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大秦:開局自曝穿越者,嬴政麻了 第1019章 御前論功

《大秦:開局自曝穿越者,嬴政麻了》第1019章 御前論功

第1019章前論功

第1019章前論功

宮。

趙崇領了詔命,匆匆朝著宮門趕去。

「老趙,且留步!」

陳慶隔著老遠朝著他揮手。

「雷侯?」

趙崇臉上浮現出喜意:「你來得正巧,有樁好事要告訴你。」

陳慶打斷了他的話頭:「是不是陛下命你嚴懲馮氏之?」

「對!」

趙崇幸災樂禍地笑道:「雷侯且看我的手段。似這種長舌婦黑冰臺專有一套懲治方法,保管讓哭爹喊娘,後悔終生。」

陳慶的目充滿無奈:「老趙你先等等,本侯去覲見陛下給求個。」

???

趙崇滿腦袋問號,生氣地質問:「雷侯何故出爾反爾?」

「說要嚴懲的是你,此時求的還是你。」

「都如你這般,讓黑冰臺怎麼辦差?」

陳慶好言相勸:「若不是得沒辦法,你以為我想?」

「事後你自會知曉,反正本侯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趙崇氣憤地瞪著他:「在下已經領了陛下的詔命,你現在反悔也晚了。」

陳慶作揖道:「老趙你就等我半個時辰。」

「半個時辰我不出來,馮氏之隨你置。」

「可你要是一意孤行,可別怪本侯沒有事前提醒。」

趙崇遲疑片刻,低聲問:「馮家找了什麼厲害的人說項?」

「連你都開罪不起?」

陳慶暗道:你的腦瓜子還

人家把太子搬出來了,我還能咋滴?

Advertisement

「好,在下就等你半個時辰。」

趙崇不敢大意,點頭答應下來。

的侍者通傳后,陳慶很快得到了始皇帝召見。

但偏殿里還有一個人——禮部尚書陶淳。

「而今西域平定,月氏俯首,匈奴諸部爭相納貢。陛下威令所行,東至扶桑、西被大漠,北逾鬼方,南極百越。」

「國勢之盛,曠古未有!」

「微臣碌碌無才,不敢居功。」

「全仰賴陛下英明神武,雄才大略。朝中諸多同僚恪盡職守,勤勉奉公。」

陶淳見到陳慶進來,臉上的尷尬一閃而逝。

不過他早就打好了腹稿,一通馬屁如行雲流水,不打半點磕絆。

嬴政的心很不錯。

如果不是陳慶在場,肯定要與陶淳謙讓禮遇(商業互吹)一通。

「陳卿,匈奴又有三部遣使赴秦稱臣納貢。」

「寡人該如何置?」

「比照丘林部與東胡辦理?」

嬴政的語氣中帶著幾分得意。

陳慶作揖道:「微臣覺得……應當量其大小而決。」

「戶數五萬以下,讓他打哪兒來回哪去。」

「戶數一萬以下,直接痛打一頓驅逐出境。」

「大秦是天朝上國,可不是什麼垃圾回收站。」

「若是隨便一個蕞爾小邦都能來討個屬邦的份,豈不是大秦自降國格?」

「微臣實不忍陛下蒙,社稷晦暗……」

陶淳越聽越怒。

他好不容易才找到請功賞的機會,你竟然壞我好事?

Advertisement

「雷侯此言差矣!」

「自炎黃以來,凡天下正統,無不以千邦進貢、萬國來朝為榮。」

「匈奴兇暴愚頑,有心服於王化,可為四方蠻夷之表率!」

「大秦不加表彰,反而將其驅逐出境,是何道理?」

「若依雷侯之見,還要將其痛打一頓,爾後誰敢來投?」

陳慶出淡淡的冷笑。

如果是蒙毅跟我板,我還禮讓他三分。

就你???

嬴政把視線投向陳慶。

他又想要這份功績,又怕穿越者腹誹其好大喜功,平白給自己的形象抹黑。

「陶尚書管的是外邦事務,自然不得朝貢者越多越好。」

「如此方顯得禮部功勞卓著,忠於任事。」

「可你有沒有想過,匈奴諸部千里迢迢遠赴大秦,卑躬屈膝諂討好,目的是什麼?」

陶淳昂首:「當然是懾於大秦之威,仰慕上國風,為求庇護好而來。」

陳慶搖了搖頭:「錯!」

「他們是為了皇家務府的堅甲利劍而來。」

「丘林部糾集諸多盟友,一戰而下東胡,自此聲名遠播,儼然草原霸主之姿。」

「匈奴諸部中,勢弱者紛紛投效依附。」

「而勢強者,卻人人自危。」

「等他們明晰了丘林部突然崛起的緣由,或是派小部落來投石問路,或是親自遣使赴秦,為的就是為下一個大秦扶持的對象。」

陳慶的語氣中充滿慨:「兩萬把馬刀,才扶持出一個丘林部。」

Advertisement

「而今他們與東胡部廝殺慘烈,尾款遲遲未曾償還。」

「陶尚書又要繼續禮遇匈奴其餘部落,那麼本侯倒想問問,彼輩所求之兵械輜重你來出嗎?」

「尾款若是還不上,把陶家抄了來充抵?」

陶淳氣得渾發抖:「雷侯,本與你商討的是朝廷政事,豈容你胡攪蠻纏!」

陳慶振振有詞地說:「本侯奉陛下之命署理皇家務,職責是經營好皇家資產,守好陛下的錢袋子。朝廷政事與我有什麼干係?」

「若按照我的本心,務府就不該向北地輸送軍械輜重。」

「那是民部和兵部的活,該他們出錢出力。」

「蒙恬得封九原侯,也未向皇家務府說半個謝字。」

「還有直道也不該務府調撥水泥來修。」

「水泥短缺人所共知,連京畿的路都沒修好,卻要先幫北地修路,是何道理?」

「李信遠征西域,務府也曾出了大力的。」

「每年農忙時節,分配各郡縣的農、水力機械全是務府所出。」

陳慶憤慨地揮了下手臂:「自古以來都是臣奉君,哪有君王倒臣民的道理?」

務府每年收的山川河澤之稅不過寥寥,為江山社稷的開支卻如此巨大。」

「好嘛,出錢出力的時候全都是皇家。」

「論功行賞的時候,功勞全了你們的!」

「本侯說句嚴重的話,治你們個欺君犯上不為過吧?」

陶淳一時語塞,臉紅了又白,白了又青。

「雷侯,爾焉能顛倒黑白,口噴人!」

陳慶冷笑道:「陶尚書怎麼又急了?」

「人家撈了潑天大功的都沒急,你不過佔了一點小便宜,急個什麼?」

嬴政及時制止了雙方的爭吵。

「陳卿,適可而止。」

務府襄助之功不可抹消,眾卿盡忠職守寡人也看在眼裡。」

他的心底已經贊同了陳慶的說法,同時打消了嘉獎陶淳的念頭。

匈奴進貢確實不是禮部之功,乃是眾之所趨,勢之所歸。

計較起來,務府的功勞反而更大。

陶淳一看始皇帝的臉糟糕。

的鴨子居然飛了!

今天出門怎麼沒看黃曆,遇上了陳慶這麼個災星!

我又沒招你惹你,何苦來害我!

「若按雷侯的說法,平定西域、懾服月氏、招納匈奴全了你一人之功?」

「朝中同僚都在拖你的後嗎?」

陶淳義憤填膺地喝道。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