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侯營的人如今在汴京城往外的各驛站里當驛丞。」
劉亨雙眼一亮,笑容燦爛的道:「陸路水路都有人,跟我想的一樣。」
寇季擺手,「現在放心了吧?下去找你的人去吧。」
劉亨趕忙點了點頭,邁步離開。
走了兩步以後,突然腳下一頓,回提醒道:「四哥,你以後出門的時候,多帶幾個侍衛。」
(5,0);
寇季點點頭。
劉亨大踏步的離開了廂房所在了院子。
寇季吐出了一口濁氣。
其實寇季在汴京城裡安的人,遠遠比他說的要多得多。
寇季一時半會兒也不可能跟劉亨細數,所以挑了幾個要的說了出來。
像是曾經在寇府位居第一神槍手之位的陳大頭,如今就是林衛的校尉。
還有一個藏的更深的人,如今是朝廷火倉庫的庫管文書。
駐紮在汴京城外的兩支軍中,有那麼兩個願意為寇季死的將軍。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許多。
寇府家大業大,經營了多年,施恩多年,拿過寇府好的人多不勝數,願意為寇府效力的人也多不勝數。
寇季離開了廂房所在的院子以後,回到了後院,被向嫣拉著仔細檢查了一下上的淤青以後,才倒頭睡下。
次日。(5,0);
艷高照。
寇季還沒醒,一匹馬就踏破了竹院的門戶。
等寇季在飛狗跳的聲音中睜開眼的時候,就看到了一個龍行虎步的人,披著甲、挎著刀、提著搶、背著火槍,出現在了他面前。
「兄長……」
「你是嫌我死的不夠快啊?」
寇季翻了個白眼,晃晃悠悠坐起,沒好氣的喊了一聲。
狄青帶著一汗臭味,湊近了寇季,仔細的在寇季上打量了一圈以後,才鬆了一口氣。
「兄長無礙就好。」
寇季盯著狄青,好好的打量了一圈,見狄青虎背熊腰的站在那兒,角還蓄著短須,就笑著道:「你了不……」
昔日那個被他從提刑司帶出來的懵懵懂懂的年郎,如今已經了一個散發著穩重氣息的大漢。
寇季心裡十分慨。
狄青笑著道:「早就過三十了……」(5,0);
寇季點點頭,道:「你不是在邙山講武堂嗎?」
狄青坦言道:「昨夜後半夜,楊樞派人到講武堂告訴我,說是你遇襲了,我就連夜趕了回來。」
寇季指了指狄青上的裝束,哭笑不得的道:「那也不容這打扮吧?你如何可是軍司司使,掌管大宋數十萬軍,份十分敏。
我又是大宋第一臣。
你如此裝扮到我府上,別人還會以為我圖謀不軌呢。」
狄青正道:「我知道輕重,所以我一個人也沒帶。我一個人過來探兄長,為兄長誅惡,乃是孝舉。
誰敢說三道四,我就帶他去垂拱殿裡好好理論理論。」
狄青說到最後,聲音不自覺的高了許多,十分氣。
寇季滿意的點點頭。
大宋的大將軍就該如此。
說話就要氣,做事就要霸氣。
不能再被文臣騎在頭上,更不能眼睜睜的看著文臣宰了自己的副將,卻一句話也不敢說,只能暗自垂淚。(5,0);
你敢無詔、無故斬我副將。
我就敢提著你腦袋去見家。
如此才是真正的大將軍。
寇季相信,以狄青如今表現出的氣,韓琦就算坐到了參政大院事的位置上,也不敢狄青副將一汗。
「邙山講武堂晉為國學的事辦的如何?」
寇季笑問。
狄青笑著道:「還算順利,就是不讓將學館設在汴京城。」
寇季點頭道:「講武堂乃是武院,又牽扯到許多軍中機,確實不該設立在鬧市當中。應該在汴京城外挑一塊偏遠一點的地方。」
狄青點著頭道:「已經選好了,就在天武軍和捧日軍大營往西五里。如今正在依照邙山講武堂的樣子,營造學舍。」
寇季沉著道:「新的武院步正軌以後,你就應該立馬回歸樞院,安心理政務。」
狄青愣了一下,「我主持武院,還會遭人猜忌不。」(5,0);
寇季翻了個白眼,「我又沒說有人猜忌你。我只是想告訴你,不要把所有的時間浪費在武院上面。軍司的事你也得好好的管。
你是軍司司使,你不費心管軍司的事,一旦手下的人做錯事,背黑鍋的就是你。」
狄青遲疑了一下,道:「讓我在新的武院充任山長也行。」
寇季瞪了狄青一眼,「那也得等你六十歲以後再說。三院大院使,原則上在位時間不能超過十年,也就是說,再過幾年,楊文廣就會退下來。
到時候你就得上去接替楊文廣的位置。」
狄青能不能順利的接替楊文廣的位置,寇季和狄青都不擔心。
很早以前寇季就跟狄青講過。
狄青功勳卓著,封王都夠了。
趙禎沒給狄青封王,就是留著狄青充任樞使。
楊文廣出任樞使,只是為了給狄青搭梯子。
不過,楊文廣能力不俗,出任了樞使以後,不聲不響的將樞院打理的井井有條,也默默的幹了許多大事。(5,0);
也正是因為如此,寇季和趙禎都希楊文廣可以在樞使的位置上坐上十年。
十年以後,楊文廣就上了年齡了,到時候外鎮也好,出任武院山長也好,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而十年後,狄青就四十多了。
剛好在一個武將最黃金的年齡段。
兵法、謀略、政務等等都在巔峰狀態。
剛好能擔當大任。
然而,狄青卻有自己的想法,他不喜歡在汴京城閒帶著。
「兄長,我想去戰場上衝殺,想找個敵人一教高下。」
狄青盯著寇季認真的道。
如今狄青已經到了中年,一所學正在飛速的往巔峰攀升。
他真的希能找一個敵人能磨礪一下自己,能驗證一下自己一所學。
寇季瞥著狄青道:「你想打誰?東天竺國主?朱能?李昭亮?高衛昭?還是天賜待的韓地?」(5,0);
狄青聽到這話,臉一耷拉,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東天竺國主舍下了一個偌大的趾給大宋,大宋經過了近兩年的經營,已經將趾變了一個大糧倉。
每過三四個月,趾的新糧就會蜂擁進大宋,將大宋的糧價衝擊到一個極低的位置。
再加上遼地、河西兩糧倉。
糧價已經達到了大宋歷史上的一個最低點。
大宋百姓,只要不是自己吃喝賭的作死,基本上都不會死。
雖然仍有一些在最底層的人吃不飽,但卻不至於死。
正是因為如此,大宋上至員、下至百姓,對東天竺國主很有好。
即便是那些心裡罵娘的糧商,明面上也得說東天竺國主的好話。
所以狄青想打東天竺國的話,本不行。
員和百姓們都不會答應。
至於朱能、李昭亮、高衛昭,人家都是大宋的藩王,只要人家不造反,人家就是自己人。
除非趙禎想找藉口削藩,不然大宋沒辦法去找人家麻煩。
至於寇天賜的封地韓地,那就更不行了。
狄青還能去欺負自己的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