這種事,我也控制不了。」

  寇季幾乎敢肯定,只要他給與鴻臚寺卿一點兒外上的支持和鼓勵,鴻臚寺卿立馬就能倒他麾下。

Advertisement

  外,在歷朝歷代都是重中之重。

  歷朝歷代都有類似於鴻臚寺一樣的外衙門。

  只是歷朝歷代都沒有將外大權給鴻臚寺一樣的外衙門。

  在涉及外事件的時候,基本上都會派遣一位重臣,空降到鴻臚寺一樣的外衙門,擔任主事,又時候還會空降三五位。

  鴻臚寺一樣的衙門,看似是一個外衙門。

  可更多的時候,充當的是一個翻譯部和雜事衙門。

  歷朝歷代的衙門,很將外事務給鴻臚寺一樣的外衙門獨立置。

  從而也導致了許多重臣在被空降到了鴻臚寺一樣的外衙門的時候,最先做的不是研究外事件,而是先研究一番要涉的邦國。(5,0);

  一個不了解其他邦國的人,主持著跟其他邦國的外事件。

  中間會鬧出多笑話,可想而知。

  趾存在著一年三、一年四的水稻的問題,若不是寇季揭穿,恐怕大宋上下本沒有人去刻意關注此事。

  從大宋立國之今,沒往。

  可此事為何只有寇季提出來,其他朝臣卻沒有提出來?

  其他朝臣難道不了解嗎?

  不是。

  別的衙門寇季說不好,但是寇季敢肯定,鴻臚寺的人,絕對有人了解趾的水稻,以及水稻的產量。

  可為何鴻臚寺的人沒有將此事告訴朝廷呢?

  不是他們不願意告訴朝廷,而是他們的千言萬語,也敵不過位居高層的那些大佬的一句『趾,蠻夷爾』。

  在大佬們眼裡,蠻夷,能有什麼好東西?

  蠻夷之地,又怎麼可能跟富庶的中原相比。(5,0);

  如此迂腐、愚昧的偏見,因為是從朝中大佬口中說出來的,所以便了朝野上下的主流。

  鴻臚寺的人發出的聲音,一點兒波瀾也掀不起來。

  也正是因為如此,寇季表現出對外的了解,以及給鴻臚寺卿放權,讓他徹底認可了寇季。

  寇季再稍微多表現出一點點,鴻臚寺卿還不倒他門下?

  寇季將剩下的事給了鴻臚寺卿以後,自己就在鴻臚寺里安了個家,暫時歇在了鴻臚寺。

  竹院沒辦法回去。

  寇季幾乎敢肯定,他一回竹院,王曾和蔡齊兩個老傢伙必然會找上門。

  他必須表現出一副在鴻臚寺日夜勞的樣子。

  那兩個老傢伙才不會找上門。

  寇季在鴻臚寺住下了。

  鴻臚寺卻沒有因為他歇下而歇下,反而忙的團團轉。

  鴻臚寺卿自從從寇季手裡接下了重擔以後,就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視。(5,0);

  鴻臚寺上下忙的團團轉。

  在寇季眼裡,跟趾使節洽談軍械的事,頂多需要耗費一天而已。

  可鴻臚寺的人足足花了四天。

  經過了無數次槍舌戰,鴻臚寺的人生生將趾使節提出來的軍械數量和匠人數量,到了一個極低的數字。

  趾要求大宋為趾提供一千三百通弓弩製造的匠人,以及三萬架床弩、三萬五千架重弩,以及其他重型弓弩六萬餘架。

  放在往日,趾這算是獅子大開口。

  畢竟大宋弓弩的造價不低,重型弓弩的造價就更高。

  像是床弩等重要的弓弩,不僅造價高,而且耗時極長,通常都是以年為單位。

  趾要求的這些重型弓弩的數量,折合銅錢的話,以千萬計算。

  但對比一下趾要付出的東西,他們的要求就不是那麼苛刻了。

  畢竟,人家付出了整個國土,要一些軍械,並不過分。(5,0);

  鴻臚寺的人經過了四日商談。

  將製作弓弩的匠人,由一千三百人,談到了三百人。

  床弩和重弩的數量,幾乎減半。

  其他重型弓弩倒是沒有多大變

  四日時間,鴻臚寺為朝廷省下了數百萬貫錢財。

  寇季聽下面的人說,堂堂一個鴻臚寺卿,一個朝中大員,為了讓趾人再減一些床弩的份額,拽著人家的袖子,給人家講了足足一夜的大道理。

  最終趾人沒能熬得過他,再原有的減免基礎上,又減了三百架。

  事實上,無論是寇季,還是鴻臚寺卿,他們心裡都清楚。

  鴻臚寺能將床弩的數量談到減半的地步,已經足以給朝廷差了。

  他隨後拉著趾人熬了一夜,純粹是自願的。

  可就是他這一個自願,為朝廷節省了一大筆錢財。

  當寇季看著鴻臚寺卿滿眼的將一份臨時追加的減額的文書放在自己面前的時候,寇季很想拽住他問一問。(5,0);

  為什麼?

  但最終他還是沒有開口。

  因為他知道鴻臚寺卿如此賣命,是為了什麼。

  說為國為家,那都是騙人的。

  鴻臚寺卿這麼做,為的只是寇季那點微不足道的信任。

  寇季將軍械的事全權給他,他想給寇季一個滿意的答卷。

  寇季在將一些文書收集齊全以後,盯著那紅著眼注視著他的鴻臚寺員,道:「我會向家為爾等請功……」

  鴻臚寺上下所有的員,盯著寇季沒有言語。

  寇季遲疑了一下,又補充了一句,「以後我會儘量將所有的外事給你們理。」

  剛才聽到寇季要為他們請功沒有容的鴻臚寺員,聽到了寇季此話,徹底容了。

  鴻臚寺卿帶著鴻臚寺上下員,齊齊向寇季施禮。

  「多謝寇相信任。」

  寇季點了點頭,道:「希你們對得起我的信任。我居中樞,公務繁忙,不可能時時刻刻盯著你們。(5,0);

  我對你們的要求只有一點。

  那就是跟藩屬相的時候,不要弱了我大宋的名頭。

  大不了就是一戰而已。

  他們敢囂,你們就要敢於宣戰。

  朝廷養的軍數量馬上就要突破九十萬。

  他們存在的目的就是揚我國威。

  該打的時候就需要拉出去打一場。

  不然養的時間長了,容易養廢。」

  鴻臚寺員聽到寇季這番言論,驚愕的抬起頭看著寇季。

  他們沒想到,在這個眼看著就要天下太平的年代,寇季居然還願意主求戰。

  寇季說完了話,沒有再理會他們,他拿上了文書,出了鴻臚寺正堂。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